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联考萍乡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五)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CBBBDCDACACCDBA1.C【解析】司马昭主政时对《魏律》又进一步减省,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C项正确;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排除A项;清朝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排除B项;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并非直接是法律向下普及,排除D。2.C【解析】战国时期区域间商贸联系加强,C项正确;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并没有形成统一大市场,排除A项;布币为统一流通货币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和其他货币比较,也没有具体说明铸造技艺问题,不能得出金属铸币技术水平高,排除D。3.B【解析】清初思想家李颙提出了明体适用的实学思想,强调体用的统一,要求学者兼具高尚的德性修养与经世致用的实际功业,B正确;据材料可知,李颙实际上将明体之事置于优先的地位,特别强调心性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没有主张个性自由和蕴含离经叛道的倾向,排除A、C;李颙彰扬儒学的经世致用传统,力斥了空谈身心性命不重躬行践履的空疏学风,材料强调了心性与实用的结合,排除D。4.B【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为了镇压运动,清政府通过征收厘金来解决军饷困难,B项正确;清朝基层治理相对较为完善,但材料未涉及清朝的基层管理,仅涉及税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外部侵略,更强调内乱,排除C;征收厘金是为了解决军饷问题,与中央集权无关,相反清政府给了各地财政大权,并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D。5.B【解析】材料主旨是认为国民要有公德,国家才能振兴,强调民众的精神觉悟,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主科学思想,排除A项;虽然材料说运用白话文大声疾呼国民要有公德,但未涉及推广白话文章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可以体现家国一体观念,强调家与国都需要德,但未阐述家国一体观念在中国普遍性存在,排除D。6.D【解析】美国邮政发行的邮票将中国文字印在了上面,且这是第一次将外文印在美国邮票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当时对中国的认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二战时期,美国对中国战场的抗战表达了肯定,D项正确;当时处于抗战时期,综合国力从抗战开始没有显著变化,该说法错误,排除A项;美国邮票虽然将三民主义印在邮票上,但未说明民众对三民主义的态度,“认可”从材料中无从得出,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中美,且与反法西斯同盟没关系,排除C。7.C【解析】这场战役发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且主要位于中国东南地区,结合所学可知,该战役是汨罗江南岸战役,属于长沙会战的一部分,这次战役中国军队采用逐次抗击,诱敌深入,坚守长沙核心阵地,合围聚歼,动员敌后军民破坏日军补给线等战法,取得汨罗江南岸战役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相持阶段坚定了胜利的信心,C项正确;平型关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典范战役,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排除B项;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时珍珠港事件已经开始,排除D。8.D【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卫生活动,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疫,体现了当时中国重视构建国家防疫屏障,D项正确;改革开放后,群众的预期寿命大幅提升,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措施,不涉及实行结果,看不出“显著成效”,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国际因素,排除C。9.A【解析】与美国对比的数据可见,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A项正确;科技创新不等于基础科学研究水平高,排除B项;科研成果数量多不等于转化能力突出,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引领作用,因为不涉及专利和科技期刊的内容,排除D。10.C【解析】古代埃及的象牙制品等出现于古代西亚和腓尼基地区,而埃及也出现了西亚地区的信息,体现了埃及与其他地区文明交流较为广泛,且涉及范围较广,C正确;材料仅埃及与西亚地区有贸易往来,整个地中海的贸易情况无从得出,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其他地区的文明情况,“领先地位”无从得出,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文明交流,并未说明埃及文明创新的地方,排除D。11.A【解析】罗马交通发达,连接欧洲很多国家,与各国交通便利,侧面反映了罗马与各地联系较强,A项正确;罗马帝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整个西欧”说法错误,罗马帝国疆域欧洲部分主要集中在欧洲南部,排除C项;戴克里先皇帝统治时期罗马处于衰落时期,并未对外扩张,排除D。12.C【解析】这些条款都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发展,C项正确;“确保了”说法绝对,排除A;“剥夺了国王的一一切权力”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促成了责任内阁制确立”不符合史实和题干主旨,排除D。13.C【解析】康德认为普通民众的思想启蒙具有缓慢变化的特点,即使是暴力革命也难以很快改变人们的思想,“新的偏见和旧的偏见会一起控制着不思考的大众”,因为不思考所以容易被控制,所以他希望人们树立理性认识,主动思考,从而能够客观地分析社会现实变化,C项正确;“一场革命可能带来个人专制以及肆无忌惮历史参考答案(萍实版)-1{#{QQABTQyUogCAABAAARgCUwHgCkAQkgCAAYgGBEAIoAAASAFABAA=}#}或暴虐的压迫之覆灭。但从来都不会导致人们思考方式的真正变革”是指暴风骤雨的革命很难实现“思考方式的真正变革”,而非真正变革,排除A项;材料只表达了康德认为公众的启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没有提及需要外力促进。并且康德认为人的启蒙是只能靠自己实现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思想家的社会责任,并且康德认为公众的启蒙只能靠自身才能完成对自身的启蒙,而非思想家,排除D项。故选C项。14.D【解析】联共(布)的经济政策强化了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对抗,不利于新经济政策的继续实施,D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体现了“以退为进”,其中的“退”就是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存在,显然联共(布)的提法与之相反,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存在,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正确的做法,联共(布)的新政策抛弃了这一正确做法,排除B项;助推社会主义建设并不一定要排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15.B【解析】1941年苏联正处于与德国的战争中,战争初期由于苏联方面准备不足不断失利。