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化学试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CCDBBCAD题号1112131415答案DDBAB1.C【详解】A.雾是一种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B.SO2有还原性还能抑制葡萄酒中某些细菌的生长,葡萄酒中常添加一定量的SO2用来抗氧化和杀菌,B项正确;C.《天工开物》中有“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其中涉及的有碳酸钙的分解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D.因为Fe2+极易被氧化,而维生素C具有较强还原性,可防止二价铁被氧化,琥珀酸亚铁缓释片与维生素C同服,可增强该药物的吸收,D项正确;答案选C。2.D【详解】A.CO2和N2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44,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4g/mol,A不正确;B.没有明确溶液体积,不能计算0.5mol/L的AlCl3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B错误;C.没有温度和压强条件,30mLNH3和60mLO2的物质的量关系不明,所含分子个数无法计算,C错误;D.相同质量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4:28,所含原子个数比为(44×2):(28×3)=22:21,D正确;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故选D。3.C【详解】A.Cl2与水反应Cl2+H2OHClO+HCl,盐酸为强酸,HClO具有漂白性,因此氯气遇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A说法正确;B.浸有淀粉-KI的试纸变蓝,发生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反应中氯气表现强氧化性,故B说法正确;C.氯气将Fe2+氧化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血红色Fe(SCN)3,该过程中体现氯气的强氧化性,故C说法错误;D.氯水中含有HClO,HClO具有漂白性,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体现氯水的漂白性,故D说法正确;答案为C。4.C【详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得失守恒定律,KI作还原剂失去电子,、HNO3、、作氧化剂得到电子,1mol得电子形成Cr3+得到6mole-,则可以产生3molI2;1molHNO3得电子形成NO,得到3mole-,可以产生1.5molI2;1mol得电子形成Mn2+得到5mole-,可以产生2.5molI2;1mol得电子形成I2,得到5mole-,可以产生2.5molI2,由于该反应还原产物是I2,还原产物的I2有0.5mol,故该反应总共产生3molI2,即得到I2由多到少的顺序为④=①>③>②,故C正确。5.D【详解】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还原性强于铜的铁会优先与硫酸铁溶液反应,所以在硫酸铁溶液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若硫酸铁溶液过量,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全部参加反应,不会有剩余;若硫酸铁溶液不足量,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可能都剩余,也可能是铁粉全部反应而铜粉有剩余,但不可能是铜粉全部反应而铁粉有剩余,故选D。6.B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分析】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漂白性、还原性、氧化性。实验时,湿润的pH试纸只变红色,不褪色;而鲜花、品红溶液;KMnO4溶液均褪色,Na2S溶液出现淡黄色S沉淀。SO2是有毒气体,最后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详解】A.挤压注射器的活塞,试管①中发生反应Na2SO3+H2SO4=Na2SO4+SO2↑+H2O,硫酸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只体现硫酸的酸性,故A正确;B.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实验时,湿润的pH试纸变红,但不褪色,故B错误;C.湿润的pH试纸变红证明SO2水溶液显酸性,Na2S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证明SO2具有氧化性,KMnO4溶液均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品红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故C正确;D.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又恢复红色,证明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可逆性,故D正确;选B。7.B【详解】A.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锰和硫酸:,故A正确;B.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B错误;C.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双氧水:2I-+2H++H2O2==I2+2H2O,故C正确;D.向铜粉中滴加稀硝酸产生气体:3Cu++8H+==3Cu2++2NO↑+4H2O,故D正确;故选B。8.C【详解】A.制取Fe(OH)3胶体应向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A项错误;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检验,应先加入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B项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后,可以形成红色喷泉,C项正确;D.氨气易溶于水,可用水吸收,但应用四氯化碳防倒吸,D项错误;答案选C。9.A【分析】根据N、S原子结构及形成的物质化合价,可知a是NH3,b是N2,c是NO,d是NO2,e是HNO3或硝酸盐;a'是H2S,b'是S,c'是SO2,d'是SO3,e'是亚硫酸或亚硫酸盐;f'是硫酸或硫酸盐,然后根据问题分析解答。【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H3,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A错误;B.a是NH3,c'是SO2,二者在溶液中发生反应可能形成(NH4)2SO3,也可能形成NH4HSO3,或者生成二者的混合物,B正确;C.d是NO2,NO2与H2O反应会产生HNO3;d'是SO3,SO3与H2O反应会产生H2SO4。H2SO4、HNO3都是强酸,C正确;D.在工业上制取H2SO4的一种途径,可以是S与O2反应产生SO2,SO2催化氧化产生SO3,SO3与H2O反应产生H2SO4,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10.D【详解】A.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抽动铜丝时,铜丝与硫酸不接触,反应停止,可通过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A项正确;B.该反应为,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表现了酸性和强氧化性,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项正确;C.SO2为酸性气体,具有污染性,可与碱发生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C项正确;D.铜与浓硫酸反应后①中溶液中混有剩余的浓硫酸,稀释时,应该将试管①中的溶液加入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水中,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得到蓝色硫酸铜溶液,不能直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水,因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会造成溶液四溅,发生危险,D项错误;答案选D。