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ABAABDCB题号111213141516答案ADDCBC1.【答案】B【解析】中心广场作为聚落的核心,通常是社群活动、集会、交流的场所。这种布局体现了社群的整体性和共同意愿,与“集体取向”的社会发展道路相吻合,故选B项;祭坛和神庙通常与宗教或神灵崇拜相关,更多地体现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而非亲缘关系和社群意愿的直接体现。因此,A选项不符合“集体取向”的特征,排除A项;单人墓葬更多地反映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而非社群的整体意愿。祭祀用品和武器表明该个人的社会地位或军事角色,但并不直接体现社群的“集体取向”,排除C项;这些物品表明与外界的交流和贸易,但并不直接反映社群内部的亲缘关系和共同意愿,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据材料“贵贱有平……莫之能欺”可知,物价涨跌但有平价制度加以限制,人民就不会对价格产生怀疑,即使让儿童到市场上去买东西,也不会受到欺骗,即实行盐铁专卖后,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故选D项;“完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物美价廉指物品质量好,价格便宜,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盐铁专卖规范了市场秩序,与保障商品质量的稳定无关,排除C项。3.【答案】A【解析】由材料“不及祖父母、孙”“正杀继母,与亲母同”可知,曹魏的法律修改减轻对家族成员的连坐惩罚,对继母和亲母在法律上的同等对待,体现了儒家“仁”的思想,维护了儒家的纲常伦理及封建统治秩序,故选A项;曹魏是汉族建立的政权,不属于少数民族,排除B项;材料只有曹魏时期法律的修改,不能因此夸大为中华法系的成熟,且《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识,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社会动荡的根源往往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材料并未体现出社会的动荡,排除D项。4.【答案】B【解析】通宝钱制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货币以重量命名的传统,还使得货币逐渐走向了抽象化和符号化。这一转变符合货币演进的一般规律,并为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故选B项;开启惯例表述有误,“年号钱”始于十六国时期四川成都李寿的“汉兴钱”,自北宋起才形成铸币以年号作为标识的惯例,且“开元通宝”铸于唐高祖李渊时期,“开元”意为开辟新纪元,非“年号”,排除A项;满足了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通宝钱的发行不会削弱国家信用,排除D项。5.【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宋代进士中,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弟占比更加均衡,尤其是三代不仕家庭的子弟占比最高,这表明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在增强,更多人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故选A项;宋代士族子弟在进士中的占比大幅下降,说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在减弱,但选项中主语唐朝时士族影响力仍较大,消亡用词不当,排除第1页{#{QQABAYCAogAgAAAAARgCQwkSCgEQkgGACSgORAAEMAAASRFABCA=}#}B项;表格并未提供关于唐宋科举取士总人数的直接数据,且事实上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众多,排除C项;虽然表格显示了进士出身背景的变化,但并未直接说明科举制的选拔方式发生了变化,排除D项。6.【答案】A【解析】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明会典》记载的是关于“西番”(今西藏地区)的历史情况;元朝时,该地区被设为郡县;洪武初年,明朝沿用了元朝的旧职;乌思藏的番僧(佛教僧人)中有七位王,他们都被赐予了银印,并需要每年或隔年进京朝贡。A项与材料中的“俱赐银印,令比岁或间岁朝贡”相符,说明明朝对西藏的僧俗首领采取了进京朝贡的模式,故选A项;奴儿干都司是明代的一个军政机构,位于黑龙江下游的特林地区,其职责是管理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流域的军事和行政事务,与材料“西番”(今西藏地区)不吻合,排除B项;虽然材料提到了乌思藏,但并未明确提及双边贸易的恢复或扩大,排除C项;材料中讨论的是“西番”(今西藏地区),而非蒙古,排除D项。7.【答案】B【解析】据材料“19世纪五六十年代......租界人口暴增至54.4万人”“但整个上海本地人口却无太大变化”可知上海人口大增,这与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有关,1853年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再者1856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社会动荡,上海租界内的稳定环境吸引大量人口涌入,故选B项;租界殖民地色彩重,中国人在租界内居住有一定条件,且无法享受与外国人平等权利,排除A项;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排除C项;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创办近代工业,中国近代工业起步,排除D项。8.【答案】D【解析】据材料“对外来文化有判断力,知道如何取其精华”“有一些语言比较激烈也不足怪,其方向是向前进的”可知,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外来文化有判断力,且方向是向前进的,这对新文化运动表示了肯定,但其也认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有一些语言比较激烈”,这体现了其对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进行说明,但该学者强调这只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在当时背景下作出的选择,因此整体表明对新文化运动宣传策略应理性辩证分析,故选D项;复杂时代背景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根源,该说法正确,但材料“有一些语言比较激烈也不足怪,其方向是向前进的”体现了学者对新文化运动进行了评价,并未说明其背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引进西方思想文化,但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因此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并未着力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且该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他们的对立面是强大的政治、军事权力和全社会的顽固势力”表明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阻力来自当时政治、军事和全社会顽固势力,并未凸显封建顽固势力的阻碍作用,该说法对材料信息表述不全,排除C项。9.【答案】C【解析】据材料“1958、1959年我们曾经讲数量,今年要讲质量、品种”“后三年(1960—1962年)的指标‘仍……折扣’”可知,毛泽东改变了以前的经济发展标准和生产指标,反思“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即中共中央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选C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排除A项;1969年9月,中共中央第一次正式提出“八字方针”,1961年1月批准实施,材料1960年6月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全面”说法过于绝对,文革是“左”倾错误发展到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如果全面反思的话,就不会出现“文革”,排除D项。