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化学(福建卷)(全解全析)

2025-04-12 · 18页 · 1.5 M

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化学·全解全析(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l—35.5Sn—119Cs—133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经十年传承积淀,形成精湛的东阿阿胶传统工艺,包括洗皮、泡皮、晾皮、刮毛、铡皮、化皮、打沫、除渣、浓缩、挂旗、凝胶、切胶等工序。下列工序与化学实验中的原理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选项ABCD工序化学实验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化皮指的是将皮煮化,与实验中的加热溶解原理类似,A项不符合题意;B.除渣指的是用过滤方法将不溶性物质除掉,与实验中的过滤原理类似,B项不符合题意;C.挂旗指的是熬制过程中达到挂旗的状态,用勺子舀起来非常黏稠,与实验中的蒸发浓缩原理类似,C项不符合题意;D.凝胶指的是阿胶冷却凝固的过程,与实验中的渗析原理无关,D项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次氯酸钠的电子式:B.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为C.分子中共价键电子云轮廓图:D.的名称:2-甲基丁酸【答案】A【详解】A.次氯酸钠为离子化合物,阴离子中氧原子与氯原子共用一对电子,所以其电子式为,故A正确;B.四氯化碳分子中,Cl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半径,其空间填充模型为,故B错误;C.氯气分子中氯原子与氯原子形成p-pσ键,其共价键电子云轮廓图为,故C错误;D.的名称为3-甲基丁酸,故D错误;故答案为:A。3.某有机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光该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存在顺反异构体 B.可与发生显色反应C.1mol该有机物最多与4molNaOH反应 D.与足量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含有6个手性碳原子【答案】C【详解】A.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连有两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就有顺反异构体,由结构可知,该化合物存在顺反异构,A正确;B.该物质含有酚羟基,可与发生显色反应,B正确;C.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以与NaOH反应,酰胺基、酯基水解后生成的羧基也可以与NaOH反应,原结构还有1个羧基,知己水解后还有一个酚羟基,1mol该有机物最多与6molNaOH反应,C错误;D.与足量加成后的产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含有6个手性碳原子,D正确;故选D。4.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ol由、组成的混合物中共价键的数目为B.1.6g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C.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中子总数为D.的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答案】B【详解】A.0.5mol由CFCl3的共价键为2mol、0.5molCFCl2共价键的数目为1.5mol,则混合物中共价键的数目不为2NA,A错误;B.1.6g由O2和O3的最简式相同为O,即氧原子为0.1mol,则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1NA,B正确;C.标准状况下,1.12L18O3物质的量为0.05mol,中子总数为0.05,C错误;D.CFCl3的中心原子C无孤电子对数,D错误;故选B。5.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化合物,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X、Y、Z和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Z>W>X>Y B.第一电离能:X>YC.X、Z、W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在右上图中HXX的键角小于180°【答案】C【分析】X、Y、Z和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化合物结构中Y能形成2个共价键、Z能形成6个共价键,二者处于ⅥA族,可知Y为O元素、Z为S元素;W的原子序数大于硫,则W为Cl元素;X能形成3个共价键且原子序数小于(氧),则X为N元素,据此分析解题。【详解】由分析可知,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A.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一般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r(S)>r(Cl)>r(N)>r(O),A正确;B.N元素原子2p轨道为半满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O元素,B正确;C.选项中没有指明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SO2的水化物H2SO3是弱酸,C错误;D.连接氢原子的N原子还有1对孤电子对,其价层电子对数为1+2=3,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则中HXX的键角小于180°,D正确;故答案为C。6.第四周期过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重要作用。黄铜()用溶液浸泡后生成单质硫,所得溶液可用于制取纳米,能与酸发生反应。可用于低温下催化氧化HCHO:。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由、、和反应制备的配合物可应用于的鉴定。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与稀硫酸反应:B.溶液和反应:C.与足量盐酸反应:D.制备的反应:【答案】B【详解】A.与稀硫酸发生歧化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B.溶液和反应,生成Fe2+和单质S,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C.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故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l2和Co2+,化学方程式为:,故C错误;D.制备时的离子方程式,醋酸要保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答案选B。7.下列实验方法及所选仪器(其他材质仪器任选)均正确的是A.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溴水,然后过滤,仪器为①⑦⑨B.分离和的混合液体,可用分液法,仪器为⑦⑧C.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通过滴定法测定某未知浓度的溶液的浓度,仪器为④⑥D.蒸馏法淡化海水,仪器为②③⑤⑥【答案】C【详解】A.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难溶于水,易溶于苯,不能过滤除去,故A错误;B.易溶于,不分层,无法分液,故B错误;C.