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萍乡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五)生物学命题人、审题人:高三生物备课组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共分Ⅰ(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科研人员分离出某植物的叶绿体,让叶绿体交替接受5秒光照、5秒黑暗处理,持续进行20分钟,并用灵敏传感器记录环境中O2和CO2的变化,部分实验记录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支持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B.实验结果说明相比连续光照,间歇光照能够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C.S1+S2、S2+S3可分别表示光反应释放的O2总量与暗反应吸收的CO2总量D.光照与黑暗处理时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变化说明暗反应速率限制光反应速率2.果蝇的圆眼和棒眼、长翅和短翅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纯合个体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杂交组合PF₁①棒眼长翅♀圆眼短翅♂棒眼长翅♀棒眼长翅♂②圆眼短翅♀棒眼长翅♂棒眼长翅♀棒眼短翅♂现将一个纯合群体中的圆眼长翅果蝇和棒眼短翅果蝇随机交配,产生的200只F1个体中圆眼长翅雌果蝇24只,棒眼长翅雄果蝇6只,亲本雌果蝇中圆眼长翅的比例为A.3/10B.1/5C.7/10D.4/5思思想政治生物学试题(萍实版)第1页共9页{#{QQABYQSUggCoQABAARhCQw0iCAKQkgEACYgOQBAAMAAASBFABAA=}#}3.斑马鱼雌雄异体,无性染色体。Ⅰ基因决定胰岛素的合成,i个体因血糖调节紊乱在幼年期便会死亡;N基因与雌性的生殖有关,雌性nn个体产生的卵细胞因缺乏某种物质,导致受精后在胚胎发育早期死亡。此外,科学家还获得了含单个G基因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G基因表达产物为绿色荧光蛋白,含有G基因的斑马鱼个体可呈现出绿色荧光。若上述基因均独立遗传,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表明斑马鱼受精卵中的mRNA均来自雌配子细胞质,斑马鱼胚胎发育至3h前合成的蛋白质均来自这些mRNA,3h后胚胎自身的基因才开始转录。据此推测基因型为Nn的雌鱼与nnG的雄鱼交配,一半子代最早能在3h后检测到绿色荧光,一半子代始终检测不到绿色荧光B.IiNn的雌鱼与基因型为Iinn的雄鱼交配,子一代继续自由交配,子二代成体雌鱼中能产生正常卵细胞的占5/8C.基因型为NnG的斑马鱼自由交配,子一代继续自由交配,子二代成体中基因型为nn的比例是1/6D.基因型为IiNn的斑马鱼自由交配,子一代继续自由交配,子二代受精卵中一定无法正常发育为成体的比例为1/34.已知小麦的抗旱对敏旱为显性,多颗粒对少颗粒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颗表现型为抗旱、多颗粒的植株,对其进行测交,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1:1:2,若让这棵植株自交,其后代上述4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A.9:3:3:1B.24:8:3:1C.22:5:5:4D.20:5:5:25.下图为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前后体内由下丘脑参与的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促进激素a分泌以升高血糖B.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激素b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比赛时紧张的情绪引起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d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D.若遇寒风刺激,激素c分泌增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d以增加产热6.通过PCR扩增可得到含有部分未知序列的DNA片段的扩增产物,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白色为未知片段,黑色为已知片段,M、N为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已知片段中没有除了M之外的其他限制酶的识别序列B.将最终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即可知道未知片段的DNA序列C.该PCR过程中所使用的引物应依据a、b的序列进行设计D.第一步酶切时可更换限制酶,只要所用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在已知片段中不存在即可7.某自花传粉植物,有紫花和白花性状,受细胞核基因控制。选择某紫色植株自交,所得子代数量足够多,统计发现F1中开白花植株的比例为7/16,其余均开紫花(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对亲本植株进行测交,则子代中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4BF111/36思思想政治.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后代中有的植株开白花生物学试题(萍实版)第2页共9页{#{QQABYQSUggCoQABAARhCQw0iCAKQkgEACYgOQBAAMAAASBFABAA=}#}C.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能是杂合子植株产生的某种配子中有6/7不参与受精D.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后代中有2/9的植株开白花8.染色体数目不稳定是肿瘤标志性特征之一。为探究KLF14基因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科学家检测了正常小鼠和KLF14基因敲除小鼠体内不同染色体数的细胞占有丝分裂细胞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相互之间差异显著,★★代表相互之间差异极显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体细胞小鼠染色体的数目是40条B.KLF14基因对肿瘤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促进作用C.KLF14基因缺失可能会引起染色体不均等进入子细胞D.KLF14基因表达蛋白可能参与检测和纠正细胞中DNA损伤9.正常生理状态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研究人员给家兔注射肾上腺素用于研究体液调节对血压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在切断家兔减压神经后,分别刺激其中枢端(靠近神经中枢的一侧)和外周端(远离神经中枢的一侧)用于研究神经调节对血压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压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B.图2中刺激开始后,相应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C.