11.D【详解】A.NH4+、Cu2+都能与OH-反应,不能共存,A错误;B.SO23-、S2-都可以和H+反应,且酸性条件下可以二者可以发生归中反应,不能共存,B错误;C.Fe2+、NH4都能与OH-反应,不能共存;酸性条件下,Fe2+可被NO3-氧化不能共+存,C错误;D.、、Na+、与OH-及H+都不反应,可以共存,D正确;故选D。12.D【详解】A.过程Ⅰ、Ⅱ中,SO2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SO2均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B.根据图示过程Ⅱ中,二氧化硫被Fe3+氧化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4H+,故B正确;C.根据图示,SO2最终转化成,故C正确;D.Fe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Fe3+是中间产物,故D错误;答案选D。13.B【详解】A.在室温下浓硝酸遇Fe时,浓硝酸会将Fe表面氧化,而在Fe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阻止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看到产生NO2红棕色气体,A不符合题意;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二氧化硫水溶液具有还原性,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酸性KMnO4溶液能够将SO2氧化而使溶液紫色褪色,因此会看到溶液紫色褪色,B符合题意;C.FeSO4溶液具有还原性,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二者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FeCl3、Fe2(SO4)3,使溶液变为黄色,而不是溶液褪色,C不符合题意;D.由于酸性:HCl>H2SO3,所以将二氧化硫水溶液加入BaCl2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14.A【详解】溶液为无色溶液肯定不含Fe3+,向部分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振荡,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还原性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I-;由于被溴水氧化生成,则向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是否含有;向溶液加入少量溴水时,Br2被还原为Br-,向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时,引入了氯离子,则少量②的溶液滴入足量AgNO3溶液,有溴化银沉淀和氯化银沉淀生成,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综上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和,肯定不存在Fe3+,可能存在I-和,A项符合题意,答案选A。15.B【解析】混合气体100mL,通过浓硫酸洗气瓶气体减少了30mL,氨气被吸收,则氨气体积为30mL;剩余气体通过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生成的氧气与一氧化氮化合产生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再将该气体通入装满水的试管,最后无气体剩余,4NO+3O2+2H2O=4HNO3,由CO2产生的O2和NO应该按照3:4恰好完全反应才符合题意,故CO2:NO=6:4,最简比3:2(共70mL),那么CO2体积应为42mL,NO体积应为28mL,则原混合气体中NH3、NO、CO2气体的体积比为15∶14∶21。答案选B。II卷(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写正确没配平给1分,物质没写全0分)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6.(17分)(1)①赶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O2对实验的干扰(1分)②分液漏斗(1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分)2∶1(1分)③3NO2+H2O=2HNO3+NO(2分)④3mol·L-1稀硝酸(1分)(只写稀硝酸也给分)⑤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1分)(2)①0.13(2分)3∶7(2分)②或(2分)③448【分析】装置①中反应产生NO2,NO2进入装置②,和其中的水反应,得到NO。NO分别进入装有浓硝酸的装置④和装有稀硝酸的装置⑤。浓硝酸氧化NO为NO2,用NaOH吸收尾气。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用排水法收集NO尾气。【详解】(1)①装置中的氧气会氧化NO为NO2,,干扰实验的验证,故实验之前需通入一段时间,赶尽装置内的空气,排除氧气的干扰。②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装置①中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该反应中硝酸体现氧化性和酸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③装置②将NO2转化为NO,化学方程式为。④装置⑥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则装置④内溶液可氧化NO为NO2,装置④中为浓硝酸,NO2尾气用装置⑥中的NaOH溶液吸收。装置③中装有3mol/L稀硝酸,不能氧化NO,在装置⑤中用排水法收集NO。⑤NO通过稀硝酸溶液,若无红棕色气体产生,装置③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则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NO。NO通过浓硝酸溶液,若浓硝酸能氧化NO,则装置④中液面的上方会产生红棕色气体。(2)①2.56gCu的物质的量是2.56g÷64g/mol=0.04mol,生成硝酸铜0.04mol。NO2、NO的物质的量共为1.12L÷22.4L/mol=0.05mol,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NO2、NO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所以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0.04mol×2+0.05mol=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0.13mol;设混合气体NO2、N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则x+y=0.05,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x+3y=0.04×2,解得x=0.015、y=0.035,所以产生NO和NO2的体积比为3:7;②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钠,物质的量等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01aVmol,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05mol+0.001aVmol,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mol·L-1;③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则NO2、NO与氧气和水完全反应生成硝酸,由此可得出硝酸与铜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应等于氧气氧化NO2、NO生成硝酸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答案
2025-02-21
·
11页
·
173.5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