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10 现代文阅读II小说叙事特征(五)(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2024-02-15 · 11页 · 251.1 K

题型10现代文阅读II小说叙事特征(五)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十分讲究如何讲述故事。近几年,高考命题对小说的叙事方面考查较多,逐渐成为命题热点。如2021年新高考卷Ⅰ的“冰山”理论叙事方式(也是情节安排技巧)、2018年全国卷Ⅰ的“历史与现实交织”方式等。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叙事的切入角度、视角变化、方式、技巧以及节奏等腾挪跌宕之处甚多,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备考时,不能仅仅把“叙事”当作与描写、议论、抒情相并列的表达方式。小说叙述特征的复习与后面的“赏析情节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但从高考命题趋向来看,把它单列出来复习十分必要。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讲,熟悉叙述的角度和人称,也有助于理解小说的内容,也便于分析和解决试题所提出的问题,为准确解答试题奠定基础。虽然近几年,新高考卷没有直接涉及到叙事角度和人称的试题,学生在学习和备考时应该掌握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序和叙述节奏等知识点。叙述视角、叙述者和小说虚构是近年的高频考点,考查难度不大,未来的叙事学考查将会更多涉及叙述时序和叙述节奏等知识点,难度上将有所增加,以便全面考査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考生需要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敏感度,在答题时能更准确地感受小说的叙事艺术并与相关知识进行结合。将叙事学和小说理论结合起来,构建新的小说理解图式,可以提高考生的小说文本解读能力,让考生逐渐在小说解读中处于主导地位。叙事如何做到引人入胜?我们可向小说学习叙事艺术。提到小说,人们通常强调情节的精心安排和人物形象的着意刻画,其实,还需注意视角、虚实、环境和细节。一、根据需要,选择恰当视角。小说中的视角,指的就是以谁为立足点去观察和叙述,它分为“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两大类,叙事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全知视角(上帝视角、无限视角)常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述者置身于故事之外,全知全能,包括人物的过去和未来,言行和内心。如卡夫卡的《变形计》,以全知视角来叙述各种人物面对主人公“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时各式各样的反应。全知视角叙事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抒写自由,但可信度低,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有限。限知视角(限制视角、有限视角)常用第一人称来叙事,叙述者置身于故事之中,仅从自身视角去描述人物和事件。如鲁迅的《祝福》中,序幕写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尾声写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用了第一人称,是限知视角。限知视角叙事给人真实感,但易受到人物本身条件的制约。有的作品,在叙述中改变视角。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軍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看时”之前是全知视角,“看时”之后是李小二的眼中所见,是限知视角。李小二看到的是两个“来得不尴尬”的人,视角一转换,造成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二、凸现主题,处理虚实关系。这里所说的虚实,指小说的虚构与真实。小说是用虚构的手段挖掘真实的艺术,如《变形记》,人变成了甲虫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这个故事却会让人感到十分真实——让你透过生活的纷乱表象发现“金钱至上,世态炎凉”的现实。生活的真实是原始的、粗糙的、朦胧的;小说的真实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真实的集中和提炼,是扒开云雾看到的本真,而表现这样的真实,需要使用虚构的手段。志怪小说、科幻小说,故事本来是假的,但表达的主题要么揭露丑恶,要么洞察人性,要么让人思索,要么给人警醒……小说主题的真实才是最本质的真实。小说的描写给人真实的感觉,是因为它依据逻辑来虚构,情节发展要合理,细节描写要真切,感情抒发要自然。那么,虚构的技巧有哪些呢?“移花接木”是把一个人的事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杂取种种”是在广泛集中大量生活原型的基础上创造典型;“添枝加叶”是作者发挥想象对本身简单平淡的事件进行补充。虚构的目的,是为了凸显主题。三、表现人物,重视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风霜雨雪、花草树木等。环境描写服务小说主题,并侧面推进人物形象的刻画。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祝福》开头对社会环境的描写,忙碌制作“福礼”的是女人们,但“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显示出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阶级关系依旧,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林教头风雨山神庙》中关于“雪”的自然环境描写,“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渲染了肃杀凄冷的气氛,烘托了林冲孤独、勇敢、悲壮的英雄形象,推动了相关情节的发展。环境描写要求:目的明确,要为表现人物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四、突出特点,强调细节铺陈。在描写人物时或是在渲染气氛时,细节能够突出人物或景物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细节就是说服力,细节就是感染力。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细小环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渗透在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中。细节描写常用铺陈的手法,就像镜头慢放,细致地依次展示细节。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段描写就是对人物动作细节的铺陈,写了林冲检视火盆的过程,突出了林冲办事谨慎的特点。细节描写生动形象,需要调动各种感官对事物作细致的观察。铺陈时,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变化,按一定顺序一一描摹。小说叙事,有了素材,定好主题,就要考虑叙述视角的问题,处理好虚构和真实之间的关系,做到意在笔先。