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辽宁卷)(全解全析)

2025-04-12 · 25页 · 6 M

2025高考考前押题密卷辽宁卷)生物·全解全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导致的高脂血症可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PCSK9是一种在肝脏表达的分泌蛋白,在调节脂质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最合理的是(    )  A.LDL和PCSK9均能与LDL受体结合,该受体没有特异性B.LDL和受体结合后被送到溶酶体中一起降解C.PCSK9与受体结合比LDL与受体结合更加紧密D.促进PCSK9的合成和分泌可以有效减轻高血脂症的症状【答案】C【解析】A、受体能与一种或一类物质特异性结合,LDL和PCSK9均能与LDL受体结合,能体现受体具有特异性,A错误;B、由图可知,LDL和受体结合后,被运进细胞内部,LDL与受体会分离,LDL被送到溶酶体中降解,但LDL受体会重新回到细胞膜上,B错误;C、PCSK9与受体结合后被送到溶酶体中一起降解,LDL与受体结合后,由于结合得没那么紧密,LDL与受体会分离,LDL被送到溶酶体中降解,但LDL受体会重新回到细胞膜上,C正确;D、促进PCSK9的合成和分泌,PCSK9与受体结合后被送到溶酶体中一起降解,导致细胞表面LDL受体减少,使血液中LDL的水平过高,加剧高血脂症的症状,D错误。故选C。2.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做了如下实验;将豚鼠胰腺组织切片置于含3H-亮氨酸的培养液1中培养3min后,迅速转移至含1H-亮氨酸的培养液Ⅱ中继续培养。在实验的4个时间点分别取样并制成装片,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得到放射性颗粒出现位置的百分比如下表。细胞结构放射性颗粒出现位置的百分比%培养液I培养液Ⅱ3min17min37min117min粗面内质网9343.724.320.0高尔基体小囊泡2.743.014.93.6大囊泡1.03.848.57.5细胞膜附近的囊泡3.04.611.358.6腺泡细胞外0007.1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本实验中用15N-亮氨酸代替3H-亮氨酸,放射性自显影的结果相同B.此实验研究的分泌蛋白可能是消化酶,也可能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C.含3H的标记物依次出现在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附近的囊泡、腺泡细胞外D.细胞膜附近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其中的蛋白质分泌到腺泡细胞外需要消耗ATP【答案】A【解析】A、15N没有放射性,A错误;B、胰腺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外分泌腺分泌消化酶,它们均是分泌蛋白,因此此实验研究的分泌蛋白可能是消化酶,也可能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B正确;C、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释放,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故含3H的标记物依次出现在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附近的囊泡、腺泡细胞外,C正确;D、细胞膜附近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其中的蛋白质分泌到腺泡细胞外属于胞吐,需要消耗ATP,D正确。故选A。3.秀丽隐杆线虫幼年时期共分裂出1090个细胞,而成虫总共只有959个细胞。罗伯特研究“消失”的131个细胞,发现这些细胞关键基因ced-3、ced-4、ced-9,并揭示了这些基因的相互作用如下图。相应的基因也存在于人体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流感病毒侵染的细胞,其ced-3启动子均会发生甲基化B.秀丽隐杆线虫的凋亡和细胞分化的基本原理相同C.细胞凋亡仅需细胞内部因素调控D.给幼虫正在自噬的细胞注射ced-9反义RNA后,可缓解细胞自噬【答案】B【解析】A、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存在细胞凋亡,因此ced-3基因会表达,启动子不会发生甲基化,A错误;B、秀丽隐杆线虫的凋亡和细胞分化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细胞凋亡除需细胞内部因素调控,还有其余因素的影响,C错误;D、注射ced-9反义RNA后,反义RNA会与ced-9的mRNA互补配对,抑制ced-9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死亡,D错误。故选B。4.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当A、B同时存在时花色为红色,其他情况均为白色。现有红色和白色的纯合植株若干,某兴趣小组利用这些纯合植株进行了如下几次杂交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亲本组合F1F2(F1自交所得)第一组白花1×红花1全为红花红花:白花=3:1第二组白花2×红花2全为红花红花:白花=3:1第三组白花1×白花2全为红花红花:白花=2:1A.红花1和红花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白花1和白花2的基因型可能相同B.白花1和白花2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和AAbbC.第三组F2出现这样的比例,可能是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D.经过DNA测序发现一株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该植株很可能是基因突变的产物【答案】A【解析】A、第一组的红花和白花与第二组的红花和白花基因型可能为AAbb(白花)、AABB(红花)或aaBB(白花)、AABB(红花),因此红花1和红花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均为AABB),结合第三组白花1和白花2结合形成红花可知,白花1和白花2的基因型不同,A错误;B、白花1和白花2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和AAbb,B正确;C、第三组P为AAbb、aaBB,F1为AaBb,若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则F2出现红花∶白花=8∶4=2∶1,C正确;D、由于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因此正常情况下不存在aabb的个体,故若经过DNA测序发现一株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该植株很可能是基因突变的产物,D正确。