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校联体第二次联考生物学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CDABCCAA题号111213141516答案DACDBB1.A【分析】呼吸性碱中毒是由于大量呼出CO2,导致体内酸性物质减少而出现的酸碱失衡现象。可通过调整情绪,反复屏气,或用塑料袋罩住口鼻呼吸缓解症状。【详解】A、出现相关症状是因为呼出过量CO2导致,A错误;B、用塑料袋罩住口鼻呼吸可以吸回部分CO2,增加体内酸性缓冲物质,缓解症状,B正确;C、缓冲物质的工作需要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参与,C正确;D、呼出CO2过多导致稳态失衡,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故选A。2.D【分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功能通常不完全受人类意识的支配。【详解】A、当肠胃缺少副交感神经支配时,不能很好地促进肠胃蠕动,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A正确;B、当心脏缺少副交感神经支配时,不能很好地减慢心跳,剧烈运动后不易恢复心率,B正确;C、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若膀胱只受交感神经支配,无法正常排出尿液,C正确;D、深呼吸是受意识支配的,若自主神经系统不受意识支配,无法进行深呼吸,D错误。故选D。3.C【分析】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详解】A、海马区主要负责学习和记忆,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区中,所以人脑的短期记忆与大脑皮层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记不住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可能与海马区神经元大量死亡有关,A正确;B、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阿尔茨海默病轻度患者看不懂文字、不能讲话,说明大脑皮层V、S区受损,B正确;C、语言、学习与记忆、情绪都是大脑的高级功能,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错误;D、逻辑思维主要由左半球负责,推理能力受损,可能与左半球受损有关,D正确。故选C。4.D【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说明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促进作用。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作用效果相反。【详解】A、交感神经处释放的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兴奋,副交感神经中的两处乙酰胆碱,一处使突触后膜兴奋,一处使突触后膜抑制,A错误;B、图中去甲肾上腺素由传出神经释放,是一种神经递质,交感神经对器官、组织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B错误;C、刺激交感神经使得心率加快,未经完整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D、图中组织细胞接收了不同类型的神经递质,说明其含有多种类型受体,D正确。故选D。高二生物学答案第1页共5页5.A【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详解】A、图1的神经元位于反射弧中,在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在一个神经元中兴奋通过树突或胞体传到轴突,即兴奋的传导方向为从左向右,A处正在恢复静息电位,是K+外流,A错误;B、图1中兴奋单向传导,兴奋只会传向D点一侧,电表偏转一次,B正确;C、毕业多年后,同学们听到铃声不再进教室,是大脑皮层参与的学习过程,C正确;D、局部电流刺激相近未兴奋部位,从而使之转变为动作电位,D正确。故选A。6.B【分析】验证某种激素的作用可先让该激素“缺席”,观察动物的反应,再加入该激素,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说明该激素的作用。【详解】A、胰岛素是蛋白质,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时只能采用注射法,A正确;B、研究是否存在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通路,应摘除小鼠的甲状腺,并给小鼠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C、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衍生物,既能口服也能注射,C正确;D、用切除法研究动物激素的功能时,一般要设置只做手术但不切除腺体的对照组,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正确。故选B。7.C【分析】肾上腺包括髓质和皮质两部分,皮质分泌醛固酮和皮质醇,参与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可以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详解】A、激素随体液运往全身各处而非定向运输,A错误;B、皮质醇会影响睡眠质量,但其也同样存在很多正面的调节功能,体内的皮质醇不是越低越好,B错误;C、肾上腺皮质可以分泌皮质醇、醛固酮等激素,对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都具有调节作用,C正确;D、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D错误。故选C。8.C【分析】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清除的是特定的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详解】A、烧伤破坏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机体易被病原体感染是免疫防御功能下降,A错误;B、青霉素是外界注射的药物,其抑菌过程不属于人体的免疫反应,B错误;C、溶菌酶在体液中发挥作用,溶酶体酶在细胞中发挥作用,故二者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同,C正确;D、过敏反应发生在再次接触过敏原时,通常第一次接触到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D错误。故选C。9.A【分析】图中A为B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和记忆B细胞(Y),C为抗体,图中G为抗原呈递细胞,D为辅助性T细胞,X为细胞毒性T细胞,E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Z为记忆T细胞,F为靶细胞。【详解】A、病原体被清除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将受到抑制,机体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A正确;B、细胞G为抗原呈递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B错误;C、细胞D为辅助性T细胞,所提供的第二个信号来自于其细胞膜表面特定分子的变化而非抗原,C错误;D、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实现快速清除病原体。细胞B为高二生物学答案第2页共5页浆细胞,不识别抗原,D错误。故选A。10.A【分析】疫苗类型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和新型疫苗(DNA疫苗、RNA疫苗),新型疫苗本身并非抗原,而是通过在细胞内表达抗原蛋白起作用。