必要时,对环境和细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具备高超的叙事艺术,笔下的故事才精彩纷呈。从六点入手分析小说的叙述特征浙江省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高三年级语文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考查了余华的小说《蹦蹦跳跳的游戏》,其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这一考点我们并不陌生。2017年,文学类文本阅读都选用了叶紫的《古渡头》,并设置了一个问题:“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它考查的就是小说中有关叙述的知识。2019年高考语文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呼兰河传》(节选),其中也设置了“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的试题。由此可见,有关小说叙述特征的知识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有必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掌握。分析小说的“叙述特征”,究竟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我们可以从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的话题知识“叙述”出发,并结合苏教版必修教材中的小说来进行梳理。叙述角度叙述角度又可称为叙事视角,它是小说叙述的立足点。叙述角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叙述人的问题,即故事由谁来讲。它包含了如下问题:谁来讲?为什么是他来讲?他是谁(年龄、身份、性别、职业、经历、性格等)?和小说以及小说中的人物是什么关系?他对故事或故事中的人物持何种态度?因为叙述人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地位等决定了叙述的腔调、口吻、语言,等等。比如,孩童视角和老人视角就是不同的,孩子涉世未深,老人沧桑世故,对于世界和人生,前者仰视,后者俯视。叙述角度还包括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中,叙述人对整个故事都了如指掌。有限视角中,叙述人所知受自身的视、听、想限制,读者需要动脑筋才能理解故事。一般来说,传统小说比较喜欢采用全知视角,而现代小说中有限视角运用得多一些,当然也不乏两者结合或相互转换的情况。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全文主体部分采用的是全知视角,而结尾处则采用了有限视角,让苏艾来交代事情的原委,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叙述视角的转换还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含量。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运用了转换叙述视角的方法,用人物之间的相互观察来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贾母及贾府中的重要人物是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和心理感受来写的,而黛玉的外貌和风度则通过王熙凤、贾宝玉和众人的眼睛来观察。这样,每个人物的肖像就都具备一定的客观特征,又熔铸着叙述主体的感情烙印,成为主客观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叙述人称人称是区分叙述人在叙述时是站在局内还是局外的依据。采用第一人称时,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采取的是有限视角;使用第三人称时,叙述者并非故事里的人物,其采用的視角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使用第二人称“你”,则是叙述者“我”对着故事里的“你”进行倾诉、交谈。关于使用三种人称各自的好处,《外国小说欣赏》中有详细分析,此处不再赘述。“我”——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叙述者站在“我”/“我们”的立足点上进行叙述。“我”既是生活事件的观察者,又是故事的叙述者。文章的全部内容都是从“我”的角度看出、听出,都是从“我”的角度叙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由于叙述者所叙的是亲身的所见、所闻、所历,读者读起来就会倍感真实、亲切。优点是给人以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不足是限制了人的视野,叙述的空间狭小。小说中的“我”有两种:(1)非“主人公”型:可以是旁观者,也可以是参与者,还可以是旁观者兼参与者。①旁观者:旁观者置身事件之外,可以用更冷静疏离的方式呈现故事,使故事更加客观、真实;可以观察、点评故事里的各种人物;可以坦白自己的不明白之处,让读者去思考。②参与者:参与到事件中,与主人公得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要考虑到“我”这个参与者的身份作用),可以与主人公直接对话,可以衬托主人公,可以对事件、人物产生影响等。“主人公”型: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也因此具有一种性格化的意义,且读者容易将自己代入“我”的境地中,拉近与“我”的距离。分析“我”的作用、效果(要考虑叙述者的身份,是参与者、见证者还是亲历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好处是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展开心理描写。不足是只能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尤其是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就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观渲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主观渲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第二人称叙述者站在“你”/“你们”的立足点上进行叙述。“你”可以指代读者,读者作为听众听作者叙述;可以指代文中的人物,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对象被作者叙述。优点是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不足是有环境限制。运用第二人称写作,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小说中既出现“你”,同时也出现“我”与“他”,这种情况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二是小说通篇只出现“你”,而不出现“我”,更不出现“他”,这就是所谓真正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小说。后者写作难度尤其高,成功者少,外国一位现代派作家创作了一部叫做《变》的长篇小说,用第二人称叙述,取得了较大成功,为人们所称道。比如其中一段:你这又开始你熟悉的游戏了,给你的每一个旅伴起名字。不过托马这个名字对在座位上来回折腾的这个小男孩不合适,因为他比你的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