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江苏卷)(考试版A4)

2025-04-12 · 14页 · 1.9 M

2025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江苏卷)生物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2023年9月21日下午15时45分,遨游太空五个月的799粒水稻太空种子搭乘神州十六号飞船返回地球并被移交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意味着太空种子育种实验在该校正式成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种子在萌发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高于休眠时B.在太空中植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航天员体内若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D.植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2.研究发现,细胞可以通过回收机制使细胞器的驻留蛋白质返回到正常驻留部位。驻留在内质网的可溶性蛋白的羧基端有一段特殊的氨基酸序列称为KDEL序列,如果该蛋白被意外地包装进入转运膜泡,就会从内质网逃逸到高尔基体,此时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KDEL受体就会识别并结合KDEL序列将他们回收到内质网,KDEL信号序列和受体的亲和力受pH高低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PⅠ、COPⅡ和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囊上均有识别与结合KDEL信号序列的受体B.低pH能促进KDEL序列与受体蛋白的结合,高pH有利于其从受体蛋白上释放C.如果内质网的某一蛋白质缺乏KDEL序列,那么该蛋白质将不能返回内质网,而有可能被分泌到细胞外D.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合成、加工、运输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3.在植物体内,酸性磷酸酶(一种水解酶)主要累积在液泡中。在磷饥饿条件下,液泡中的酸性磷酸酶可作用于细胞内不同的有机磷化合物,将水解得到的磷酸基团供植物细胞重新利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酸性磷酸酶水解产生的Pi可以抑制大多数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液泡为单层膜的细胞器,其主要成分是水解酶B.酸性磷酸酶可水解RNA、蛋白质等有机物C.酸性磷酸酶的水解反应存在负反馈调节D.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可以调节细胞外的环境4.下图所示为某基因表达的过程示意图,①~⑦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Ⅰ和Ⅱ代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的③表示为RNA聚合酶,①链的左末端为3′-端B.过程Ⅱ中RNA结合多个⑤,利于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C.除碱基T和U不同外,②④链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D.该图示可以表示人的垂体细胞中生长激素基因表达的过程5.研究发现,某昆虫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XO(缺少Y染色体)为雄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雌雄同体B.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是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结果C.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来判断该昆虫的性别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不变B.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强C.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D.隔离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必要条件7.荨麻疹是一种血管皮肤过敏反应,典型表现为发痒的水疱暴发,水疱为边界清晰、中心苍白、光滑、轻度高出皮面的红斑,此反应是由局部组胺或过敏反应引起的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引起的。下图是荨麻疹发病过程中产生瘙痒的机制,HRI为某感受器,其余字母代表物质、细胞或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是辅助性T细胞,I为细胞因子,c为记忆B细胞B.首次接触过敏原机体产生的IgE数量较少,不会引起荨麻疹C.再次接触过敏原后,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瘙痒属于非条件反射D.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8.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下列有关自主神经系统的相关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B.交感神经兴奋时,导致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支气管舒张C.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不利于食物消化D.当血糖含量降低时,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上升,此调节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9.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过程与跨膜激酶蛋白(TMK)密切相关。AHA蛋白是植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质子泵,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研究发现,生长素可以诱导TMK蛋白和AHA蛋白在细胞膜上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体,激活AHA蛋白的活性,导致细胞内大量质子外流,从而引起细胞壁酸性化和细胞伸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B.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C.当下调伸长区细胞的TMK蛋白表达水平时,会增强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D.生长素导致细胞内大量质子外流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10.科研人员分析了自由放牧和围封10年的科尔沁沙化草地的植物群落演替,发现放牧草地植物种类仅剩12种,而围封草地为21种,植物的物种数增加了40%;放牧草地处于一年生杂草和差巴嘎蒿的沙地退化演替阶段,围封草地处于达鸟里胡枝子、一年生禾本科和一年生杂草的沙地恢复演替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围封导致草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类群得到了改善B.可在土壤水分较多的地带随机选取样方调查草地某种牧草种群密度C.自由放牧可导致草地营养结构简单化,抵抗力稳定性减弱D.草地群落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11.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赤松茸接种在用秸秆加工成的栽培基料上,推测其属于分解者B.