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为酸性强氧化试剂,应用酸式滴定管,待测液放置于锥形瓶中,故C正确;D.蒸馏应用直形冷凝管,且缺一个牛角管,故D错误;故选C。8.最新研究发现,金属钙可代替金属锂用于电化学驱动将N2还原为NH3.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解质溶液由Ca(BH4)2和少量C2H5OH溶于有机溶剂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式为:H2-2e-=2H+B.过程Ⅱ生成NH3的离子方程式:3Ca+N2+6C2H5OH=2NH3↑+3Ca2++6C2H5O-C.理论上电解一段时间后C2H5OH浓度基本不变D.推测用H2O代替C2H5OH更有利于生成NH3【答案】D【详解】A.由图知,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H+,A正确;B.由图知过程Ⅱ生成NH3的离子方程式:3Ca+N2+6C2H5OH=2NH3↑+3Ca2++6C2H5O-,B正确;C.由图知,过程Ⅰ的反应式为C2H5O-+H+=C2H5OH,过程Ⅱ消耗C2H5OH,故理论上电解一段时间后C2H5OH浓度基本不变,C正确;D.由于NH3易溶于水,故用H2O代替C2H5OH不利于生成NH3,D错误;故选D。9.由CO2合成环状碳酸酯的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过程中涉及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B.根据杂化轨道理论,上述转化过程中的含碳化合物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和sp3C.化合物1的阳离子体积大,所含离子键较弱,其常温下可能为液态D.可按照该反应机理与CO2反应生成【答案】B【详解】A.转化过程中涉及碳氧极性键的断裂,碳溴极性键的形成,A正确;B.根据杂化轨道理论,上述转化过程中的含碳化合物中饱和碳原子为sp3杂化,酯基碳为sp2杂化,二氧化碳中碳为sp杂化,B错误;C.化合物1的阳离子为有机阳离子,其体积大,所含离子键较弱,其常温下可能为液态,C正确;  D.由历程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和环氧烷中氧结合形成环状碳酸酯,则可按照该反应机理与CO2反应生成,D正确;故选B。10.用溶液滴定25mL溶液,加入的碳酸氢钠溶液体积与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时溶液中无沉淀,之后出现白色浑浊且逐渐增多,当滴加的溶液体积为25.00mL时,溶液的pH稳定在7.20左右。假设整个滴定过程中不发生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已知:,A.点的混合溶液:B.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减小C.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D.点的混合溶液:【答案】A【分析】a点,4.54mL0.5mol/LNaHCO3溶液与25mL0.25mol/LCaCl2溶液混合,不发生化学反应,溶液pH为8.02,b点溶液的pH=7.20,则含有NaCl、H2CO3、NaHCO3,此过程发生反应出现白色浑浊,且无气体放出,反应为。【详解】A.a点溶液存在电荷守恒,元素质量守恒,二者相减得到,因为a点显碱性,,,A错误;B.a→b的过程中,溶液的pH由8.02减小到7.20,则的水解程度不断减小,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减小,B正确;C.根据题干中信息,有白色浑浊生成且全程无气体生成,得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正确;D.b点的混合溶液,,,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11.(14分)以辉铋矿(主要成分为,含、、杂质)为原料制备铝酸铋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部分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表:难溶物(不溶于氨水)(1)铋与氮同主族,则铋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填“s”“p”“d”或“ds”)区。(2)已知“滤渣1”中含有S单质,写出“浸取”时生成S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还原”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碱溶”步骤中加入的目的是。(4)常温下,“沉淀”前,若“滤液”中Cu浓度为0.005,浓度为0.01,则“沉淀”时调pH的最大值应小于。[已知:当某离子浓度小于或等于时,认为该离子已完全沉淀,;不溶于氨水](5)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某团队将掺杂(晶胞结构为a)获得空位有序型双钙钛矿纳米晶体(晶胞结构为b),过程如图所示。若a和b的晶胞参数均为xnm,晶胞a中的的配位数为,晶胞b中两个最近的的距离为nm,晶体b的密度为(写计算式即可)。【答案】(1)p(1分)(2)(2分)(3)(2分)将转化为可溶性的,不与氨水反应,从而过滤除去(2分)(4)7.3(2分)(5)8(1分)(2分)(2分)【分析】辉铋矿中加入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浸取时,金属硫化物转化为硫和可溶性金属氯化物,二氧化硅与混合溶液不反应,过滤得到含有硫、二氧化硅的滤渣,得到滤液中加入铋,将溶液中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过滤得到滤液;调节滤液的pH,将铋离子、铜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铋、氢氧化铜沉淀,过滤得到含有亚铁离子的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氨水,将氢氧化铜转化为四氨合铜离子,过滤得到含有四氨合铜离子的滤液和氢氧化铋沉淀;氢氧化铋溶于稀硝酸得到硝酸铋溶液,硝酸铋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反应制得铝酸铋。【详解】(1)铋元素与氮元素同主族,则铋元素位于元素ⅤA族,为p区元素;(2)辉铋矿主要成分为,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将负二价硫氧化为为硫单质,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离子,结合电子守恒可知,反应为:;(3)由分析可知,“还原”时,加入铋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铋被氧化为铋离子,故“还原”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得到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铋、氢氧化铜,“碱溶”步骤中加入可以将转化为可溶性的,不与氨水反应,从而过滤除去,分离出沉淀;(4)由分析可知,“沉淀”时调pH使得铋离子、铜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铋、氢氧化铜沉淀,而亚铁离子不能转化为沉淀,由溶度积可知,当亚铁离子开始沉淀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pOH=6.7,pH为7.3,则“沉淀”时调pH的最大值应小于7.3;(5)由图可知,晶胞a中以面心为例,其上下层各有4个Cs+,则的配位数为8;由图可知,晶胞b中两个最近的的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般,为nm;据“均摊法”,晶胞b中含个、个、8个Cs+,则晶体密度为。12.(16分)硫代乙醇酸()可用作毛毯整理剂及冷烫液的原料,工业上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