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十九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2月月考高三语文答案

2025-02-25 · 6页 · 389.5 K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2月月考语文答案1.(3分)C。C项以偏概全,依据原文材料二第2段,“生发出庄严、博大、宽广等新的情感”是《东方红》改编之后的艺术效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全部民歌改编之后的效果。2.(3分)A。A项依据材料一第3段,其原因首先是坚守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传统,然后才是赋予新的内容和形态。“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只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的具体说明。3.(3分)C。“明体达用”核心思想指向的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要求我们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并通过实践来丰富和发展理论。”C项由学“理”然后“知”,并且用“知”来践行“理”,正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A项主要是强调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控制别人;B项强调的“学”与“思”的关系;D项强调读书的重要性。4.(4分)①“经世致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等思想都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着严密的思辨性;②“经世致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等思想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创新,有着完整的思想体系。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5.(6分)①它能更好地处理非遗文化中变与不变的关系,让非遗文化在发展中顺应时代潮流;②它能守正创新,使非遗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焕发蓬勃生机;③它能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6.(3分)D。D项“表现了这个贪玩的小男孩对放羊生活的逃避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错误。没有逃避,通过第三段“把一串欢快的笑声撒在了空旷的草滩上”可知,只是儿童的天真爱玩。“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不能体现,在17段和最后一段的“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表现出次洛的懵懂、不谙世事。7.(3分)C。C项“始终选择从次洛这个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错误,文章20段和24段为年长男人和万玛的视角。8.(4分)①真实地刻画出次洛的懵懂天真,他既不知道古藏刀的历史价值,也不知道奥运金牌的意义;②表现外来事物对草原生活的冲击,引发读者的思考。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6分)示例一:合适。①从古藏刀到望远镜再到报纸,最后引出的“奥运消息”是小说情节的高潮,也是小说构思的核心。②小说写的虽是牧区生活,主题却是探究以“奥运消息”为代表的外面世界对草原的影响。③作为标题的“奥运消息”与小说的内容之间,巧妙地构成了大与小。远与近的关联,强化了艺术张力。示例二:不合适。①小说以次洛的生活为情节主干,“奥运消息”只是引起他生活变化的其中一个情节。②古藏刀、望远镜、报纸与“奥运消息”共同构成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揭示主题,仅用“奥运消息”作标题并不能涵盖所有。③小说开始和发展部分均与标题关系不大,不符合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QQABIQQAggCoAAIAAAhCUQHiCkMQkAGAAaoOwBAUIAABQANABAA=}#}10.选对一处给1分,选对三处给3分,多选不给分(3分)CEG。