该模式遵循了循环原理,减少了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C.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实现能量循环利用D.该模式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12.线粒体置换技术是将母亲携带突变线粒体的卵子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健康线粒体捐赠者卵胞浆中获得的重构卵母细胞,与携带者丈夫的精子进行受精,从而获得重构胚胎的技术,由重构胚胎发育而来的就是三亲婴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培育三亲婴儿的过程中运用了核移植技术,但不属于无性繁殖B.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是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C.为获得较多的卵母细胞,可对捐献者和母亲注射性激素D.卵母细胞捐献者携带的白化病基因不会遗传给三亲婴儿13.塑化剂(DEHP,化学式为(C24H38O4)可提高塑料制品的性能,在生产上被广泛使用。但残留于土壤、水源里的DEHP不易被降解,属于2B类致癌物。我国科研工作者已从土壤中成功筛选出可降解DEHP的降解菌,如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筛选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前固体培养基和摇瓶内的培养基需高温灭菌以防杂菌污染,但土壤样品不能灭菌处理B.图中虚线框培养瓶中的培养基属于液体选择培养基,DEHP应为唯一碳源C.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DEHP含量高的培养液进行接种以进一步扩增目的菌D.若筛选出的目的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对其扩大培养易选用液体培养基,温度宜控制在30~37℃范围14.下列有关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依据色素可溶解在层析液中B.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变为灰绿色C.在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观察三次细胞形态D.显微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可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5.下图表示动物细胞生命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生物的①过程的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B.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于射线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使细胞无限增殖,发生癌变C.③过程中细胞含水量减少,酶活性均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的体积变小D.④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可称为细胞坏死16.S品系家蚕是人工构建的家蚕品系,构建过程如下图。图中a、b为隐性致死基因,呈连锁状态的基因间无互换。Os基因控制油蚕,蚕体透明,可用于家蚕的筛选。S品系家蚕可作种蚕和普通蚕(非油蚕)杂交,用于家蚕的制种。通常,雄蚕食桑叶少且蚕丝质量好,因而蚕农喜欢只养雄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建S品系家蚕过程中只发生了基因突变 B.S品系家蚕的基因型有3种C.S品系雄蚕作种蚕时,子代全为雄蚕 D.S品系雌蚕作种蚕时,子代应去除油蚕17.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75.2%,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高等植物659种,有以狍子为主的兽类25种,有鸟类88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狍子等兽类往往捕食个体数量比较少的物种B.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生物间的共同进化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中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D.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能调节区域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8.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PRRSV病毒引发的传染病,为诊断和治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科学家制备出抗PRRSV-GP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小鼠血清中出现抗GP3蛋白抗体,则说明小鼠发生了相应的体液免疫B.①过程中可通过PEG融合法、电融合法诱导细胞甲和sp20细胞融合C.第2次筛选无需克隆培养细胞丙,可直接通过抗体检验筛选出细胞丁D.细胞丁扩大培养后得到的抗体是一群识别不同抗原的抗体混合物三、非选择题:共5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60分。19.(12分)强光会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造成损伤。科研人员对绿色植物光暗转换中的适应机制开展系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测定绿色植物在由暗到亮环境中,CO2吸收速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未开始光照时,CO2吸收速率低于O2,这是由于植物细胞进行释放CO2的结果。0.5min后,CO2吸收速率才迅速升高,说明此时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才被激活。光照2min后密闭容器中CO2浓度保持稳定,此时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如果此时改用含CO2的空气(CO2浓度不变)培养,预期植物细胞中放射性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趋势是(2分)。(2)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测了上述时间段中光反应相对速率和热能散失比例(叶绿体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光反应捕获光能的比例),结果如下图。结合CO2吸收速率变化过程推测,0~0.5min之间,光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是。请从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0~0.5min之间,图中热能散失比例变化的生物学意义:(2分)。(3)科研人员发现植物细胞内的呼吸链中存在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交替呼吸途径对植物抵抗强光等逆境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下图表示eATP与呼吸链对光合作用相关反应的影响,其中iATP为细胞内ATP,eATP为细胞外ATP。强光环境下,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转移出叶绿体,并最终在线粒体中将其中的能量转化为,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据图分析,推测在此过程中,eATP的作用可能是(2分)。20.(10分)糖尿病的治疗是现代医学仍未很好解决的难题。研究人员通过多种实验试图找到治疗或减轻糖尿病患者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