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萍乡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五)生物答案

2024-12-24 · 3页 · 916.9 K

萍乡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五)生物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3456789101112DADCCDDBDBCC1.D【解析】光反应阶段需要光照,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a-c段既有光反应也有暗反应,c-e段在黑暗开始之前也有光反应,黑暗开始之后,只有暗反应,没有光反应,因此实验结果不支持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A错误;如果是持续光照,那么光反应可为暗反应持续提供NADPH和ATP,使暗反应不间断进行且反应速率保持不变,则与“间歇光”20分钟相比,持续光照20分钟时叶绿体有机物合成总量更多,B错误;虚线表示O2的释放速率的变化,实线表示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在一个光周期内,二者从开始的0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以后又变为0,结合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来看,在一个光周期内释放的O2总量与暗反应吸收的CO2总量是相等的,S1+S2=S2+S3,但是S1+S2不能代表光反应释放O2的总量,C错误。2.A【解析】棒眼时显性性状,亲代为长翅和短翅,子代全是长翅,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又因为杂交组合①②相当于正反交实验,圆眼和棒眼正反交结果相同,说明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而长翅和短翅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位于X染色体,将一个纯合群体中的圆眼长翅果蝇(aaXBY、aaXBXB)和棒眼短翅果蝇(AAXbXbbB-BBB、AAXY)随机交配,产生的200只F1个体中圆眼长翅雌果蝇(aaXX)24只只能由aaXY与aaXX杂交而来,设亲本雄性中aaXBY为x,AAXbY为y,雌性中为aaXBXBz,则x×aaXBY×z×aaXBXB,子代中aaXBX-=X×Z×1/2=24/200=3/25,即X×Z=6/25,同理可知z×y=6/100,故则x/y=4,即亲本雄性aaXBY∶AAXbY=4∶1,雄性中aaXBY=4/5,又因为x×z=6/25,可得z(aXBXB)=3/10。3.D【解析】基因型为IiNn的斑马鱼自由交配,子一代雄性个体基因型为9I_N_、3I_nn,其中4/12II、8/12Ii,雌性个体基因型为9I_N_,其中3/9II、6/9Ii,子一代继续自由交配,子二代受精卵中一定无法正常发育为成体的基因型为ii,其比例为8/12×6/9×1/4=1/9,D错误。4.C【解析】由题意可知小麦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颗表现型为抗旱、多颗粒的植株,对其进行测交,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1:1:2,说明抗旱多颗粒植株产生的可育配子AB:Ab:aB:ab=2:1:1:2。若让这棵植株自交,其后代上述4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2/6×2/6+2/6×1/6×2+2/6×1/6×2+2/6×2/6×2+1/6×1/6×2):(1/6×1/6+1/6×2/6×2):(1/6×1/6+1/6×2/6×2):(2/6×2/6)=22:5:5:4。5.C【解析】情绪压力→下丘脑→肾上腺髓质,使之分泌激素d(肾上腺素),引起压力的短期效应,C错。6.D【解析】酶切时可换限制酶,所用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在已知片段中不在还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D错。7.D【解析】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是某一种配子不参与受精,即A:a=1:7,另外一种配子A:a=1:1,产生的后代符合开白花植株的比例为7/16,则F1为AA:Aa:aa=1:8:7,F1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则只有Aa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白花植株,其比例为8/9×7/16=7/18,D错误。8.B【解析】KLF14基因敲除后,染色体异常的细胞比例增加,故推测该基因对肿瘤形成起抑制作用,B错误。9.D【解析】图2显示刺激减压神经的中枢端后,血压下降,而图3显示刺激减压神经的外周端,血压基本不变,说明在切断家兔减压神经后,减压神经的中枢端还能将兴奋传到外周端不能,因此判断减压神经应属于传入神经,D错误。10.B【解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内物种长时间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生态位的分化,任何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都不会完全重叠,A错误;从曲线可以看出,在自然状态下,若观测到某年M值为b,M生活史为K对策,易受密度因素的制约,A错误;东亚飞蝗的生活史对策为R对策,个体小生殖能力强,但是成活率低,易受非密度因素的制约,B错误。16.BCD【解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质膜不缢缩,而是细胞中央的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A错误。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0分)17.