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 步步高 考前三个月 化学 新高考第一篇 主题五 题型抢分练

2024-03-15 · 28页 · 1.6 M

题型抢分练选择题专练A组1.(2022·海南,2)《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A.洗涤 B.粉碎C.萃取 D.蒸发答案 C解析 “水洗净”是指洗去固体表面的可溶性污渍、泥沙等,涉及洗涤操作;“细研水飞”是指将固体研成粉末后加水溶解,涉及粉碎溶解操作;“去石澄清”是指倾倒出澄清液,去除未溶解的固体,涉及倾倒操作;“慢火熬干”是指用小火将溶液蒸发至有少量水剩余,涉及蒸发操作;因此未涉及的操作是萃取。2.(2023·青岛二检)实验安全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氰化钠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该工艺不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B.液溴沾到皮肤上,立即用苯洗涤,然后用水冲净,涂上甘油C.使用三颈烧瓶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占其容积的eq\f(1,3)~eq\f(2,3)D.硝酸铵、三硝基甲苯均属于易爆物质,使用时防止剧烈受震答案 B解析 CN-易与氢离子反应生成HCN,所以为防止生成HCN,造成人员中毒或者污染空气,该工艺不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故A正确;液溴具有腐蚀性,能溶于酒精,液溴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苯有毒,不能用苯清洗,故B错误;蒸馏时,三颈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过少或过多,应为三颈烧瓶容积的eq\f(1,3)~eq\f(2,3),故C正确;硝酸铵、三硝基甲苯受热或经撞击易发生爆炸,使用时要防止剧烈受震,故D正确。3.(2022·山东泰安一模)下列实验操作,选用的仪器正确的是( )A.盛装Na2SiO3溶液B.钠在空气中加热C.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MnO4标准溶液D.蒸馏用冷凝管答案 B解析 Na2SiO3溶液显碱性,具有粘合性,能将玻璃塞和试剂瓶黏在一起,A错误;钠在空气中加热可用坩埚,B正确;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MnO4标准溶液应该使用酸式滴定管,C错误;蒸馏用直形冷凝管,D错误。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甲可用于干海带的灼烧B.乙可用于乙醇和苯的分离C.丙可用于演示喷泉实验D.丁可用于验证牺牲阳极法保护铁答案 D解析 灼烧海带应该用坩埚,不能用蒸发皿,A错误;乙醇和苯互溶,混合后液体不分层,无法用分液法分离,B错误;一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法演示喷泉实验,C错误;丁中为原电池,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铁作正极被保护,往Fe电极附近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是否有亚铁离子,验证牺牲阳极法保护铁,D正确。5.(2022·山东聊城一模)下列实验所选装置正确的是( )A.①检查装置气密性B.②用纯碱和稀硫酸制备二氧化碳C.③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D.④选择合适试剂,分别制取少量CO2、NH3、NO和O2答案 A解析 关闭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加水,若装置不漏气,一段时间后,水不能流进烧瓶中,故①可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A正确;图示仪器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混合制取气体,而纯碱是粉末状固体,因此不能使用该装置制取CO2气体,B错误;NaOH溶液显碱性,会腐蚀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而使滴定管与玻璃塞黏连,导致仪器报废,应该使用碱式滴定管盛装NaOH溶液,C错误;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会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D错误。6.下列实验设计及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A.将氯水密闭放置一段时间,氯水的颜色变浅,说明氯气能与水反应B.将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加入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乙酸有剩余C.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加入苯和甲苯溶液中并振荡,证明甲苯中的甲基可活化苯环D.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Cu(OH)2,无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未发生水解答案 A解析 酯化反应中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硫酸和碳酸钠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证明乙酸有剩余,故B错误;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加入苯和甲苯溶液中并振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甲苯中的苯环活化了甲基,故C错误;检验葡萄糖的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应该先加入氢氧化钠除去过量稀硫酸后再进行实验,故D错误。7.某兴趣小组为制备1-溴丙烷(沸点:71℃,密度:1.36g·cm-3),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正丙醇及水的混合液中,冷却至室温后加入NaBr,缓慢加热,直到无油状物馏出为止。将馏出液进行分液处理,得粗产品。上述过程中涉及的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C解析 要蒸馏得到1-溴丙烷馏分,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A错误;应该使用直形冷凝管,B错误;用冰水浴利于产物冷凝,牛角管接室外可平衡气压,C正确;1-溴丙烷的密度为1.36g·cm-3,大于水,有机层位于下层,D错误。8.黑木耳中富含铁元素,欲测定黑木耳中铁元素含量,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对应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B.灼烧C.酸溶D.过滤答案 C解析 托盘天平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A错误;灼烧固体时应用坩埚,B错误;用烧杯溶解固体,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正确;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D错误。9.(2023·广东惠州一模)为检验下列久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能达到目的的是( )A.新制氯水(AgNO3溶液)B.FeCl2溶液(KSCN溶液)C.