由图1和图2可知,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快D.由图2和图3可知,减压神经属于传出神经10.为衡量甲、乙两种植物的竞争能力,在同一地点将甲、乙两种植物种子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种植,计算收获时的种子数比值,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M与N的关系所反映的两者之间的竞争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植物混合播种时生态位完全重叠B.为保证收获到甲的种子,播种比例不应小于aC.M=b,乙植物将逐渐被甲植物淘汰D.M=c时,甲乙两种植物收获的种子数相等11.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雄蚕比雌蚕出丝率高且蚕丝质量好。蚕的受精卵颜色由10号常染色体上2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同时具有基因A和B的受精卵为黑色,只具有基因A的受精卵为淡黄褐色,只具有基因B的受精卵为杏黄色,不具有基因A和B的受精卵为白色。育种工作者用如图流程选择出甲、乙两个品系,以根据受精卵颜色筛选雄蚕用于生产(减数分裂中具有同源区段的染色体联会,分离后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思思想政治生物学试题(萍实版)第3页共9页{#{QQABYQSUggCoQABAARhCQw0iCAKQkgEACYgOQBAAMAAASBFABAA=}#}A.图中处理1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处理2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B.甲品系雌蚕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W染色体移向细胞一极,Z染色体和10号染色体移向另一极C.若让乙品系雌蚕与甲品系雄蚕杂交,为提高蚕丝产量应选择杏黄色受精卵进行培育D.若让甲品系雌蚕与乙品系雄蚕杂交,子代受精卵中黑色的均为雄蚕、淡黄褐色的均为雌蚕12.(22-23高三上·山东济南·阶段练习)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下入一个阶段运行。研究证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在细胞顺利通过检查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K可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形成CDK//Cyclin复合物,推动细胞跨越细胞周期各时期转换的检查点,且不同的CDK//Cyclin复合物在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作用不同(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由静止状态进入细胞周期时首先合成的细胞周期蛋白是CDK/CyclinDB.检验染色体是否都与纺锤体相连的细胞周期蛋白是CDK/CyclinCC.与G1期相比,G2期的DNA数与染色体组数均加倍D.胸苷(TdR)双阻断法可使细胞周期同步化,若G1、S、G2、M期依次为10h、7h、3h、1h,第一次阻断用TdR处理的时间不小于14h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的得0分。)13.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卷翅)对基因a(正常翅)为显性,基因F(星状眼)对基因f(正常眼)为显性,基因A和基因F均属于纯合致死基因。果蝇品系M全部为卷翅星状眼,且该品系内的果蝇相互杂交后代也均为卷翅星状眼。现有一该品系的果蝇与经诱变处理后的一只正常眼正常翅雄果蝇X交配,从F1中挑选一只卷翅雄蝇与品系M的雌蝇杂交,在F2中选取卷翅正常眼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不考虑减数分裂中的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品系M果蝇中基因A和F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不会自由组合B.若F3全部是卷翅果蝇,则果蝇X的Ⅱ号染色体上发生了纯合致死突变C.若F3中有1/3的个体为新突变型,则果蝇X的Ⅱ号染色体上发生了隐性突变D.若F3中有3/4的个体为新突变型,则果蝇X的Ⅱ号染色体上发生了显性突变思思想政治生物学试题(萍实版)第4页共9页{#{QQABYQSUggCoQABAARhCQw0iCAKQkgEACYgOQBAAMAAASBFABAA=}#}14.T细胞能分泌促使细胞凋亡的信息分子CD95L,正常情况胰岛B细胞缺乏该受体不会凋亡,据此推测某些糖尿病由细胞异常凋亡引起。给这种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均分别注射适量普通胰岛素和新研制的“智能”胰岛素IA,测量血糖浓度变化,结果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细胞异常凋亡引起的糖尿病小鼠可通过注射胰岛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缓解症状B.高浓度血糖促进胰岛B细胞中CD95L受体基因的表达,在翻译中参与肽链的合成C.正常小鼠在注射普通胰岛素后的2-3h内,肝糖原的分解比注射IA的更快D.使用IA的缺点是血糖浓度在正常小鼠体内下降慢,在患病小鼠体内上升慢15.生态学家将生物大体上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即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制约种群数量的因素分为两类: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东北虎的生活史对策为K对策,K对策的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B.东亚飞蝗的生活史对策为R对策,R对策的生物易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C.R对策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后代,以便在特定的环境中占据优势D.有效保护K对策生物的措施是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以提高其环境容纳量16.丝状温度敏感蛋白(FtsZ)是细菌中一种含量丰富且结构稳定的蛋白质,几乎存在于包括结核杆菌的所有病原细菌中。FtsZ也是一种GTP酶,有一个GTP(三磷酸鸟苷)的结合位点,在GTP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在分裂细菌中间部位聚集成Z环,Z环不断收缩,引导细菌的细胞分裂,寻找靶向向FtsZ的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细胞分裂。人类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提高,严重影响传染性疾病治疗的成功几率。为建立靶向,FtsZ的新型抗菌药筛选模型,科研人员对大肠杆菌表达的FtsZ蛋白进行了如下的相关研究。图示利用荧光散射法测定FtsZ蛋白在体外的聚集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细菌中间部位形成的Z环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质膜缢缩形成的环沟相似B.FtsZ抑制剂与以往的抗菌药相比不易形成耐药性
江西省萍乡市萍乡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五)生物
2024-12-24
·
9页
·
1.4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