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政治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及考试科目在相应位置填涂。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一个朝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思想包容、艺术恢弘、民族融合。唐代的文化影响辐射亚洲,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唐代的诗歌、绘画、金银器等艺术成就至今仍被人们称颂。对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盛唐辉煌成就得益于其有领先于世界的生产力②唐朝的基本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③唐朝的上层建筑适应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④盛唐时期的农民阶级所受剥削压迫是历史上最轻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从基本矛盾的角度看,盛唐取得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得益于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①③符合题意。②: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②错误。④:盛唐时期,虽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阶级所受剥削压迫最轻。在盛唐时期,农民需要承担繁重的赋税和劳役,同时还要面对地主阶级的剥削。这些因素都使得农民阶级的生活负担沉重,④错误。故本题选B。2.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人员超过三千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是()第1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其自身内在矛盾决定的,是其无法克服的痼疾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并危害人民生活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生产过剩的产物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①说法正确。②:经济危机时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并危害人民生活,②说法正确。③: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不是其原因,③说法错误。④: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社会()①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②彻底实现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③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④为建立共产主义创造必要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题干信息“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说明了这里描绘的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将彻底实现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故①②符合题意。③: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社会,③错误。④:由于题干信息反映的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不能说共产主义社会为建立共产主义创造必要条件,④不选。故本题选A。4.1927—1937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的十年,在政局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在实业救国思想的指第2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导下,一大批民族企业兴起,一度给人们一种资本主义可以救中国发展中国的错觉,但是历史最终证明了资本主义这条路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是()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发展强大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②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且缺乏明确的救国纲领和方案④中国尚未实现国家统一,地方割据势力不允许资本主义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他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①正确。②:虽然民族资本主义经过一个发展的黄金十年,但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正确。③:“缺乏明确的救国纲领和方案”的说法错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该方案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③错误。④:当时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地方派系也多支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A。5.2024年9月9日,我们迎来了毛泽东逝世48周年的纪念日。岁月流转,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尊敬未有丝毫减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卓越贡献,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屹立于民族的记忆之中,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关于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他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②他始终是党、国家和人民的精神领袖和领导核心③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发展了毛泽东思想④他领导了中国有史以来最深刻最广泛的社会变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开创的。①不符合题意。②: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始终镌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但不能说“始终是”党、国家和人民的精神第3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领袖和领导核心,②排除。③④: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之后他领导了中国有史以来最深刻最广泛的社会变革,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6.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该改的坚定不移改,不该改的不改。这说明()①要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②改革开放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是并行不悖③改革开放是守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是创新④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习近平的讲话强调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这表明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有选择地进行,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也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这两者是并行不悖的,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主要讲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是守正,改革开放是创新,③错误。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④错误。故本题选A。7.2024年1-11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0.08亿人次,年度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40亿大关,创历史新高。“40亿”的背后,是铁路网络的日益完善、服务品质的持续提升以及技术创新的强力驱动。这()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②反映了新时代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③全方位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风貌④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0.08亿人次,年度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40亿大关,创历史新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①④符合第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题意。②:材料反映了我国铁路的成就及意义。材料不能揭示新时代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②不符合题意。③:题意只是反映了我国铁路网络的日益完善、服务品质的持续提升以及技术创新,据此不能说“全方位”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风貌,且我国还没有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8.2024年12月10日,习近平指出,经历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中国有充分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中国有充分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是因为中国()①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有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优势③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改变④为世界经济提供了驱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有充分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是因为中国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①正确。②: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内生动力。中国有充分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是因为中国有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优势,②正确。③: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③错误。④:为世界经济提供了驱动力与设问前提不构成因果关系,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9.2024年中央政府对国企改革的要求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主业,强化民生服务供给,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这说明()①国家战略是围绕国有企业的改革逐步展开的②国有企业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③国有企业是提升国有经济主体地位的关键因素④国有企业是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5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C【解析】【详解】①:2024年中央政府对国企改革的要求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这说明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围绕国家战略逐步展开的,①错误。②:2024年中央政府对国企改革的要求是: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这说明国有企业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②正确。③:公有制经济占主体,③错误。④:2024年中央政府对国企改革的要求强化民生服务供给,这说明国有企业是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④正确。故本题选C。10.2024年11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小微企业享受税费减免9461亿元,同比增长6.7%。国家减免小微企业税费()①旨在释放政策红利,扩大小微企业出口②旨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③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增强其活力④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稳就业、保民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②:国家减免小微企业税费旨在降低小微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是“扩大小微企业出口”,也不是“维护社会稳定”,①②不选。③④:小微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减免小微企业税费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增强其活力,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稳就业、保民生,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1.2024年11月28日,中央政府持续补贴40年,耗费数千亿资金的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给33.76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绿围脖”。这说明()①市场在该工程的建设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②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缺陷优化资源配置③要着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④政府实施环保政策,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6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C【解析】【详解】①:材料反映了宏观调控政策在防风固沙事业中的推动作用,未体现市场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②:中央政府持续补贴40年,耗费数千亿资金的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这说明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缺陷优化资源配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25-02-21
·
14页
·
3.6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