(15分,每空2分)(1)染色体(1分)模板(1分)(2)总蛋白(1分)乙、丙抗Myc(3)序列一、二(重复序列和寡核苷酸)数目越多Z蛋白可通过结合T区提高端粒酶活性,从而维持染色体端粒的长度,促进贾第虫反复传代(4)研发抑制Z蛋白或T区活性的药物;研发抑制Z蛋白与T区结合的药物【解析】(1)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DNA—蛋白质复合体,正常情况下会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逐渐截短,最终损伤端粒内侧正常基因,使细胞活动趋于异常。贾第虫端粒酶由RNA和逆转录酶组成,能以RNA为模板催化合成新的端粒DNA序列,T区是逆转录酶的RNA结合功能域;(2)①由题意可知,各组动物细胞均表达了相应的融合基因,就会得到相应的蛋白质,可以对总蛋白质进行电泳,并做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相应的蛋白质;②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组抗体检测的结果是,甲组缺乏抗HA抗体,乙组有抗HA抗体和抗MYC抗体,丙组含有抗HA抗体,因此通过比较乙组和丙组的抗Myc抗体的检测结果证实T区与蛋白Z能够结合;(3)①根据序列—和序列二来设计引物对端粒DNA序列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产物;端粒酶活性越大,电泳条带数目越多;②结合图2结果,解释贾第虫“永生化”的原因Z蛋白可通过结合T区提高端粒酶活性,从而维持染色体端粒的长度,促进贾第虫反复传代;(4)由题意及电泳结果说明,可研发抑制Z蛋白或T区活性的药物或研发抑制Z蛋白与T区结合的药物来研发贾第虫病特异性药物。18.(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叶绿体基质(1分)CO2(1分)(2)L基因(1分)大观霉素(1分)NtP和NtT(1分)转基因植株中,L基因完全被替换为HnL、HnS(3)支持。转基因植株细胞中S基因未被替换,但电泳却未检出S亚基(或:不支持,未检出S亚基,不一定是S亚基降解,可能是S基因未表达)(4)转基因植株光反应有关的酶的活性和光合色素的含量有限【解析】(1)烟草光合作用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其中R酶催化CO2与C5结合生成两分子C3,由于该酶催化效率低,往往导致光合速率受限。(2)①某种酶能从相同序列特定位点切断DNA双链,在修复过程中切口被重新连接,从而实现基因片段的替换,据此推断,图中深色箭头部分为置换片段,即野生型中的L基因将被表达载体中的DNA片段替换。②大观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将转化后的愈伤组织培养在含大观霉素的培养基中,得到转基因植株。③图2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均有条带,所以应该根据NtP和NtT设计基因探针。根据电泳条带长度推断测,转基因植株中,L基因完全被替换为HnL、HnS。(3)图3对蛋白质的电泳结果中,基因植株细胞中S基因未被替换,但电泳却未检出S亚基。故图3电泳结果支持题干所说结论。(也可能S基因未表达,并不一定是被降解掉了,故图3电泳结果无法支持题干所说结论。)(4)转基因植株光反应有关的酶的活性和光合色素的含量有限,即使暗反应酶活性高,光反应速率也无法满足暗反应的物质能量供应。19.(18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基因在染色体上(2)8或10野生型:隐性突变型=5:1(3)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刻翅雌蝇:正常翅雌蝇:正常翅雄蝇=1:3:3(3分)ADDadD(4)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Y和XY生物学参考答案(萍实版)-2{#{QQABYQSUggCoQABAARhCQw0iCAKQkgEACYgOQBAAMAAASBFABAA=}#}(5)6/六或(3分)3.520.(2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逆转录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启动子、终止子、内含子等b、d(2)感受态氨苄青霉素扩增重组质粒(3)确保目的基因的正常表达(3分)-1(4)4.0μg·mL在该浓度下未发生转化的细胞全部死亡,能存活生长的即为已转化的细胞(3分)【解析】(1)由mRNA获得基因,以RNA为模板合成DNA,需要通过逆转录过程。逆转录获得的基因与细胞内的胰岛素基因相比在结构上缺少启动子、终止子和内含子(非编码序列)。引物之间不能进行配对,引物需与经内切酶剪切过的黏性末端互补配对,为防止基因发生自身环化和反向链接,需要双限制酶切,经分析表格中相关内切酶的切割位点和引物序列,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可被BclⅠ识别,San3AⅠ为BclⅠ的同尾酶,也可切割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故选择Xba和NotⅠ两种限制酶,对应引物中的bd。(2)导入微生物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所以重组质粒转化处于感受态的大肠杆菌,质粒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则转化后采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平板筛选。筛选获得的大肠杆菌需扩大培养,可扩增重组质粒。(3)基因位于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才能正常表达,所以过程⑤需将SLA-2基因插入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根据酶的识别序列可知,San3A也能切割BclⅠ所识别的序列,则用NotI和Sar3AI完全酶切质粒2后获得的序列为177、963、3305,用NotI和Sar3AI完全酶切重组质粒3获得的序列为963、1277、3305,则对应的电泳图如下:(4)最低致死浓度既可以让大部分没有抗性的细胞死亡又不会让具有抗性的细胞死亡;在该浓度下未发生转化的细胞全部死亡,能存活生长的即为已转化细胞,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最佳嘌霉素筛选浓度为4.0μg·mL-1。生物学参考答案(萍实版)-3{#{QQABYQSUggCoQABAARhCQw0iCAKQkgEACYgOQBAAMAAASBF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