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5-02-21 · 8页 · 2.4 M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并在规定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某地理研学小组到某地进行野外考察,发现山麓地带的村落多古民居、古牌坊,游客众多。下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研学小组计划拍摄村落景观,选择的最佳拍摄地点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图中两座小桥之间河段的河流流向是()A.自西北向东南 B.自正南向正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正西向正东3.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A.58米 B.68米 C.98米 D.108米武汉的小明同学利用手机上的月相app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图示意该月相app上显示的其家乡某日月球运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日农历日期可能是()A.初一 B.初七 C.十六 D.二十三5.一周后,小明在该地观测到的月相及月升时间最可能是()A.11时37分 B.15时26分C.17时05分 D.00时10分等压线图是了解天气状况和天气变化,并进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2024年12月22日8时和12月26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与22日8时相比,26日8时风向变化最明显的城市是()A.潍坊 B.兰州 C.银川 D.哈尔滨7.26日8时,图中风速最大的城市是()A.重庆 B.兰州 C.潍坊 D.哈尔滨图1示意北太平洋海域8月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2示意北太平洋某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影响甲、乙两海域表层水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盛行风 C.洋流 D.海陆轮廓9.图2所示海水温度垂直分布现象最容易出现在()A.甲海域 B.乙海域 C.丙海域 D.丁海域10.图中甲、乙、丙、丁四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乙甲 D.丙乙甲丁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地区的植被和土壤差异显著。下图示意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区域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地区典型植被主要生态特征分别是()A.革质叶片针状树叶 B.叶片宽阔茎花板根C.夏绿冬枯针状树叶 D.革质叶片湿绿干枯12.影响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地区土壤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植被 B.地貌、成土母质 C.时间、植被 D.时间、成土母质13.呼伦贝尔地区无森林发育,从土壤角度看是因为该地有阻挡根系深入、质地黏重的()A.腐殖质层 B.淋溶层 C.淀积层 D.母质层2024年7月26~28日,受台风格美影响,我国东部部分省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多种灾害多发。灾后各地救援随即展开,恢复和重建工作积极推进。地理信息技术在应对此次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示意台风“格美”的卫星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气象卫星发回的卫星云图主要运用了()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5.救灾决策部门为准确分析此次灾情,使用的专题地图主要有()①土壤类型分布图②聚落分布图③地形分布图④植被类型分布图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雅安市地处四川盆地的西部边缘,位于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存在着明显的山谷风环流(图1),该山谷风环流加剧了四川盆地西部地区的大气污染。图2示意2017~2022年5月期间雅安市月平均风速及山谷风日的近地面风速日变化和风向日变化。(1)判断图1a中环流出现的时间(白天或夜间),并简述其形成过程。(2)指出雅安市近地面山风、谷风风速的差异,并说明原因。(3)简述山谷风环流加剧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大气污染作用。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博斯腾湖周边区域(图1)地形、地貌差异显著,焉耆盆地南部分布着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且逐渐倾斜的山前冲积平原,孔雀河下游多雅丹地貌,垄脊、沟槽发育明显(图2)。(1)简述焉耆盆地南部山前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2)说明盛行风对该地雅丹地貌垄脊发育的影响。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莱州湾沿岸(图1)进行土壤质地的考察,同时发现近海岸附近土壤盐碱化严重,但近年来通过治理,盐碱地得到改良。图2示意该地盐碱地明渠排盐改良治理模式。(1)指出莱州湾沿岸平原土壤质地的特征,并分析原因。(2)从海洋影响的角度,说明莱州湾近海岸附近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原因。(3)说明明渠排盐模式对盐碱地改良作用。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帕隆藏布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震多发,冰川广布,区域内冰川泥石流频发。比通沟位于其北岸、阳坡,形态呈漏斗状,其流域面积23.7km2,主沟长7.1km,流域相对高差为3131m,沟域两侧平均坡度大于32°。2016年9月5日,比通沟暴发大规模泥石流,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并阻碍了G318国道的正常通行。图1示意比通沟泥石流发生区域,图2示意泥石流暴发前后日平均气温和日降雨量。(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比通沟流域该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2)简述比通沟主沟道形成区、流通区地形分别对本次泥石流形成的作用。(3)列举地理信息技术在山地泥石流防灾减灾中的具体应用。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并在规定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题答案】【答案】1.B2.A3.C【4~5题答案】【答案】4.C5.D【6~7题答案】【答案】6D7.B【8~10题答案】【答案】8.C9.D10.A【11~13题答案】【答案】11.C12.A13.C【14~15题答案】【答案】14.A15.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题答案】【答案】(1)白天山坡受太阳辐射加热增温,山坡空气温度高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的温度,暖空气由谷底沿山坡爬升,形成谷风。(2)谷风风速大于山风风速。白天山坡受热所造成的温差比夜间辐射冷却所造成的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3)谷风(偏东风)增大了近地面风速,使污染物快速向盆地西部地区输送;山风(偏西风)气流下沉,抑制了大气污染物扩散,使其在四川盆地西部地区积累,使污染物浓度升高。【17题答案】【答案】(1)上游山区,水流速度快,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河流流出山区,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山前冲积平原。(2)盛行风沿地表裂隙持续侵蚀,在地表形成不规则的沟槽、垄脊;盛行风向与垄脊走向一致,迎风坡一侧风力侵蚀明显,坡度较陡(或背风坡一侧受风力侵蚀较弱,坡度较缓)。【18题答案】【答案】(1)特征:土壤中粉粒、黏粒比重大,多为壤土和黏土原因: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携带的泥沙颗粒小。(2)海水倒灌,使地下水盐度升高;受潮汐和海浪作用,海水侵入近岸陆地,海水下渗,土壤含盐量增加,加剧土壤盐碱化(3)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入排水沟,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和地下水位,防止盐分在土壤表层的重新积累;排水沟排水过程中,水流会带走一部分较小的黏土颗粒,孔隙度增加,改善土壤性质,通气性和透水性变好。【19题答案】【答案】(1)该时段,气温高,冰雪融化后出露的松散物质多;冰雪融水增加、短时间强降雨导致地表径流增大。(2)比通沟流域形成区沟谷宽阔(漏斗状),利于水源、松散物质的聚集;纵比降大(相对高差大),流速快;流通区沟道狭窄,易形成堵溃放大效应,增加泥石流的峰值流量。(3)利用遥感技术实时了解泥石流发生后堆积体的范围变化;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发出求救信号,并准确获取受灾人员的位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计算松散物质的数量,并准确分析泥石流范围的动态变化,设计受灾人员紧急撤离的合理路径等。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