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考语文七省联考强化训练卷(六)(黑吉甘皖赣桂黔适用)(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延安整风运动是1942年到1945年4月七大召开前,党在领导敌后抗战的同时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场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它为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了以求知、求实、求真、求新等为主要内涵的整风精神,这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借鉴延安整风经验,“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挤”“钻”的求知精神。延安整风运动是全党干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和把握。学习和应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的马克思主义,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具体的社会知识与科学知识做基础,而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面对干部工作繁忙学习时间少,有的干部文化水平低、理论素养差等问题,1939年5月毛泽东在《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没有工夫,这已成为不要学习理论、躲懒的根据了。共产党员不学习理论是不对的,有问题就要想法子解决,这才是共产党员的真精神。在忙的中间,想一个法子,叫作“挤”,用“挤”来对付忙。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作“钻”。延安整风运动首要的就是以“挤”“钻”的求知精神为导向,从“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的政治高度出发,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求实精神。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呢?延安整风中的陈云经过认真思索,得出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结论。所谓“不唯上”,不是说上面的话不要听,而是说不要“唯上命是从”,这同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的“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并不矛盾;“不唯书”,也不是说不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不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是说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只唯实”,就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求实精神,以“眼睛向下”“做小学生”的态度,把调查研究作为学习的重要一环,作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最终真正做到了用马克思主义这根“矢”来射中国革命实际这个“的”,用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是就是,非就非”的求真精神。延安整风运动是思想教育运动,是用来解决党内的是非问题,即在精读文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要深思熟虑,反省自己的工作及思想,反思自己的全部历史,“把文件中的道理当作尺码,来量一量自己……来称一称自己”,从而进行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出改正错误的实际办法。1943年2月6日,中央党校为庆祝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举办舞会,在会场中悬挂两条标语,其中一条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1945年4月,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会场两侧悬挂着6个插着鲜红党旗的旗座,每个旗座上也写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8个大字。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在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凡是正确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党员干部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必然“与人民利益相一致”,凡是错误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错误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必然“与人民利益相违背”。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推陈出新”的求新精神。延安整风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求变、求新,求个人思想从非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的,求工作作风从主观主义转变为实事求是,求组织工作从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转变为五湖四海,最终实现党风的优良和事业的全新局面。求新,不是喊口号,不是装门面,而是要党员领导干部勇于担当,顺应潮流,开拓创新。1942年10月毛泽东为延安平剧院题字“推陈出新”。五年后的1947年10月转战陕北的毛泽东在看完晋剧《反徐州》后,题词“与时并进”,这种一以贯之的求新思想,不仅仅是对戏曲文艺的要求,更是整个革命事业前进方向的指针。所以,在大生产运动中,改变了几千年来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的个体经济,建立了相互帮助、共同劳动的初级形式的合作社;在陕甘宁边区出现了全国解放区第一个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社——苗店子合作农场。在教育事业上,不仅主张要以“打碎旧的一套”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废除封建的旧的教育制度,而且主张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教育的思想“翻译成真正中国的言语”,“彻底地改进我们的全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在职教育”,“发展真正与人民与实际相联系的教育,替中国的新教育真正开辟一条康庄大道”。这种求新就是要深入群众生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和创造性,运用“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领导方法,最终实现既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创造。(摘编自谭虎娃《延安整风精神浅谈》,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延安整风运动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并形成一套特有的理论精神,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B.“这已成为不要学习理论、躲懒的根据了”中的“这”指“没有工夫”;“这才是共产党员的真精神”中的“这”指“有问题就要想法子解决”。C.“不唯上”是说上级不符合实际的话可以不听;“不唯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能创造性地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D.判断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判断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是否正确,要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党风的建设。