原文为:回纥遣叶护太子领四千骑助国讨贼,子仪与叶护宴狎修好,相与誓平国难,相得甚好。意思是:回纥派叶护太子率领四千骑兵助唐讨贼,子仪宴请叶护,共同立誓解救国难,相处得很融洽。评分建议:填涂正确一处得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11.(3分)D。A选项中“诣阙请罪”中的“阙”是朝廷的意思,《出师表》中“必能裨补阙漏”的“阙”通“缺”,是缺失的意思。B选项“绝我归路”的“绝”是断绝的意思;《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翻译为横渡。C选项中“不遑寝息”的“寝”与《六国论》中“然后得一夕安寝”中的“寝”都是休息的意思。D选项“位极人臣而众不疾”中的“疾”是嫉妒的意思,《劝学》中“声非加疾”是劲疾的意思。12.(3分)C。程元振认为子仪功高难以控制,不是“巧妙”地进行离间,而是使用“诡计”进行离间。13.(4分)(1)不久子仪入朝,肃宗派军队整理好队伍,到灞上迎接,肃宗慰劳子仪说。【评分参考】寻、戎容(名词活用为动词)、劳、“迎于灞上”倒装句式各1分。(4分)(2)(只要)有一纸诏书征召他,(他)没有不立即动身的,因此谗言诽谤无法流行。【评分参考】诏书一纸、就道、不行、由是各1分。14.(3分)(1)郭子仪智用回纥军大败敌军,朝廷赐予高官厚禄,彰显对郭子仪的充分信任。(2)程元振认为郭子仪功高难制,使用离间计后致使郭子仪被贬,但子仪谢恩后,代宗最终自责安抚他,彰显了对郭子仪的信任与尊重。【评分参考】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译文】材料一:郭子仪,是华州郑县人,身高六尺多,长得既漂亮又雄伟。最初考武举以高等成绩当上左卫长史,在外边多次充任军使。天宝十六年三月,安禄山死去,朝廷计划大行动,下诏召子仪回凤翔。五月,下诏叫子仪统率大军进取京城长安。子仪大军到达长安郊外潏水的西边,和贼将安太清、安守忠打了一仗,没打好,兵众溃散,器械都丢弃在清渠边上。子仪收合余众退保武功,自己去见肃宗请罪,要求降他的官职,肃宗只降他为尚书左仆射,其余一切职务照旧。九月,子仪跟随元帅广平王统帅藩汉兵马十五万进攻长安。回纥派叶护太子率领四千骑兵助唐讨贼,子仪宴请叶护,共同立誓解救国难,相处得很融洽。之后回纥出奇兵到叛军阵后夹攻,叛军崩溃。十月,安庆绪把十万叛军交付严庄开到陕州,与张通儒共同抵抗官军。子仪指挥大军在正面攻打,让回纥登山从敌阵背面袭击,在山里遇到伏击,多打了一会,官军稍稍退却,叛军分兵三千想来切断退路,官军军心动摇。子仪传令回纥赶快行动,回纥把伏兵杀尽,赶到叛军阵后,在满天黄尘中射了十几箭,叛军大惊,互相看着说:“回纥来了。”即时全线溃败,被斩杀的尸体遍满山泽。子仪因功加授司徒,封代国公,食邑一千户。不久子仪入朝,肃宗派军队整理好队伍,答案第2页,共6页{#{QQABIQQAggCoAAIAAAhCUQHiCkMQkAGAAaoOwBAUIAABQANABAA=}#}到灞上迎接,肃宗慰劳子仪说:“这虽是我的家国,其实全靠卿重新建造。”子仪叩头感谢。乾元二年三月,肃宗任命子仪为东都畿、山南东道、河南诸道行营元帅。大宦官鱼朝恩一向妒忌子仪的功劳,趁这次军队没有打好仗,在肃宗面前攻击子仪,不久子仪被召回京师。肃宗改派第二子赵王系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为副元帅,把陕州以东的军事交给李光弼以代替子仪。子仪的兵权虽失掉了,但仍忠心于王室,想到战乱还未平息,寝食不安。上元三年四月,代宗即位。宦官程元振弄权,自夸有拥立代宗之功,对老将们又顾忌,认为子仪功高难制,使用诡计进行离间,子仪被罢掉副元帅,加实封七百户,充任肃宗山陵使。子仪谢恩后,上表进献代宗前后赐给他的诏敕,并陈述自己的心迹……代宗下诏回答说:“朕不德不明,弄得大臣疑惧担忧,是朕的过错,朕感到很惭愧,请公不要再因此而有什么顾虑。”代宗在做广平王时和子仪共过患难,一起收复过东西两京,对他确实更为优待。德宗建中二年夏天,子仪病重。六月十四日逝世,时年八十五岁。德宗知道后大为悲痛,停止朝会五天。出殡时,德宗到安福门哭泣,百官陪同哭泣。赐谥号叫忠武,在代宗的庙庭里立位配飨。材料二:辛丑日,汾阳忠武王郭子仪去世。郭子仪身为大唐的上将,手握重兵,程元振、鱼朝恩等人用尽各种方法诬陷诽谤他;但只要皇帝一纸诏书征召,他无不当天就启程上路,因此那些谗言诽谤都无法得逞。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天下的安危几乎系于一身,他功勋卓著而君主从不怀疑,位极人臣而众人不嫉妒,即便生活穷奢极欲人们也不非议他,最终享年八十五岁而逝。他的将佐中官至高位、成为名臣的人很多。15.(3分)B。选项对“感激”一词理解望文生义,“……的感谢之意”表述错误,进而“直抒胸臆”亦错。综观全诗,耿夫子(都尉)“学剑”“骑马”“豪饮”,豪迈大气、英武非凡,正与“感奋激发”词义相应;故与我投缘,视我为知音。16.(6分)①“白马”“青草”,写友人即将远行,关合送别,照应题目;交代了分别的时间。②以马写人,白马翩翩,写出了耿都尉风度潇洒的形象特点。