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3-11-25 · 13页 · 770.3 K

盐城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表为良渚文化遗址群出土的主要食用植物遗存种类统计表(部分)。该表可反映良渚先民()遗址名称植物种实遗存种类浙江诸暨尖山湾稻、桃、南酸枣、葡萄浙江余杭卞家山稻、葫芦、甜瓜、桃、梅、杏、柿、南酸枣、葡萄、芡实浙江平湖庄桥坟稻、葫芦、甜瓜、桃、南酸枣、杏、柿、葡萄、芡实、菱角、橡子浙江海宁小兜里稻、甜瓜、桃、柿、葡萄、芡实A.灌溉系统日趋完善 B.植物栽培技术发展成熟C.食物来源较为丰富 D.已实现第一次社会分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良渚文化遗址群出土稻、葫芦、桃等十数种食用植物遗存,既包括粮食,也包括蔬菜、水果,反映良渚先民食物来源较为丰富,C项正确;材料没有灌溉系统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仅能看出食物种类,看不出栽培技术,排除B项;材料仅反映农业,没有畜牧业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实现第一次社会分工”,排除D项。故选C项。2.许倬云先生在《说中国——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一书中谈道:“人群的横向流动,在地理空间上形塑了‘中国’,相对而言,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则来自人群或个人在垂直方向的流动。”下列可以支持该观点的措施是()A.重农抑商 B.什伍连坐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则来自人群或个人在垂直方向的流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实行奖励军功,这对秦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项制度打通了底层人民通往上层的道路,利益驱使下的秦国士卒战斗力今非昔比,所以说这项制度反映了社会结构在垂直方向的流动,C项正确;重农抑商是经济政策,排除A项;什伍连坐制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加强统治,而题干内容体现的是社会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流动,排除B项;推行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促进了从属人的族群转变为属地的共同体,排除D项。故选C项。3.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以察举天下非法”,“乘车奏事,居靡定处”,通过听、问、看、访、测、察等方式获取问题线索,了解地方郡国守相的治政情况,但不干预他们的事务,更没有罢黜的处置权。汉武帝的上述措施()A.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B.完善了中央监察体系C.保证了地方吏治清明 D.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以察举天下非法’……,了解地方郡国守相的治政情况”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设置刺史监察地方,主要在于强化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并非“诸侯王”,排除A项;刺史的设置完善了监察体系,并非只是中央监察体系,排除B项;刺史的设置主要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保证了地方吏治清明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4.东晋朝廷对大臣朝见有明确礼制规定,借故不朝是一种“亏法违典”行为。成帝时,丞相王导“称疾不朝,而私送车骑将军郗鉴”。尚书令卞壸弹劾其“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要求将其免官。这一事件说明,当时()A.三省形成制约机制 B.礼制具有强制性C.相权受到严重削弱 D.法律偏向于儒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成帝时,丞相王导’称疾不朝,而私送车骑将军郗鉴‘。尚书令卞壸弹劾其’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要求将其免官”可知东晋成帝时,丞相王导称病不入朝,但私下里却对车骑将军郗鉴迎来送往。尚书令卞壸弹劾王导“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要求将他们一并免官。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东晋朝廷对于大臣朝见是有明确的礼制规定的,借故不朝是一种“亏法违典”的行为,要受到免官惩罚,从而可知朝见之礼具有强制性法律化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三省体制,排除A项;材料并未表明相权受到严重削弱,排除C项;根据材料主旨信息可知,吏治具有强制性特点,这并不符合法律偏向于儒学,排除D项。故选B项。5.据《唐会要》记载,针对居民突破坊墙侵街行为,自唐肃宗到唐穆宗期间政府多次发布敕文“坊或鼓未动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致使街司巡检人力难周,亦令奸盗之徒易为逃匿,故向街门户,悉令闭塞,一切禁断”。由此可知,唐朝中期()A.经济发展冲击管理制度 B.城市治理趋于规范C.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 D.