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延安整风运动强调主动学习,要求党员干部从党员的责任感出发,系统而全面地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B.从文章第三段可以看出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它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是实事求是精神的具体表现。C.文中两次提到延安时期我党悬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意在证明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求真精神。D.“推陈出新”一开始仅仅是对戏曲文艺方面的要求,后来才把这种求新精神推广到整个革命事业的范畴。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A.在整风运动之后,延安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奔向抗战前线,深入农村、部队、工厂,接触群众,体验生活,运用板话、歌剧等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一批反映新时代的优秀作品B.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这一概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做了新的科学解释,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C.在谈到科学研究时,钟南山院士说道:“权威的意见不一定总是对的,书本上写的也不一定是对的,自己实践或亲眼看见的结果才是最可信的。”D.1941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及《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调查研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制度被确立起来。4.文章是如何论述“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求新精神”这一观点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5.下列材料是如何体现原文中阐述的延安整风精神的?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6分)1978年冬,为了改变大集体式低效率生产方式,安徽小岗村18位村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将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1979年小岗村不但不再靠国家救济,反而向国家缴纳6万多斤公粮,人均收入也由22元上升到400元。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亲临小岗村考察,被他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所感动。他不仅支持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政策,更将这一先进做法推广到全省,使“包产到户”成为新的农村改革模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先驱。不久,我党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答案】D【解析】“要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党风的建设”错,根据原文第四段内容可知,判断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判断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是否正确,要看其是否“与人民利益相一致”。D【解析】“一开始仅仅是对戏曲文艺方面的要求,后来才把这种求新精神推广到整个革命事业的范畴”错。求新精神一开始就是整个革命事业前进方向的指针,和对戏曲文艺的要求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C【解析】第三段的核心观点是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求实精神。A项,体现了延安整风精神中的求新精神,可证明第五段的论点。B项,只是含有“实事求是”的表述,没有涉及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才能做到实事求是的内容。C项,引用钟南山院士的话强调做科研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有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才可信。D项,强调中央对调查研究的重视。综上,只有C项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的核心观点。)4.(1)从论证思路来看,①首先提出观点:延安整风精神是一种求新精神;②然后从延安整风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角度,指出求新的目的;③接着具体分析求新精神的要求;④最后总结求新精神的实质。(2)从论证方法来看,主要运用例证法证明观点。如以大生产运动的合作社和教育事业的改革为例,阐述求新精神的具体要求。【解析】论证思路2分,其中每点0.5分,论证方法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5.①安徽小岗村18位村民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改变之前大集体式生产方式,取得突出成效,体现了求新、求变的精神。②万里书记亲临小岗村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将小岗村的做法推广到全省,体现了不唯上、只唯实的求实精神。③我党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这是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求变的政策方针,充分体现求实、求新精神。【解析】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黑马王子陈可非(1)我战友于飞的父亲于大石当过三年导弹工程兵。于飞是带着两代人的心愿和梦想入伍的。他的目的十分明确,要当一名导弹操作号手,亲手把导弹送上天。(2)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所在的部队只是一个勤务单位。当于飞得知这件事后,情绪波动很大,一心想调到发射旅。(3)新兵的基本训练结束后,于飞分到了骑兵连。于飞不敢如实告诉父亲,只好谎称自己将成为一名导弹操作号手。父亲知道后几次写信来,嘱咐他争取亲手把导弹送上天。(4)骑兵训练十分艰苦。训练中,由于于飞不专心,竟然被黑马滚雷的马镫套住了脚,拖出去几十米,幸好班长冲上去勒住了滚雷。(5)可于飞训练中仍然频频出错,让连队上下十分恼火。一次,我跟于飞出去放马,便跟他说:“你不能再出错了,如果再出错,连队估计很难待下去了。”可于飞却说:“我就是希望他们认为我根本不适合当一名骑兵,这样我就可以到发射部队去了。”(6)领导终于找于飞谈话了。领导说,如果不适应当一名骑兵的话,就只能调到后勤仓库去站岗了。于飞听后大惊,只好表示一定当好一名骑兵。其实,于飞心里依然不甘。①一次基地司令员来检查工作,他突然打马拦住了司令员的车队。好在司令员并没有发火,只是觉得有些好奇,便下了车。于飞跟司令员提出想去发射旅工作的请求。司令员笑了笑。司令员仔细打听了于飞的情况,并得知于飞的父亲叫于大石。司令员说:“这样吧,让连队通知他的父亲到部队来一趟,看看他儿子吧。”(7)没过多久,于飞的父亲于大石便到了部队。司令员专门来见了于大石。原来司令员跟于大石是老战友了,是当年一个坑道滚出来的。于大石也发现儿子的部队所在地,正是他们当年打坑道的地方,好几位战友还埋在这里呢。司令员跟于大石谈了于飞不安心当一名骑兵的事,于大石明白了老战友的用意,便劝说儿子。于飞分明感受到了父亲那满脸的遗憾。②最后父亲含泪说:“你不是还要生儿子吗?你摸不了导弹,让你儿子来,我就不信摸不上。”(8)父亲走了。于飞天天跟战友们一起去巡逻。一天巡逻中,他突然跟我说:“我知道我该怎么办了,我可以考军校,学导弹专业,那不就可以理所应当到发射部队去了吗?”于飞开始了他的考军校计
第六模拟-冲刺2024年新高考语文七省联考强化训练卷(黑吉甘皖赣桂黔适用)解析版
2024-01-08
·
24页
·
735.4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