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

2024-12-12 · 6页 · 1.5 M

昆明三中高2025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综合测试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填涂考号。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核废水中含有大量核反应产生的放射性碘131,已知碘131的衰变方程为,半衰期为8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产生的β射线来自原子的核外电子B.碘131衰变能释放出,说明131原子核中有C.100g碘131经过16天后,剩余碘131的质量为25gD.Xe原子核比碘131多一个中子2.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启动,汽车的牵引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该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t2时刻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汽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小B.0~t1时间内,汽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大C.t1~t2时间内,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D.t1~t2时间内,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大3.抖空竹是一种传统杂技。如图所示,表演者一只手控制A不动,另一只手控制B分别沿图中的四个方向缓慢移动,忽略空竹转动的影响,不计空竹和轻质细线间的摩擦,且认为细线不可伸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页共6页{#{QQABAYSUgggIAAIAAQhCAQHiCkMQkhCAAagGgEAAsAABiAFABAA=}#}A.沿虚线a向左移动,细线的拉力减小B.沿虚线b向上移动,细线的拉力增大C.沿虚线c斜向上移动,细线的拉力不变D.沿虚线d向右移动,细线对空竹的合力增大4.2024年8月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互联网高轨卫星02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最初该卫星在轨道1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后来卫星通过变轨在轨道2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卫星变轨后质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B.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的动能大于在轨道1上运行的动能C.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运行的角速度D.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5.机场行李传送带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传送带左右两端的距离为L,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顺时针运行。一个质量为m的行李箱(视为质点)以传送带速度的三分之一滑上传送带左端,行李箱由传送带的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做匀速直线运动,行李箱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整个传送过程中,行李箱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A.B.C.D.6.如图为a、b、c三种光在同一光电效应装置中测得的光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则关于这三种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光中,a光光子的能量最大B.三种光中,b光光子的动量最大C.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b光的速度比c光大D.照射同一单缝,c光在屏上形成的衍射条纹宽度比b光窄7.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郑钦文为中国队勇夺网球女子单打首枚金牌。若某次训练中,她第一次v在地面上方A点把网球以初速度0水平击出,落在水平面上B点;第二次在地面上方C点把网球以一定初速度斜向上击出,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网球运动的最高点恰好为A点,落在水平面上D点,如图为网球两次运动的轨迹,两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A点在水平地第2页共6页{#{QQABAYSUgggIAAIAAQhCAQHiCkMQkhCAAagGgEAAsAABiAFABAA=}#}面的投影点为A,AB2AD,A点到地面的距离是C点到地面的距离的,不计空气阻力,重力4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A.网球两次在空中均做匀变速运动5vB.网球第二次的初速度大小为06v2C.A、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03gD.网球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2v08.无人机竞速运动是一项新兴的科技运动。某无人机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速度(v)-吋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t2=2t1,则()A.0~t1时间内,无人机的加速度越来越小B.0~t1时间内,无人机的位移小于C.0~t1时间内,无人机竖直向上运动,t1~t2时间内,无人机竖直向下运动D.0~t1时间内无人机的平均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无人机的平均速度9.均匀介质中,某简谐横波的波源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未画出)的坐标原点,从t=0时刻起波源开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2s时,波恰好传到位置坐标为(8m,0)的A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的是()A.简谐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5m/sB.A处的质点振动频率为0.5HzC.t=0.5s时,波源振动的加速度最小D.0~4s内,介质中A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12cm10.物块P、Q中间用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P的质量为2kg,如图甲所示。开始时两物块均静止,弹簧处于原长,t0时对物块P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t1s时撤去,在01s两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整个运动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A.t1s时Q的速度大小等于0.4m/sB.恒力大小为2NC.t1s时P、Q相距最近D.Q的质量为0.5kg第3页共6页{#{QQABAYSUgggIAAIAAQhCAQHiCkMQkhCAAagGgEAAsAABiAFABA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8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mm.(2)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3)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4)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1线性图象,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填“t2-F”“-F”或“-F”图象.t212.(10分)某物理兴趣小组要测量一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电池(电动势约为3V,内阻约为10Ω);B.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为3kΩ);C.电流表Ⓐ(量程为0~2mA,内阻RA小于10Ω);D.定值电阻R0=3Ω;E.电阻箱R1(0~999.9Ω);F.滑动变阻器R2(0~30kΩ);G.滑动变阻器R3(0~3kΩ);H.开关和导线若干。第4页共6页{#{QQABAYSUgggIAAIAAQhCAQHiCkMQkhCAAagGgEAAsAABiAFABAA=}#}(1)为减小误差,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电流表内阻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方框中实验电路图,图中滑动变阻器选(填“R2”或“R3”)。(2)根据上述实验,测得电流表的内阻为6Ω。现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R1,记录下各仪器的示数。若某次实验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为mA.(3)将测量数据的单位统一成国际单位,根据记录的数据,以电流表的示数I的倒数为纵坐标,-1以电阻箱的示数R1为横坐标,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若测得图线纵轴截距为12.3A,图线的斜率为0.98V-1,则电池电动势E=V,内阻内阻r=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3.(8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U形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左管横截面积为右管横截面积的2倍,在左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长为l,温度为T的空气柱(整个过程不考虑温度变化),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hcm,外界大气压为h0cmHg。(1)求左侧空气柱的压强;(2)若向右管中缓慢注入水银,直至两管水银面相平(原右管中水银没全部进入水平部分),求在右管中注入水银柱的长度h1(以cm为单位)。14.(10分)如图,两块足够大的带电平行金属板a、b竖直放置,两金属板相距为d。现有一带正电的颗粒从a板下边缘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射入电场,当它飞到b板时,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变为水平方向,且刚好从距b板底部的高度也为d处的狭缝穿过而进入bc区域,bc区域的宽度也为d,所加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金属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竖直向上,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E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B(E为金属板间的电场,未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未知。求:v0第5页共6页{#{QQABAYSUgggIAAIAAQhCAQHiCkMQkhCAAagGgEAAsAABiAFABAA=}#}(1)颗粒在ab区域的运动时间;(2)颗粒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3)颗粒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所用的时间。15.(18分)如下图,有一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它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0,斜面上每隔d0.4m固定一个挡板,从上往下依次标记为1,2,3nn。挡板1的上方某处有一厚度均匀、3质量为m的长木板A,A的上表面放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B,B与A之间动摩擦因数,A123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最初A、B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物块B一个平行于木板斜向下、23大小Fmg的作用力,经0.9s后撤去。再经1s后,木板A与挡板1发生碰撞。若木板A每次与挡板碰撞都以碰前的速度反弹,且每次与挡板碰后立即撤离被碰挡板,物块B始终没有与挡板相碰,B也始终没有滑离木板A,重力加速度g10m/s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求:(1)F作用的0.9s内A、B的加速度大小;(2)A与挡板1碰撞时的速度大小;(3)B在A上面滑行时,B相对于A滑行的总路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第6页共6页{#{QQABAYSUgggIAAIAAQhCAQHiCkMQkhCAAagGgEAAsAABiAF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