【详解】A、mRNA疫苗进入细胞需翻译表达抗原,灭活疫苗可直接发挥作用,因此mRNA疫苗相较于灭活疫苗起效更慢,A错误;B、细胞内存在水解外源RNA的酶,用脂质分子包裹mRNA,可防止mRNA被水解,B正确;C、与DNA疫苗相比,RNA疫苗不会进入细胞核内,对人体细胞遗传物质影响小,安全性更有优势,C正确;D、相比灭活疫苗,注射RNA疫苗由于指导合成的抗原种类较少,因而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种类较少,D正确。故选A。11.D【分析】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和感受光照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一段的伸长区是胚芽鞘生长的部位。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使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结果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详解】A、胚芽鞘向光性的产生原因是生长素对背光侧细胞分裂、伸长的促进效果更好,A错误;B、胚芽鞘向光弯曲,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更高,促进效果更好,未体现生长素高浓度抑制的特点,B错误;C、根部向水侧和背水侧生长素浓度不同是生长素横向运输导致的,C错误;D、生长素由背水侧横向运输到向水侧,是低浓度到高浓度的主动运输,因此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D。12.A【分析】受重力影响淀粉体会下沉到细胞底部,并诱发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基质,激活钙调蛋白,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导致生长素沿重力方向不均匀分布,从而造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详解】A、在淀粉—平衡石假说的内容中,生长素向近地侧集中并非是生长素受重力作用沉降造成,而是由细胞对生长素的主动运输造成,A错误;B、阻断钙调蛋白与钙离子的结合过程,将影响生长素泵对生长素的主动运输过程,造成根向地生长的现象变得不明显,B正确;C、根的向地性受重力影响,植物的向光性受光信号影响,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根的向地性会减弱,C正确;D、根的向地性能帮助植物根系扎根土壤,对植物适应环境有重要意义,D正确。故选A。13.C【分析】人体在寒冷环境下体温的调节: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A错误;B、在寒冷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增加,为维持体温恒定,机体会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来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最终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此时,相较于冰水浇湿前,散热量增加,B错误;C、谷氨酸与AMPA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引起NMDA打开,促进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激活NO合酶进而产生过量的NO,过多NO又会导致谷氨酸的过量释放,这形成了正反馈调节过程,C正确;D、神经递质释放后通过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传递信息,不进细胞,D错误。故选C。高二生物学答案第3页共5页14.D【分析】下丘脑既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其参与着血糖平衡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等调节过程。其中的神经细胞,有传递兴奋的作用,有些还具有分泌激素的作用。【详解】A、根据图示,激素A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其分泌量既受神经调节也受血糖浓度的调节,而图中所示的分泌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错误;B、激素B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可以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C、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储存、释放,能促进水的被动运输,C错误;D、下丘脑既参与构成神经系统也参与构成内分泌系统,D正确。故选D。15.B【分析】题图显示过敏原与分布在肥大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肥大细胞产生组织胺,从而使得机体出现过敏反应。【详解】A、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可以缓解过敏症状,不能根治过敏,A错误;B、过敏的发生机制与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有关,普通的抗体没有引发过敏,可能是因为这些抗体未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B正确;C、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C错误;D、组胺不属于激素,该调节是体液调节,D错误。故选B。16.B【分析】植物向光弯曲的原因: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现象,显示出向光性。【详解】A、①②组单侧添加清水和赤霉素,幼苗不弯曲,说明棉花幼苗下胚轴弯曲生长不是水分或赤霉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A正确;B、④和⑤对比可说明赤霉素会加剧蓝光引起的下胚轴弯曲程度,B错误;C、③组下胚轴右侧生长素浓度高,幼苗弯曲生长,⑥组幼苗不弯曲生长,说明蓝光可能促进了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移动,使得生长素分布均匀,植物不弯曲,C正确;D、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通常是通过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D正确。故选B。17.(11分)(1)选择透过性1分血液中小分子废物的浓度高于透析液2分(2)渗透压、酸碱度、温度(填其中任意两项即可2分)(3)神经—体液—免疫2分反馈2分分级2分【详解】(1)人工肾的中空纤维膜相当于半透膜,蛋白质是大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可以通过,所以血液透析膜是模拟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小分子通过扩散进入血液与浓度差有关。(2)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方面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应保持其相对稳定。(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工肾因未与该调节网络建立紧密联系,不能很好展现出反馈调节机制和分级调节机制,使得其对人体稳态的调节不够精细。18.(11分)(1)大脑皮层1分不属于1分(2)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导致皮肤变红;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物质渗出组织液,导致皮肤变肿。3分(3)c2分兴奋1分(4)痛觉感受器接受疼痛信号产生的冲动传递到中间神经元c时,会抑制痒觉中间神经元b兴奋,进而抑制痒觉信号的传递3分【详解】(1)感觉的中枢
广西河池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盟考试生物答案
2024-12-12
·
5页
·
211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