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

2025-01-07 · 8页 · 89.5 K

思想政治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习近平指出:这个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下列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解,正确的是()A.共同富裕是社会自发发展必然趋势B.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要坚持平均主义C.实现共同富裕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D.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消除社会基本矛盾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以高质量发展实现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2.新结构经济学根据一个地方的产业和世界前沿的差距、是否符合当地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是否是技术革命涌现的新产业等标准把各地现有的产业分成五大类型。根据我国产业发展情况,下列措施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是()产业类型追赶型产业领先型产业转进型产业新兴型产业战略型产业产业特征在相同产业的中低端具有比较优势在产品和技术上大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过去具有比较优势并领先世界,但随着经济发展失掉了比较优势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研发周期长、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安全我国产业代表芯片制造、光刻机家电产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信息技术产业①西部地区企业采用数智技术大力发展光刻机,缩小发展差距②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逐步引导淘汰转进型产业③家电产业不断利用新技术赋能,防止被追赶者“换道超车”④利用新型举国体制,整合国内科研力量集中突破战略型产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新质生产力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但关于政府在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中的作用,社会存在认识误区,即认为创新的涌现只能来自市场,市场机制天然鼓励和推动创新,政府的干预只会阻碍创新。下列认识中能够打破社会认识误区的是()①政策引导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协同发展,提升全社会创新效率②市场激励企业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产生新业态新模式③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运用价格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④发挥政府统筹作用,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克难重点领域取得突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删除了“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以及“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2个条目,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①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开放、公平的投资和贸易环境②助力海外丰富优质产品与中国市场更快更好“相遇”③有利于倒逼国内制造业练好“内功”,提高创新能力④证明外商投资是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4年是我国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10周年。十年来,我国共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45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7300多个,先后就183件次法律草案征求联系点意见27880多条,其中有3200多条被立法研究吸纳,立法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符合民心。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①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有利于实现良法善治②有利于人民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使立法充分反映民意③下沉了立法权,从根本上创新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④夯实了民意基础,我国实现由形式民主向实质民主转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微网实格”是成都市社会治理的独特创造,是推动社区工作抓落实的重要法宝。“微网”就是要把超大城市最末梢的治理和服务单元,以网格化形式划得更精准、更细微;“实格”就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各项服务实实在在地带到群众身边。“微网实格”治理机制()①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②调动群众积极性,扩大了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范围③激发了社区工作活力,提供了我国社会治理新路径④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破解治理难题,提升了群众幸福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保密》在总则中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保密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保密技术产业,依法保护保密领域的知识产权总体要求。该规定的增加表明()A.全国人大常委会注重提升公民保密意识B.国家高度重视保密科技创新和科技防护C.保守国家秘密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D.党依法将对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国家意志8.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多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重要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牢固树立休戚与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民族团结之本②能够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和差异,建设共有精神家园③能够保障民族平等,维护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④能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仁者好山,智者好水,文人墨客偏爱山水,留下众多佳作。“画山水”强调的是画面的逼真,追求的是“形似”,展现的是自然界的山和水;而“山水画”则更注重于传达画中的意境,追求的是“神似”,表现的是富有情感的山水。由此可见()A.“画山水”求的“形似”是对真山实水的再现和还原B.“山水画”求的“神似”是对真山实水的能动性反映C.从“画山水”到“山水画”表明思维可直接变为客观存在D.无论是“画山水”还是“山水画”都表明存在优先于思维10.农药、杀虫剂一度被认作粮食增产的“好帮手”。然而,农药的安全性引发广泛关注。为此,我国科研工作者提出生物防治的方法。例如,在华南蔬菜、甘蔗、柑橘、荔枝主产区,科研人员针对小菜蛾、粉虱等害虫,推广应用了“寄生蜂组合的生防技术”,通过释放赤眼蜂、平腹小蜂等天敌昆虫,有效控制害虫数量,提高防治效率达60%,年应用面积达3万公顷。这一做法()①说明农药和生物防治间没有任何联系,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使用②表明农药和粮食产量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但并不是唯一的③符合规律,实现了害虫与天敌虫之间的斗争性向同一性的转化④利用天敌关系控制害虫,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当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着保教人员数量不足、水平不高,普惠性幼儿园不足,财政保障和成本分担机制没有建立等问题。针对学前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社会各界广泛呼吁,出台一部专门针对学前教育的法律,在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管理规范等方面予以保障。学前教育法应运而生。学前教育法的出台()①是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作出的正确价值选择②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保障③表明了社会意识对于学前教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④表明办事情只有从正确理念出发才能取得成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有人为了它每天六点大排长队,有人为了它专程从外地千里奔赴,二手价飙升依旧供不应求……近期,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冰箱贴“一冠难求”。看似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流量”惊喜,实则是国博文创团队无数个日夜创意碰撞、精心策划的灵感结晶,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生动诠释。这表明()①创作者的灵感是文创产品产生的源泉②文创工作离不开优秀历史文化传承③文创产品的成功离不开创作者的文化实践④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满足人民群众需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国际贸易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24年11月21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强化外贸企业政策性服务、规范外贸收支秩序、促进企业对外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帮助外贸企业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降低贸易成本要求()①优化贸易通关政策,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②合理关注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贸易收支平衡③加强国际通关认证合作,提高贸易效率④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国门,创新对外投资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4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五年。五年来,14个国家部委和沿线5省共同成立联席会议制度,推进重点任务落实。通过强化主通道建设,其通达港口从最初的166个到523个,货物可运输品类从80余种到1150余种。展望未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将更好带动西部地区的经贸合作和产业升级不断发展。材料表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不断发展是基于()①增强产品供给类型,满足国际市场需要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协商合作机制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市场④政策赋能推动产业升级,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5.70年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亚洲诞生。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指引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更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新征程上,中国将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经久愈韧、历久弥新、超越隔阂,顺应国际关系发展潮流②是新征程下我国有效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③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④是新形势下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承弘扬与升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关系不断深化,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中国坚持“中非关系不针对”。2024年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将中非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并携手推进现代化。未来,中国将为非洲等“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更多合作机遇,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可见()A.维护共同利益是中非双方制定外交政策的基石B.非盟等国际组织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发展C.中国作为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正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D.中国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在中非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75年来,中国从积贫积弱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跨越。经济跨越式增长背后,对应着我国产业和创新能力的变化。1952年~2023年我国三大产业总量变化表年份第一产业总量(亿元)第二产业总量(亿元)第三产业总量(亿元)1952343.3157.996.219781018.51745.2601.719905357.711591.96437.2200014617.945556.234251.9201040497186481171005202077754.1384255.3553976.82023897554825896882381952年~2023年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变化图注:2023年,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7%、10.3%。材料二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造车“新”势力在海外市场上的表现十分亮眼。2023年,B企业海外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了242765辆,同比增长334.2%,其多款车型获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五星安全评级。作为我国领先的新能源车企,B企业在乘风破浪,扬帆出海的过程中,利用自身先进的整车生产设备和全产业链条的生产技术优势,在巴西建设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