单元检测八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Word版含解析

2023-11-23 · 9页 · 424.5 K

单元练习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选择题1.(2022·辽宁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国庆日前夕,国家召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毛主席高度评价模范代表:“他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国家召开这次劳模大会旨在( )A.彰显社会主义的原则 B.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理念C.加快完成“一五”计划 D.激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2.(2022·潍坊模拟)1950年,中央军委决定将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及中南地区的部分军队调至东北地区,使得东北边防军增至五个军,同时还做出加速特殊兵种建设的决定。这些调整主要是因为( )A.中苏关系逐渐恶化B.东亚地区形势较为紧张C.美国积极扶持日本D.巩固东北重工业的需要3.(2022·青岛一模)如图创作于1951年。该作品反映了当时我国( )A.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B.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C.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中心D.人民经济建设的热情高涨4.(2023·苏州模考)1951年《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指出,“有独立语言而尚无文字或文字不全的民族,一面着手创立文字和改革文字;一面得按自愿原则,采用汉族语文或本民族所习用的语文进行教学”。这一规定( )A.体现了国家的统一性B.有利于文字的继承发展C.反映出文化的民族性D.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5.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完成我国农村土地改革B.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要求C.推动“一五”计划顺利进行D.推动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2022·天津河东区二模)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曾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的工业化可以考虑采取“经互会的方式”,即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定范围内分工合作,实行一体化生产。但是,新中国领导人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做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这反映出新中国在经济建设中( )A.缺乏经验出现冒进倾向B.认识到苏联模式弊端C.争取到了苏联的大力援助D.坚持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7.(2022·淄博高三诊断)下表为中国1952—1957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表(单位:亿元)。它反映了当时我国( )年份国别195219531954195519561957总额64.6180.9284.72109.80108.65104.50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其中:苏联52.5040.4462.4447.8269.3949.0790.1668.0281.6057.9177.0051.86亚非及西方国家其中:西方国家12.111.5918.487.0815.335.0119.647.4227.059.6927.5011.37A.贸易总额持续稳步增长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D.实现了与西方关系的突破8.(2022·北京门头沟月考)下表为1953—1957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据此可推知( )年平均增长速度(%)中国苏联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日本1953—1957年18.011.63.63.810.17.915.0A.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得到较好的贯彻B.“一五”计划使中国经济总量超越西欧日本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D.“一五”计划前我国的工业基础底子很薄弱9.(2023·安徽“皖南八校”联考)1964年4月,军委总参谋部提交给党中央一份重要报告,其中列举出了当时我国在应对战争威胁方面存在的诸多隐患(如下所示),党和政府对此采取了重大举措。有关这一举措,评述正确的是( )工业过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人口多,防空问题尚无有效措施;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缺乏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措施;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一旦遭到破坏,将酿成巨大灾害。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C.提高国防能力,改善工业布局D.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基础10.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的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材料表明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B.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C.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D.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11.(2022·北京昌平区二模)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至1951年5月,与19个国家建交。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迎来了第二次建交高潮,至1976年,已经与111个国家建交。两次建交高潮反映了新中国( )A.没有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C.积极参与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形成12.(2022·佛山质检)1979年,深圳市蛇口港工业区率先推行“四分钱”奖励制度,规定运泥工人每日定额为55车,超过定额每车奖4分钱,此后,工人人均劳动量由每日20-30车猛增至80-90车。不久后,“四分钱”制度获得中央支持得以继续实行。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推行B.鼓励进行利于经济发展的探索C.经济特区引进了西方管理体系D.民营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13.(2023·安徽“皖南八校”联考)下表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1978年1985年1990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3545901618668518942粮食产量(单位:万吨)30477379114462658958货物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9827462120487货物进口总额(单位:亿美元)10942353418184A.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B.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C.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4.1978年以来的十年改革使农村经济和生产迎来了重大的发展,然而自1984年粮食、棉花总产量登上新台阶之后,一直处于徘徊状态,猪肉和部分工业原料虽有所发展,但波动较大,很不稳定。以上现象反映出( )A.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要B.农村经济形势深受市场经济体制影响C.用规模经营代替小生产成为急切需求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超出生产力水平15.《198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课题是要彻底改变企业经营好坏一个样,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况。做到企业不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不吃企业的“大锅饭”。当时为解决这两个“大锅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B.改变单一公有制结构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16.(2022·潍坊模拟)据如图可知,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 )1978—2014年我国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率(%)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C.中西部的经济总量超过东部D.城乡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简表时间成就1946年10月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延安解放区的电影工作者和国统区(包括香港)的左翼电影工作者两支队伍会师1949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电影事业的决定》,指出“必须加强这一事业,以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及在国际上更有力地进行我党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宣传工作”1949年11月北平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相继成立1950年底共完成了35部故事片,280本新闻纪录片和6本美术片,以及43部译制片1952—1953年文华、国泰等民办私营电影厂联合成立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后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并1959年《冰上姊妹》《五朵金花》等18部故事片上映,形成了社会主义电影高潮1978年以来新时期电影形成了喧哗与骚动的多元化的艺术电影格局,开始融入世界电影潮流。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也开始具备文化产业属性,娱乐性在新中国电影中第一次获得了合法性位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逐渐形成以主旋律电影为主体的趋势。21世纪以后,产业化重新成为中国电影的关键词——摘编自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50年代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以来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特点和意义。(8分)18.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材料一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毛泽东向大会提交《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并作口头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发言。——《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题目及主要内容(部分)时间及大会大会报告题目大会报告的主要内容1982年十二大《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历史性的转变和新的伟大任务(2)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3)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5)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6)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1987年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历史性成就和这次大会的任务(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3)关于经济发展战略(4)关于经济体制改革(5)关于政治体制改革(6)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7)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1992年十四大《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14年伟大实践的基本总结(2)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3)国际形势和我们的对外政策(4)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1997年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2)过去五年的工作(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5)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6)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7)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8)推进祖国和平统一(9)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10)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影响。(4分)(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结合材料二和相关史实,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体育口号作为体育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在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表述内容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新中国各个时期党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提出来的体育口号时间(年)口号1949—1956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时,毛泽东亲笔题写“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此外还有“为革命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保卫祖国”“健康的身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等口号1957—196660年代初喊出了“敢笑珠峰不高,定叫红旗上飘”的口号1967—19791971年,日本名古屋世乒赛前夕,周恩来总理接见中国乒乓球队时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一扇窗1980—1990各种赛事中流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1991—2000国家提出“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增强群众体魄”。90年代后期,“健康消费”的口号逐渐引领时尚,“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生活奔小康,花钱买健康”等体育口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