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海孟盐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5-01-19 · 13页 · 70.5 K

12月月考高二思想政治一、选择题。1.皮埃尔·阿多是个利用古代哲学来阐述自己思想的哲学家。“何为哲学?”在他看来,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甚至从前苏格拉底时期以来,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学总是来自为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待普遍世界观的方式,是对于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动选择。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哲学魅力是()①哲学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②哲学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③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维活动之中④哲学是热爱智慧的学问,是“现世的智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②④:哲学总是来自为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待普遍世界观的方式,是对于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动选择,说明哲学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说明哲学是热爱智慧的学问,是“现世的智慧”,②④正确。①: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①错误。③: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③错误。故本题选D。2.当今世界,宇宙学、生命医学、基因学、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这说明()①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有利于推动哲学发展③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④哲学的任务就是把握具体科学发展方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推动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表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有利于推动哲学发展,②符合题意。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需要人们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这说明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③符合题意。①:真正的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发展才具有促进作用,①不选。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④不选。故本题选C。3.《张子正蒙》中记载:“地有升降,日有修短。地虽凝聚不散之物,然二气升降其间,相从而不已也。”与该观点属于同一哲学基本派别的是()①万理皆出于气,恐空独位之理②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③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④天不言,使人发其意;弗为,使人行其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原文意思是地有升有降,日有长有短。地面虽然凝聚了不散的物象,但是阴阳两气运动其中,上升下降不会停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万理皆出于气,恐空独位之理”强调一切理念源于气;“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强调万物皆由气聚合,均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①③正确。②:“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意思是气能够有变化,是因为“理”的主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②排除。④:“天不言,使人发其意;弗为,使人行其中”强调天意,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④排除。故本题选A。4.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C.物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A:“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说明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A符合题意。BCD:材料反映的是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反映本原问题,也不是反映思维和存在谁依赖谁的问题,BCD排除。故本题选A。5.性情问题一直为我国古代哲学家所普遍关注,同样也是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高度重视的问题。总的说来,汉代经学一般是强调性情由天命而定,性情有善恶之别,强调教化的重要;魏晋玄学则强调性情是自然而有,完满无瑕,不需教化。材料中性情问题之争是()①一元论与二元论之间的争论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争论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争论④客观与主观唯心主义之间的争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材料未涉及一元论与二元论之间的争论,①不符合题意。②:材料观点都属于唯心主义,未涉及唯物主义观点,没有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争论,②不符合题意。③:汉代经学认为性情有善恶之别,强调教化的重要,这是辩证法观点;而魏晋玄学则强调性情完满无瑕,不需教化,是形而上学观点,③符合题意。④:汉代经学强调性情由天命而定,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而魏晋玄学强调性情是自然而有,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是因为它( )①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能促进社会发展 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③正确反映了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④是党新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正确把握了自然规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是因为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能促进社会发展,它正确反映了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①③正确。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现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②与题意不符。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不是自然规律。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7.“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但当前收入、城乡、区域等三大差距决定了共同富裕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共同富裕是渐进的过程,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目标和要求。这告诉我们()①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②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③人们无法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④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共同富裕是渐进的过程,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目标和要求。这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不能提出超越客观实际的目标和要求,①②符合题意。③: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③不选。④:材料强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体现人类社会的产生,④不选。故本题选A。8.异物质是粒子物理学中的概念,它指的是那些不符合常规的属性或者不是由重子所构成的物质。关于异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B.是不同于哲学“物质”的另一种客观实在C.只是一种观念中的存在,并非现实的存在D.只是哲学中“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已【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强调的异物质,只是哲学中“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已,D符合题意;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A与题意不符;B说法错误,异物质是一种具体形态,而不是另一种客观实在;C说法错误,异物质是一种现实的存在。所以本题选D。【点睛】理解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9.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开展生态修复、拯救濒危物种、加强生境保护、完善生态补偿等7个方面19项政策措施,涵盖了生态修复、生态调度、增殖放流、健康养殖、珍稀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支撑等与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有关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是因为长江水域生态平衡()①对长江流域的发展有着客观影响②面临着被人类实践活动破坏的危机③不受人主观因素的影响④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我国之所以制定了7个方面19项政策措施,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是因为长江水域生态平衡对长江流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客观影响;而目前它面临着被人类实践活动破坏的危机,①②正确。③:人们所进行的活动会影响和改变长江水域生态平衡,③说法错误。④:在人出现之前,长江水域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其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会达到一种生态平衡。但人出现之后,长江水域生态平衡会因人的活动发生改变,所以我国加强了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以维护长江水域生态安全,④排除。故本题选A。10.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下面不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要素的是()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要素的。ABC:根据教材知识可知,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ABC不合题意。D: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所以经济基础不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要素,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世界上是没有鬼神的,但是为什么人又想得出来呢?而且西方人的鬼神,是西方人的服饰和面庞;东方人的鬼神是东方人的服饰和面庞。其实想象各异,本质实同。就如同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总是有一定客观依据的。这说明鬼神观念()①是人们纯粹的一种主观意造物②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③是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④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②④:世界上并没有鬼神,鬼神观念并不是人们凭空幻想出来的,这说明鬼神观念作为一种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①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③:世间不存在鬼神,鬼神观念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③错误。故本题选B。12.“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取皆自然。”通过李白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A.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规律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答案】D【解析】【详解】李白这首诗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运行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项符合题意;AB项均与题意不符;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没有自己的意志,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13.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大量生产或积累生物细胞、酶类和代谢产物,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其初衷是为了使食物保存得更长久,但这种与时间“对抗”的方式,却给人类味觉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发酵从哲学角度讲()①体现了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②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发酵过程是人类认识利用规律的表现④体现了宏观物体是各种运动形式的物质载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正确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①说法错误。②③:发酵,这种与时间“对抗”的方式,却是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将原料来代谢产物的过程,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