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2023-11-21 · 2页 · 70.7 K

2022~2023学年太原市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25.(14分)(1)政府积极主动,开放包容;侨民众多,职业多元;外商广泛参与国内经济活动;商品生产具有外向型倾向;秉持“和平互利”的宗旨(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6分,任答3点即可)(2)变化:由海禁到局部开放。(2分)影响:带动了中国特别是南方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了中国与东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形成环中国南海的贸易繁荣圈;扩大了明朝的国际影响力。(6分,任答3点即可)26.(16分)(1)背景:西方工业文明传入;民族危机加深;近代工业发展的推动(或洋务运动的推动);晚清和民国政府的教育改革。(4分,任答2点即可)评价:推动了教育近代化,培养了一些实用人才,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程度有限。(4分,需从两个角度作答,一个角度2分)(2)新变化:职业中学的广泛建立;职业教育逐渐走向体系化;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4分,任答2点即可)原因: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现代化建设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党和政府的重视(或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4分,任答2点即可)27.(10分)(1)国家主导,政府高度重视;不断改革科技体制;重视推动工业的科研化进程(或科研和生产的紧密结合);建立专业科研机构,完善科研体系:以军备竞赛和争夺霸权为重要目的。(6分,任答3点即可)(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完善科研体制,促进科技进步;和平利用科技,使之为人类造福。(4分,任答2点即可)28.(12分)评分标准第一等(12-10分):①观点明确;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20世纪中期以来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第二等(9-6分):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并利用20世纪中期以来中外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第三等(5-0分):①观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20世纪中期以来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示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乡村重构受多种因素影响。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现代化,其乡村重构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后工业化、逆城市化和全球化。后工业化和逆城市化是乡村重构与转型的初始动力,推动了乡村经济增长和城乡人口流动,使乡村地域产业发展模式、就业方式、消费结构、城乡关系等显著转变;全球化推动了乡村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促进了乡村重构向更广、更混杂的方向发展,重建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关系,推动了西方国家乡村向全球化乡村转型。综上所述,当代西方国家的乡村重构发端于后工业化、逆城市化和全球化等复杂背景,并与特定时期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相关联。示例二:全球化是推动西方乡村重构的重要力量之一。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持续深入发展的全球化一方面推动了资本和劳动力的全球性流动,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世界主义观念的形成。西方国家资本在全球乡村寻求新市场、更廉价的资源和生产场所以及新的投资机会,促进了乡村经济基础的重新配置。全球化推动了全球化乡村的形成,促进了乡村主体多样化和地域空间扩大化,促进了全球跨区域文化交流和频繁互动,推进了西方国家乡村重构进程。综上所述,全球化不仅是西方国家乡村重构的时空背景,也是推动其演进的主要作用动力之一。(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的评分标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