因此实行粮食购买证政策是为了保障前线物资,工人和工程人员处于分配链的最高位是为了保障战争的进行,由此可知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争取卫国战争的胜利,故选B;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在1917年,明显不是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排除A;20世纪30年代,苏联已经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是中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C;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已经确立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16.A【解析】当时英国面临了一系列严峻的经济不景气和通货膨胀挑战,保守党在选举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包括减税、减少政府干预、改善教育和医疗系统等政策,试图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鼓励企业自由竞争,创造一种有利于竞争、奖励积极进取的经济环境,A项正确。自由企业的竞争与“社会公平正的实现”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当时英国只是减少了国家对对经济的干预,并未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企业和政府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趋势:从以民治民到民治降低、官治增强,再到以官治民。(2分,没体现变化或者只写1个给1分)机制:秦汉一什伍组织;唐朝一邻保组织;明朝一十家牌法。(写出1个给1分,写出3个给3分)关系:户籍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2分)(2)示例论题: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的本质是为皇权服务。(2分)阐述: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色彩,就是王朝国家权力(“皇权”)向县级政权之下的乡村社会的延伸,是“下县的皇权”。(1分)古代社区治理呈现出“皇权控里、绅权辅里、民治于里”的结构。以“里”为基层治理的主要单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色彩浓厚;乡里制度、户籍制度与赋税制度相结合;皇权与绅权相互配合。这些有助于维护政治统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一定范围内维护了社会稳定。(2分)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渊源于此。明朝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保甲制削弱了乡里社会的自治色彩,表明了专制国家对乡里社会基层渗透的增强。至此,乡里制度真正地转变为了职役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这样最终完成皇权对基层的最大程度控制。(3分)总之,封建专制更加强化,地方乡里自治的色彩日趋淡化。(说明:示例进仅供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8.(1)梁启超的观点基本符合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但并不全面。(2分)自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器物、制度、思想的递进过程。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就,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2分)。但是梁启超没有关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力量资本主义出现并发展,以及新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得到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事实(2分)。总之,梁启超关于中国社会进化的前两期论述从向西方学习角度阐释了中国社会进步的历程(1分),但是受时代和阶级局限,他的观点未涉及社会进步的经济基础和新的阶级力量(1分)。(2)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1分)。这一时期是在第二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分),同时也是对第二期“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的推进(1分)。第三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1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缺乏民主共和意识;袁世凯等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政策,与民主共和观念相悖;一场空前思想解放、文化转型的新文化运动孕育而生(1分)。总之,中国近代思想表现出“剧变”的特征(1分),在梁启超看来,中国近代思想处于急剧的变动之中,而且“确为从前四千余年所未尝梦见”;但同时,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国情的产物(1分)。19.(1)新主张:因信称义、信徒皆祭司等。(1点1分,共2分)意图:英国:打击西班牙,支持新教发展。(1分)法国: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政治上的优势,阻止其称霸欧洲,帮助德意志新教。(1分)荷兰:支持德意志内的新教诸与哈布斯堡家族斗争,保护自身的工商业、金融业、航运业特别是对外贸易利益。(1分)历史参考答案(萍实版)-2方式: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2分){#{QQABTQyUogCAABAAARgCUwHgCkAQkgCAAYgGBEAIoAAASAFABAA=}#}(2)特点:①在欧洲大陆恢复了旧的专制制度;②通过瓜分战败国财产满足列强的领土野心,建立起欧洲大陆的均势;③依靠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实力均衡,共同维持着欧洲的稳定;④通过五大国定期举行国际会议,对列强各自的利益和矛盾进行协商解决。(1点1分,任答3点给3分)发展:①通过建立均势和国际会议协商解决矛盾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欧洲的稳定;②为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模式,即通过大国之间的协商和合作来解决国际问题。(1点1分,任答2点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局限:①恢复了旧的专制制度,不利于欧洲的民主发展;②列强通过瓜分战败国财产满足自身利益,这种方式容易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③这种体系是建立在大国实力均街的基础上,当大国实
江西省萍乡市萍乡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五)历史答案
2024-12-24
·
3页
·
942.6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