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重庆卷)(全解全析)

2025-04-12 · 20页 · 2.8 M

绝密★启用前2025高考考前押题密卷重庆卷】生物(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中国科学家首次解析了几丁质合成酶的结构并阐明了几丁质合成的过程,模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温会破坏几丁质合成酶的空间结构B.几丁质是由多个单糖构成的多糖物质C.细胞核是真菌合成几丁质的控制中心D.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将几丁质运到胞外【答案】D【详解】A、几丁质合成酶的本质为蛋白质,高温会破坏几丁质合成酶的空间结构,A正确;B、几丁质是由多个单糖构成的多糖物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真菌的细胞壁中,B正确;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因此细胞核是真菌合成几丁质的控制中心,C正确;D、据图可知,几丁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膜上进行的,因此几丁质运到胞外的过程没有跨膜运输,而主动运输是一种跨膜运输方式,D错误。2.内生真菌生活在植物体内,植物为内生真菌提供光合产物和矿物质,内生真菌呼吸产生的CO2可供植物利用。在恒定光照强度下,研究人员测定了土壤不同N元素含量及有无内生真菌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土壤含N量及CO2浓度都是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B.内生真菌呼吸产生的CO2可进入植物叶绿体基质参与暗反应C.图中A点制约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在土壤高N含量下内生真菌可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答案】C【详解】A、土壤含N量及CO2浓度都是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其中土壤含N量的差异会影响光合速率,CO2浓度也会影响暗反应,进而影响光合速率,A正确;B、内生真菌呼吸会产生CO2,CO2进入植物叶绿体基质参与暗反应,B正确;C、该实验在恒定光照强度下进行,图中A点制约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C错误;D、据图可知,在土壤高N含量下内生真菌可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D正确。3.气孔是水分和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通道,由叶片表皮上的保卫细胞环绕而成。保卫细胞失水会导致气孔关闭,吸水会导致气孔开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气孔开放的原因是保卫细胞外侧壁的伸缩性大于内侧壁B.图乙气孔关闭至保卫细胞液泡体积不变时,仍可能发生渗透作用C.当气孔开启足够大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仍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当光照逐渐增强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内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可导致气孔开放【答案】C【详解】A、图甲气孔开放的原因是保卫细胞吸水,细胞壁向外伸展,保卫细胞外壁的伸缩性大于内侧壁,A正确;B、图乙气孔关闭至保卫细胞液泡体积不变时保卫细胞与外界溶液仍存在浓度差,仍可能发生渗透作用,B正确;C、当气孔开启足够大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D、当光照逐渐增强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内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细胞液浓度增大,吸水能力增强,可导致气孔开放,D正确。4.研究发现,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时,LC3-Ⅰ蛋白形成LC3-Ⅱ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科研人员选取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训练一段时间后,检测大鼠腓肠肌细胞LC3-Ⅰ蛋白和LC3-Ⅱ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B.LC3-Ⅱ/LC3-Ⅰ比值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增大C.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D.运动可以抑制大鼠腓肠肌细胞的线粒体自噬【答案】D【详解】A、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A正确;B、根据柱形图分析,运动强度增大,LC3-Ⅰ蛋白被修饰形成LC3-Ⅱ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增大,B正确;C、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C正确;D、运动LC3-Ⅱ蛋白增加,可以促进大鼠细胞的线粒体自噬,D错误。5.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b控制蓝色。基因Ⅰ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ii个体为白色花。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的个体分别表现为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利用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合品系,进行杂交试验:杂交组合亲本F₁表型F₂表型及比例一甲乙靛蓝色白色紫红色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二乙丙白色红色紫红色紫红色:红色:白色=9: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该植物花色的3对等位基因之间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通过测交不能确定杂交组合二的F2中某白色植株的基因型C.所有F2的紫红色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9D.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有4种【答案】B【详解】A、题意分析,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基因型为aaB_I_表现为红色,____ii表现为白色。杂交组合一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为9∶3∶3∶1的变式,说明相关的两对等位基因(B/b、I/i)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理根据乙、丙杂交结果,也说明相关的两对等位基因(A/a、I/i)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但三对基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无从得知,A错误;B、根据F2中性状表现确定亲本甲、乙和丙的基因型依次为AAbbII、AABBii,aaBBII,杂交组合二的F2中某白色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__BBii,测交是与隐性个体(ii)杂交,测交后仍为白花,无法判定F2白色植株的基因型,B正确;C、甲×乙杂交组合中F2的紫红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Ii:AABBIi:AABbII:AABBII=4:2:2:1。