10.【答案】B【解析】据题干“20世纪90年……自主创业的方式融入社会”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就业从单一走向多元和向自主创业转变,主要源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人才市场发生变化和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伴随着单位用工自主权和劳动者自主择业权逐步落实,增强了人力资源市场的活力和效率,故选B项;1978第2页{#{QQABAYCAogAgAAAAARgCQwkSCgEQkgGACSgORAAEMAAASRFABCA=}#}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做出了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百姓文化获得感是指人民群众通过参与和享受各种文化活动,获得的精神满足和幸福感,题干主要反映就业方向多样更自主,没有涉及文化领域的相关史实,无法得出民众文化获得感的增强的结论,排除C项;1995年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题干中青年的就业与发展观念转变原因关联不大,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首先,材料指出阿兹特克社会维系各部落、各地区联系的仅仅是纳贡,这意味着缺乏更深层次的联系纽带,如共同的价值观、文化观和经济基础。这种单一的联系方式使得社会在结构上显得不够稳固。其次,材料提到尽管阿兹特克社会看似管理有序,但实际上却十分松散,这进一步说明了其社会结构的脆弱性,故选A项;材料中提到了军队的支持,但并未直接说明上层社会掌握军事权,军队的支持是为了强调阿兹特克人在征服和统治过程中的力量,而并非特指上层社会对军事权的掌握,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统治者内部的矛盾,它更多地关注了阿兹特克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结构和稳定性问题,排除C项;材料主要讨论了阿兹特克社会的结构问题,而没有深入探讨百姓的生活状况或压力,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据材料“淘汰世袭管理者……租给了商人”可知法国领主在淘汰旧有世袭管理后对庄园的管理呈现多样化和灵活性,如聘请外来的专业管理人、出租管理职位、自留地出租给农民等多种方式,从而促进了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交互,推动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因此有利于社会发展走向多元,故选D项;据材料“法国的领主……租给商人”等信息可知领主改变了对庄园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但并没有改变庄园的所有权,庄园收入仍然归封建领主所有,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瓦解,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的萌芽主要表现在雇佣关系上,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项;据材料法国领主们改变对庄园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但并未改变封建领主政治地位,也不能触及其政治特权,排除C项。13.【答案】D【解析】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正式接管印度,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由英国女王兼任印度女皇,漫画所示为英国首相将“印度女皇”的皇冠献给英国女王,所以反映了英国殖民扩张的重大成果,故选D项;君主立宪制在19世纪中后期并未遭到政治冲击,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经济迅速发展,但这与题干所述无关,英国当时也并未发生变革,所以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题干所述是强调英国女王兼任了“印度女皇”,这是英国殖民扩张的重大成果,与妇女运动并无关联,排除C项。1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一战前印度民族运动以民族自由为主要目标,并未将罢工视为重要的斗争手段。然而,到了1920年,国大党开始重视罢工运动,并警告英国当局印度的年轻人不会被永远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印度民族运动的新动向,很可能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考虑到这一时期正是十月革命之后,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世界被压迫民族提供了新的斗争思路和范例,因此可以合理推论,印度民族运动的新发展受到了十月革命的影响,故选C项;A项提到的“无产阶级革命阶段”在材料中并未明确体现,且印度民族运动的目标仍然是民族自由,而非无产阶级专政,排除A项;国大党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性质未发生改变,排除B项;D项提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向失败与材料信息不符,1920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刚刚开始,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据材料时间“1918年4月”可知,这是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苏俄领导人认为“向外国资本交纳一些贡赋的办法保护国内经济的独立”是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这种思路与后来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措施大相径庭,反映了苏俄这一时第3页{#{QQABAYCAogAgAAAAARgCQwkSCgEQkgGACSgORAAEMAAASRFABCA=}#}期在积极探索国家建设的道路,故选B项;新经济政策1921年开始实施,排除A项;这一时期苏俄内战尚未结束,还未向社会主义进行过渡,1936年颁布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C项;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开始在经济上封锁苏俄,到新经济政策时期结束了封锁,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公益事业基金会作为一个非政府组织,通过审批资金并资助地区市政委员会或地方管理服务机构来改善社区环境、资助弱势群体等,这明显体现了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参与,故选C项;“资助受益方多为地区市政委员会或地方管理服务机构”,这表明公益事业基金会通过筹集社会资金来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排除A项;题干中的信息更多地是关于公益事业基金会的资金分配和资助活动,而不是关于社区自治的,排除B项;题干中并未提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而是强调了公益事业基金会对社区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资助。此外,市场化通常指的是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和提供服务,而公益事业基金会则更多地是通过
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答案
2025-01-14
·
6页
·
349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