故选A。5.如图为蜜蜂的性别决定方式示意图,有关推理错误的是( )A.雄蜂为单倍体生物,体内没有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B.在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I后期,非同源染色体有216种自由组合方式C.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D.蜂王和工蜂发育不同的原因可能是食用蜂王浆时长差异影响了表观遗传【答案】C【解析】A、蜜蜂为二倍体,其中的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属于单倍体,体内没有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A正确;B、蜜蜂的染色体数目为32,有16对同源染色体,在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I后期,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非同源染色体有216种自由组合方式,B正确;C、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而精子形成过程进行的是假减数分裂,该过程中没有发生染色体数目减半,C错误;D、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蜂王和工蜂发育不同的原因可能是食用蜂王浆时长差异影响了表观遗传,进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D正确。故选C。6.脊髓性肌萎缩(SMA)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其病因为SMN1基因(结构如下图)的E7或E8片段纯合缺失导致。纯合缺失指两个SMN1基因发生E7或E8的同时缺失。一男子为E7、E8缺失携带者,妻子为E7缺失携带者,生育了一患有SMA的孩子。试推测该孩子SMN1基因关于E7、E8片段的存在情况可能是( )(说明:SMN1基因上存在E7、E8填“+”,缺失填“-”)选项①②③④A---+B--+-C+--+D+-+-A.A B.B C.C D.D【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SMN1基因的E7或E8片段纯合缺失导致脊髓性肌萎缩(SMA),而纯合缺失指两个SMN1基因发生E7或E8的同时缺失。一男子为E7、E8缺失携带者,妻子为E7缺失携带者,生育了一患有SMA的孩子,说明该孩子是由于同时缺少两个E7而患病,则其来自父亲的染色体上同时缺失E7、E8,而来自母亲的染色体上只缺失E7,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大脑神经元产生的Aβ在神经元外的沉积是造成阿尔茨海默病(AD)的重要原因。大脑长时间维持清醒状态时,胶质细胞体积显著增大,增加了胶质淋巴系统中细胞间隙液体的流动阻力。科学家发现脑中存在“胶质淋巴系统”,这一系统对大脑神经元产生的β淀粉样蛋白(A3)等神经毒性蛋白的运出起到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B.组织细胞产生的大分子代谢废物通过淋巴循环最终汇入血浆。C.组织细胞间隙中的液体整体由渗透压低的区域流向渗透压高的区域,图示动脉侧星形胶质细胞的AQP4对水分子跨膜转运的方向分别是动脉侧由细胞外向细胞内。D.睡眠时间充足有利于Aβ的运出。【答案】C【解析】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构成,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A正确;B、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中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循环重新汇入血浆,B正确;C、由图可知,胶质淋巴系统将β淀粉样蛋白等神经毒性蛋白运出,需借助于细胞间隙的组织液,最终汇入静脉,组织细胞间隙中的液体整体由渗透压低的区域流向渗透压高的区域,因此动脉侧星形胶质细胞的AQP4将水分子运出细胞,静脉侧星形胶质细胞的AQP4将细胞外的水分子运进细胞,C错误;D、胶质细胞体积增大,会增加胶质淋巴系统中细胞间隙液体的流动阻力,因此减小胶质细胞的体积有利于减小细胞间隙液体流动阻力,有利于Aβ的运出,而睡眠时间充足,胶质细胞的体积比清醒时减小,故可通过充足睡眠预防AD,D正确。故选C。8.mRNA疫苗是将编码病原体特异性抗原的mRNA导入体内,利用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机制产生抗原,从而触发免疫应答。通常可根据不同疾病构建特异性抗原的mRNA序列,由新型脂质纳米载体颗粒将其包裹并运送至细胞内,再利用人体细胞翻译mRNA序列产生抗原蛋白,分泌后被自身免疫系统识别产生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疫苗不需要进行大量的细胞培养B.将体外转录的mRNA直接注入体内也可达到该免疫应答效果C.载体颗粒的结构与细胞膜相似,易于将mRNA疫苗导入细胞D.载体颗粒释放出的mRNA,可被核糖体翻译后产生抗原蛋白【答案】B【解析】传统疫苗需要进行大量的细胞培养,而mRNA疫苗不需要进行大量的细胞培养,A正确;B、将体外转录的mRNA不能直接注入体内,会被降解,也可能mRNA进入不到细胞内部翻译出抗原蛋白,B错误;C、mRNA疫苗是将编码病原体特异性抗原的mRNA导入体内,载体颗粒的结构与细胞膜相似,易于将mRNA疫苗导入细胞,C正确;D、载体颗粒释放出的mRNA,可被核糖体翻译后产生抗原蛋白,D正确。故选B。9.激素会对气孔开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下表为相同光照条件下,分别用一定浓度激动素(KT)、脱落酸(ABA)和黄腐酸(FA)及不同激素组合进行处理后蚕豆叶片气孔的开度均值,表中浓度是通过预实验得到的有效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处理对照KT5ppmABA5ppmFA100ppmABA5ppm+KT5ppmFA100ppm+KT5ppmFA100ppm+ABA5ppm气孔开度均值/μ6.87.72.75.15.66.16.0A.所用激素的种类和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B.三种激素对气孔开闭的作用均具有两重性C.KT5ppm可以缓解ABA5ppm和FA100ppm对气孔开度的抑制作用D.缓解干旱影响时,FA和ABA同时使用效果更好【答案】C【解析】结合题意及表格数据可知,本实验是用一定浓度激动素(KT)、脱落酸(ABA)和黄腐酸(FA)及不同激素组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