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化学(广东卷)(全解全析)

2025-04-12 · 19页 · 2.1 M

2025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化学·全解全析(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Ca40Zr91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定窑烧制的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匀净,薄而坚硬,素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下列物质材质与之相同的是ABCD黄花梨四撞提盒女史箴图曾侯乙青铜编钟青花山水长形瓷枕【答案】D【解析】定州花瓷瓯的材质为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据此分析解题:A.黄花梨四撞提盒的材质为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A不合题意;B.女史箴图的材质为纸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不合题意;C.青铜是和或的合金,曾侯乙青铜编钟由合金材料制成,C不合题意;D.青花山水长形瓷枕的材质为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顺利会师,留下了一张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天服壳体使用的铝合金熔点比纯铝高B.航天服中的玻璃纤维与核心舱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的化学成分相同C.空间站使用的空间同位素电池238Pu和244Pu互为同位素D.航天飞船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答案】C【解析】A.合金熔点比纯金属低,A项错误;B.玻璃纤维的成分不是硅单质,太阳能电池板核心材料是Si,化学成分不相同,B项错误;C.空间站使用的空间同位素电池238Pu和244Pu互为同位素,C项正确;D.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人工合成的,自然界中并非广泛存在,D项错误;故选C。3.“为国育才,五育并举”,美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美随处可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环己烷呈现对称美,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B.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发光变色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碘封管受热产生紫色蒸气,破坏了非极性共价键D.向含甲基橙的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最终变为蓝色【答案】B【解析】A.环己烷中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形,6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A错误A错误;B.霓虹灯中充入惰性气体,在高压电场下电子被激发,然后在回到基态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被荧光粉吸收发出可见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是物理变化,B正确;C.碘晶体是分子晶体,受热易升华,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没有变化,C错误;D.甲基橙在盐酸中变红,D错误;故选B。4.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下列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稀释浓盐酸B.摇动C.反复摇匀D.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答案】B【解析】A.容量瓶不能作为容器进行溶液稀释,A错误;B.液体加入容量瓶后进行震荡操作,B正确;C.容量瓶摇匀过程中一手是指顶住瓶塞,另一手托着容量瓶底,反复摇匀,C错误;D.该装置缺少玻璃搅拌器,D错误;答案选B。5.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交警检查酒驾检测仪中橙红色的与乙醇反应变为蓝绿色的B理发师给客人烫发烫发药水能使头发中的二硫键(-S-S-)发生断裂和重组C园丁给树干涂石灰水碱能使蛋白质变性D舞台师给舞台造“烟雾”缭绕与水反应可生成碳酸【答案】D【解析】A.交警检查酒驾,乙醇具有还原性,检测仪中橙红色的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发生颜色的变化,A正确;B.发型的形成与头发角蛋白中的二硫键的断裂和重组有关,烫发药水能使头发中的二硫键(-S-S-)发生断裂和重组,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正确;C.园丁给树干涂石灰水,是因为氢氧化钙溶液碱性,能使蛋白质变性防止树干被害虫病菌所啃食伤害,C正确;D.舞台师给舞台造“烟雾”缭绕,其原理为干冰升华,D错误;故选D。6.下图所示化合物是合成有机发光材料的原料之一。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形式均为杂化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溶液褪色C.加热时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D.该化合物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答案】D【解析】A.分子中碳原子均为苯环碳原子或者双键碳原子,杂化轨道形式均为杂化,A正确;B.分子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溶液褪色,B正确;C.分子含有醛基,加热时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C正确;D.分子中的苯环、醛基、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该化合物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故选D。7.城镇地面下埋有纵横交错的金属管道,在潮湿的土壤中易腐蚀。为了防止这类腐蚀的发生,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铁输水管作为负极B.金属镁是作为牺牲阳极材料C.该装置只有一条电线,没有构成闭合回路D.这种防腐蚀的方法称为外加电流法【答案】B【分析】钢铁输水管与镁块相连形成原电池,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钢铁输水管作正极,受到保护。【解析】A.该方法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其中镁作为负极,钢铁输水管是正极,A错误;B.金属镁是作为牺牲阳极材料,B正确;C.该装置接地,故已经构成了闭合回路,C错误;D.这种方法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错误;故选B。8.今年五一假期,红树林湿地公园游持续成为热点。红树林沉积物中微生物驱动的硫循环过程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硫单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C.SO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D.