乙×丙杂交组合中F2的紫红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Ii:AaBBII:AaBBIi:AABBII=4:2:2:1。其中Ii:II=2:1,II自交不会产生白花,Ii自交后代有1/4是白花,因此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2/3×1/4=1/6,C错误;D、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亲本为(____Ii),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种(3×3),D错误。6.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mRNA甲基化的位点集中在mRNA的5′端,称5′帽子(5′cap),可使mRNA免受抗病毒免疫机制的破坏;3′端有一个含100~200个A的特殊结构,称polyA尾,但对应基因的尾部却没有T串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RNA的5′端甲基化会导致翻译产物的分子质量增加B.polyA尾不是对应基因直接转录形成的C.据图可知,翻译从mRNA的3′端开始D.当终止密码子与相应的反密码子结合时,翻译过程终止【答案】B【详解】A、mRNA的5′端甲基化后的碱基序列不会被翻译形成氨基酸,因此不会导致翻译产物的分子质量增加,A错误;B、根据对应基因的尾部没有T串序列,而在mRNA的3′端有一个含100~200个A的特殊结构,因此可说明polyA尾不是对应基因直接转录形成的,B正确;C、根据图中肽链的长短可知,翻译从mRNA的5′端开始,C错误;D、终止密码子一般不对应氨基酸,因此没有反密码子与之对应,D错误。7.60Co辐射可使部分花粉活力降低,通过受精过程可诱导卵细胞发育成单倍体幼胚。科研人员利用此原理,通过下图所示操作培养西葫芦优良品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雌花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B.经②得到的部分幼苗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与④获得的品种相同C.④处理可在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③应挑选幼苗中叶片大、茎秆粗壮的个体即为单倍体【答案】D【详解】A、雌花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落在雌蕊的柱状上完成受精而影响实验的结果,A正确;B、②是体细胞发育成幼苗,幼苗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④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与体细胞相同,B正确;C、④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单倍体幼苗,在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D、由于突变的花粉可能只是一部分,所以在离体培养的幼胚发育得到的植株中有些并不是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植株,所以最后还需要进行对培育植株进行形态上的筛选,一般是根据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的特点进行选择,D错误。8.茶树在3000万年前曾发生全基因组重复事件(WGD),WGD后的植株通过保留、丢失和修饰基因等途径,快速重建二倍体遗传。下图为我国科学家对现存茶树基因组甲基化数据进行检测的部分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据图1可知,碱基序列的高度甲基化使基因的转录水平下调B.据图2可知,低温胁迫可使茶树植株的抗冻能力增强C.全基因组重复的最可能原因是茶树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D.WGD的发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遗传材料【答案】A【详解】A、由图1可知,外显子的甲基化程度增大,基因表达水平也增加,碱基序列的高度甲基化使基因的转录水平上调,A错误;B、由图2可知,低温胁迫时长增加,抗冻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降低,抗冻基因表达水平上升,低温胁迫可使茶树植株的抗冻能力增强,B正确;C、全基因组重复事件是以基因为单位重复,很可能是由于染色体重复导致,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D、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WGD的发生很可能是染色体变异导致,D正确。9.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局部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EPSP足够大时能触发动作电位。图1中刺激单个感觉神经元时能在运动神经元胞体记录到一个EPSP;刺激多个感觉神经元,则会激起一个足够大的EPSP。图2中①为动作电位,②③为EPS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感觉神经元兴奋后释放递质会提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B.刺激单个感觉神经元时电极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最可能为③C.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可受到神经递质释放量的影响D.EPSP传导到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会引发效应器兴奋【答案】D【详解】A、感觉神经元兴奋后释放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提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A正确;B、刺激单个感觉神经元时能在运动神经元胞体记录到一个EPSP,只有当EPSP足够大时能触发动作电位,图2中①为动作电位,故刺激单个感觉神经元时电极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最可能为③,B正确;C、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C正确;D、EPSP传导到运动神经元树突或胞体会引发效应器兴奋,D错误。10.GLP-1是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GLP-1可受甲状腺激素调控并参与血糖调节,相关机制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状腺激素通过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GLP-1的分泌B.激活肝脏的甲状腺激素受体可能有助于治疗糖尿病C.甲状腺激素促进GLP-1分泌引发血糖升高D.胰岛素分泌引起的血糖变化刺激下丘脑,引发副交感神经兴奋【答案】B【详解】A、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肝脏合成胆汁酸,抑制FXR蛋白的合成和GLP-1的合成,GLP-1可增强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这是体液调节的结果,A错误;B、激活肝脏的甲状腺激素受体能与甲状腺激素结合,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可能有助于治疗糖尿病,B正确;C、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肝脏合成胆汁酸,抑制FXR蛋白的合成和GLP-1的合成,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的浓度降低,C错误;D、高血糖刺激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使血糖浓度降低,D错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