漂白粉(Na2CO3溶液)D.Na2SO3溶液(BaCl2溶液)答案 B解析 新制氯水中含有盐酸,所以氯水无论是否变质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达到目的,故不选A;若FeCl2溶液变质,溶液中有Fe3+,加KSCN溶液会变红色,能达到目的,故选B;漂白粉中含有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所以漂白粉无论是否变质都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不能达到目的,故不选C;若Na2SO3溶液变质,溶液中含有硫酸钠,Na2SO3、Na2SO4都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达到目的,故不选D。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模拟侯氏制碱法获得NaHCO3B.图2用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C.图3试管内为2mL0.5mol·L-1CuCl2溶液,[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图4探究苯酚和碳酸酸性强弱答案 C解析 氨气极易溶于水,直接通入溶液中会引起倒吸,故A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钠为强碱,应该使用碱式滴定管盛装,故B不符合题意;[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温度改变导致平衡移动,使溶液颜色不同,能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故C符合题意;挥发的盐酸也能和苯酚钠反应,干扰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11.碘化钾为白色固体,可用作分析试剂、感光材料、制药和食品添加剂等,可通过碘酸钾与硫化氢反应制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仪器a、b的名称是恒压滴液漏斗,实验中应先关闭K,打开仪器b,制备碘酸钾B.滴入30%氢氧化钾溶液后,乙装置中紫黑色固体溶解,棕黄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C.乙装置中稀硫酸的主要作用是减小硫化氢溶解度,以利于其逸出在丙装置中被吸收D.如果乙装置中最终生成4.8g黄色沉淀,则理论上可制得碘化钾的质量为8.3g答案 D解析 仪器a、b为恒压滴液漏斗,利用碘酸钾与硫化氢气体制备碘化钾,由于碘酸钾为溶液,硫化氢为气体,因此需先关闭K制备碘酸钾,然后将硫化氢通入碘酸钾溶液制备碘化钾,A正确;碘单质溶解后溶液呈棕黄色,随着碘单质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无色的碘化钾和碘酸钾,溶液逐渐变为无色,B正确;硫化氢为弱电解质,加入稀硫酸能抑制硫化氢的电离,降低其溶解度,使其逸出被吸收,C正确;黄色沉淀为S,4.8gS为0.15mol,硫元素由硫化氢中的-2价升高为0价,0.15molS转移0.3mol电子,每生成1mol碘化钾转移1mol电子,因此共生成碘化钾0.3mol,质量为49.8g,D错误。12.(2022·北京模拟)某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①:Mg条与盐酸-KCl溶液(pH=3.08)反应;实验②:Mg条与0.001mol·L-1FeCl3溶液(pH=3.08)反应。两个实验所用的Mg条(打磨过)足量且表面积相同。测得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两个实验过程中均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实验②中没有检测到Fe2+和Fe。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色气体为H2B.0~200s,实验②产生氢气的速率比实验①慢C.实验①②中pH发生突变与Mg和水的反应有关D.400s时,c(Mg2+):实验②>实验①答案 B解析 两溶液都呈酸性,均发生反应:Mg+2H+===Mg2++H2↑,无色气体为H2,故A正确;实验①②起始pH相同,均为3.08,实验①是盐酸-KCl溶液,c(H+)=10-3.08mol·L-1,HCl完全电离,随着反应Mg+2H+===Mg2++H2↑的进行,c(H+)减小,反应变慢;实验②是0.001mol·L-1FeCl3溶液,Fe3+发生水解:Fe3++3H2OFe(OH)3+3H+,起始pH②与①相同,则c(H+)相同,起始反应速率相同,随着反应进行,实验②中Fe3+会继续水解产生H+,0~200s,c(H+)几乎无变化,所以0~200s,实验②产生氢气的速率比实验①快,故B错误;实验①②最终pH>7,说明最后发生反应:Mg+2H2O===Mg(OH)2+H2↑,故C正确;pH发生突变前,实验②氢离子浓度大、反应时间长,所以400s时,c(Mg2+):实验②>实验①,故D正确。13.在实验室中进行下列实验,下列操作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A除去苯酚中混有的少量苯甲酸将含有苯甲酸的苯酚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中,过滤B检验溶解铁锈所得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检验乙烷中是否含有乙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D检验Na2SO3中是否混有Na2CO3取少量固体,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答案 C解析 苯酚也可以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且不能采用过滤的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目的,A不符合题意;溶解铁锈所得的溶液中本身含铁离子,若要检验亚铁离子,不能加入KSCN溶液,会有铁离子的干扰,B不符合题意;乙烯与溴可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反应,所以将混合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若溶液会褪色证明含有乙烯,能达到实验目的,C符合题意;Na2SO3和Na2CO3均会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符合题意。B组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B.蒸馏开始时应先通冷凝水再加热C.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必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D.酸式滴定管查漏时发现轻微漏水,可在其活塞上涂抹少量凡士林答案 A解析 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洗净但不需要烘干,A错误;蒸馏开始时应先通冷凝水再加热,以防止受热的冷凝管发生炸裂,B正确。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B.氨氮废水(含NHeq\o\al(+,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C.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D.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答案 A解析 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要用硫黄粉处理,且金属汞不能深埋处理,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A错误;氨氮废水中N为-3价,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使其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所以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故B正确;做蒸馏实验时,蒸馏烧瓶中忘记加入沸石,需要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故C正确;乙酸乙酯水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