海洋中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SO【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①中硫单质部分转化为HS-或S2-,部分转化为SO,S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所以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②中,铁元素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2价,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1,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SO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4+=4,中心原子为sp3杂化,且没有孤电子对,所以SO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故C正确;D.由图可知,海洋中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SO,以SO形式被植物吸收,故D正确;故选:B。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b中现象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a中反应b中检测试剂及现象A浓HNO₃分解生成NO₂淀粉-KI溶液变蓝B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生成乙烯溴水褪色C浓NaOH与NH4Cl溶液生成NH3石蕊溶液变红D木炭与浓H2SO4生成CO2澄清石灰水浑浊【答案】B【解析】A.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可能是挥发出来的HNO3将KI氧化成碘从而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无法证明一定生成了NO2,A错误;B.溴水褪色,结合A中的物质可知,是溴乙烷在NaOH的醇溶液中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B正确;C.石蕊溶液变红说明通入的气体为酸性气体,而浓NaOH与氯化铵反应生成的氨气为碱性气体,石蕊溶液应该变蓝,C错误;D.木炭与浓硫酸反应会生成SO2,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一定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D错误;故答案选B。10.氮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在生物体内有极大作用。部分含N物质的分类及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a→b属于氮的固定B.d可用作制冷剂C.能与反应生成f的物质只有cD.f的浓溶液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答案】C【分析】结合化合价可知,a为N2,b为NO,c为NO2,d为NH3,f为HNO3。【解析】A.由N2→NO,N元素由单质状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A不符合题意;B.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B不符合题意;C.NO2、N2O5均能与水反应生成HNO3,C符合题意;D.浓HNO3见光易分解,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脱酸素剂(脱氧剂)常用于月饼保鲜,其主要成分是铁粉、活性炭和食品级硅胶,硅胶常用和稀盐酸制备。脱酸素剂脱氧原理:。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孤电子对数目为B.盐酸中数目为C.脱氧反应中,每消耗,转移电子数目为D.溶液中数目为【答案】A【解析】A.一个水分子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2,则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故A正确;B.盐酸溶液中的还包含水电电离出来的,所以盐酸中数目大于,故B错误;C.反应不一定实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的,无法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为弱酸酸根离子,存在水解反应,溶液中数目小于,故D错误;故选A。12.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往轮船外壳镶嵌Zn块可防腐蚀Zn的金属性强于FeB装有的密闭烧瓶冷却后颜色变浅转化为的反应吸热C丙三醇用于配制化妆品丙三醇能与高级脂肪酸反应生成脂D溶液导电性比同浓度醋酸强溶液的比醋酸的高【答案】A【解析】A.锌、铁、海水形成的原电池中,Zn的金属活泼性强于Fe,则Zn作负极、Fe作正极,正极Fe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而被保护,,故A符合题意;B.装有的密闭烧瓶冷却后颜色变浅,降低温度,平衡向生成方向移动,则转化为的反应为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丙三醇具有良好的保水保湿性能,用于配制化妆品,与生成酯没有因果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溶液导电性比同浓度醋酸强,氯化钠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导电性强弱与溶液的比醋酸的高无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13.将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滴入具支试管中生成Cl2,将Cl2通入后续的玻璃弯管中,进行如下图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X为MnO2B.a处花瓣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C.加热b处,可见白烟,Na与Cl2反应是吸热反应D.d处玻璃管膨大处起防止液体冲出的作用【答案】D【解析】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需要加热,A错误;B.a处花瓣褪色,鲜花花瓣中有水分,不能说明Cl2具有漂白性,B错误;C.加热b处,可见白烟,Na与Cl2反应是放热反应,C错误;D.d处玻璃管膨大处起缓冲,防止液体冲出的作用,D正确;故选D。14.乙烯水合法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如下,能量与反应进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①步反应是吸热反应,第②③步反应是放热反应B.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C.第①步反应过程中,只有碳碳键断裂和碳氢键形成D.第③步的反应为【答案】C【解析】A.根据图中信息第①步反应是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第①步是吸热反应,同理得到第②③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第①步反应的活化能最大,因此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故B正确;C.第①步反应过程中,只有碳碳键断裂和碳氢键形成,还有氧氢键的断裂,故C错误;D.根据图中信息得到第③步的反应为+H2O+H3O+,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1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等于W原子次外层电子数,W与X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Y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下,ZX2可与W2YX3反应B.X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X小的元素有5种C.简单氢化物的键角:Y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