③以草写情,青草茂盛,喻两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为下文的宽慰之语作铺垫。17.(6分)(1)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3)示例: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示例: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18.(2分)(1)至关重要(举足轻重、不可或缺)(2)不尽相同评分标准:每答对一处给1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大体符合语境,可酌情给分。19.(3分)①应该用“负”。②“负作用”指反面作用,原文要表达的是不利作用,所以应该用“负”。③“副作用”是指用药物治病疗效之外的作用,不符合语境。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QQABIQQAggCoAAIAAAhCUQHiCkMQkAGAAaoOwBAUIAABQANABAA=}#}20.(4分)甲:都有利于各自生长的温度范围乙:有些植物会提前开花。评分标准:每写出一处给2分。超出字数,扣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1.(6分)②句,修改为: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④句,修改为:植物通过感知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⑥句,修改为: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大多数花在春天开。或者改为:这也是大多数花在春天开的原因。评分标准:正确指出序号,1分;修改正确,1分;注意:修改后必须呈现完整句子,否则不得分(严格按照高考评阅标准执行);共6分。22.(5分)水仙喜爱在春寒未褪时率先开花,玉兰在温度渐渐升高时开始吐蕊,牡丹须等到天气完全转暖后才“姗姗开迟”。评分标准:排比3分,逻辑合理2分。四、(60分)23.作文命题分析“松弛感”一词被《咬文嚼字》评选为2024年年度流行语。该作文需要围绕“松弛感的力量——允许一切发生的智慧”这一主题,阐述对松弛感的理解、感悟及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漫画材料中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松弛感不是摆烂。考生首先需要区别“松弛感”和“摆烂”两个概念,明确松弛感和摆烂两种态度的本质区别。松弛感是一种不急不躁、从容不迫、处变不惊、沉着淡定、开放包容、灵活自适的生活态度,而摆烂则是一种不思进取、自暴自弃、消极逃避、不作为的心态,这种心态往往任由事情向不好的方向发展。第一句话限定了写作立意的方向——充分肯定松弛感的意义和价值。第二句话“而是允许一切发生”,需要对“一切发生”进行阐释。一切发生可以是意外的惊喜和收获,更多的可能性、发展空间和机遇等,也可以是失败、力所不及、不够优秀、不够成功、生活的各种不确定性、不可控性等等,总之,“一切”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拥有了“松弛感”的心态,就会接纳以上种种本不愿接纳和无法接纳的事实,以一种更加健康包容的心态面对当今社会和生活的压力和挑战,更加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形成更加积极健康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也有利于形成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氛围。总之,第一句话需要考生辨析两个概念,第二句话需要考生阐释“一切发生”,在此基础上肯定“松弛感”的正面价值。阅卷标准建议45分起评,立意紧紧围绕着“松弛感”展开。一类文:60—51分(1)审题精准:分别落实材料中两句话的内涵:从反面阐释“不是”,辨析松弛感和摆烂两个概念;从正面阐释“而是”,“松弛感是让一切发生”,在此基础上,充分界定“松弛感”的内涵,挖掘“松弛感”的生活智慧给个人和对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和积极意义。(2)思想内容深刻:对观点的分析充分透彻、论证有层次、有深度、有力度;素材使用、答案第4页,共6页{#{QQABIQQAggCoAAIAAAhCUQHiCkMQkAGAAaoOwBAUIAABQANABAA=}#}名言引用规范、恰当,能有力证明观点。比如,对“松弛感”内涵的界定有深度,“一切发生”中“一切”一词的阐释应该包括比较丰富的内涵(参见审题分析),因为“一切”代表不止一种情况。此外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