抑商政策有所松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坊或鼓未动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致使街司巡检人力难周,亦令奸盗之徒易为逃匿,故向街门户,悉令闭塞,一切禁断”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代的市由前期按时间严格管制到后来突破时间限制,市的繁荣使得管理难度加大,所以政府要求向街门户按照管理要求开市闭市。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冲击管理制度,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管理制度的影响,并非城市管理更加规范,排除B项;唐代的市突破时间限制,并不意味着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宽松的商业政策,无法得出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排除D项。故选A项。6.宋代船户在户籍上被专列为一项,称为“海船户”。船户须向官府登记入籍,只有入籍之船才有营业的合法权利,欲出海营运,须“先具名件,经官给据,委官验实,方得出海”。上述措施旨在()A.增加财政收入 B.限制朝贡规模 C.强化贸易管控 D.提高船户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材料“船户须向官府登记入籍,只有入籍之船才有营业的合法权利,欲出海营运,须‘先具名件,经官给据,委官验实,方得出海’”体现的是官府对海船户的严格管控,从而体现了对贸易的严格控制,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到税收,所以与增加财政收入,排除A项;材料与朝贡体系无关,排除B项;该措施不利于提高船户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7.一条鞭法推行之初,张居正心怀担忧地说:“果宜于此,任从其便;如有不便,不必强行。”在实行进程中,全国各地适时出台不同的征收标准和税率,改革速度也有快有慢。上述史实表明,明朝在赋役改革时力图()A.消除赋役不均现象 B.限制白银流通范围C严密控制人丁户籍 D.避免激化社会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果宜于此,任从其便;如有不便,不必强行。”“在实行进程中,全国各地适时出台不同的征收标准和税率,改革速度也有快有慢。”可知,一条鞭法是推行的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不强求一律,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激化社会矛盾,D项正确;“消除”表述过于绝对,且根据材料“全国各地适时出台不同的征收标准和税率,改革速度也有快有慢。”当时仍然存在赋役不均的现象,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对白银流通范围的限制,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对人丁户籍的严格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8.《西游记》中人物往往会将常言俗语作为自己的行为理由或行动准则,如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坚索兵器、披挂时口里冒出了“一客不犯二主”“走三家不如坐一家”等俗语,同时一直用“古人云”“常言道”为自己的行动提供理由。这反映了当时()A.古典小说的日益成熟 B.市民价值观发生变化C.文学风格趋于世俗化 D.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西游记》中的人物往往会将常言俗语作为自己的行为理由或行动准则,如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坚索兵器、披挂时口里冒出了‘一客不犯二主’‘走三家不如坐一家’等俗语,同时一直用‘古人云’‘常言道’为自己的行动提供理由”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工商业经济发展,士人阶层逐渐壮大,反对传统礼教的小说逐渐增多,而《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实际就是一个反礼教的形象,这其中的常言俗语很多,体现了文学风格趋于世俗化,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古典小说的日益成熟,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市民价值观的变化,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还是有一定的纲常礼教束缚的,排除D项。故选C项。9.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湖南按察使黄遵宪提出“取租税、讼狱、警察之权分之于四方百姓”,允许百姓“自治其身,自治其乡再由一乡推之一县一府一省”等主张。他还利用时务学堂、南学会进行了地方自治的实践。这些主张和实践意在()A.争取地方官员支持 B.提高国民参政意识C.减少维新变法阻力 D.传播西方政治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允许百姓‘自治其身,自治其乡再由一乡推之一县一府一省”等主张。他还利用时务学堂、南学会进行了地方自治的实践’”可知黄遵宪试图以其“奉主权以开民智,尊官权以导民权”的改革与救国方针,在湖南进行了一场民权、法治与宪政为核心的“地方自治”政治试验,这些主张与实践旨在提高国民参政意识,B项正确;黄遵宪本身就是地方官员,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针对普通民众的措施,只要目的是想开启民智,并非是想要减少变法阻力,排除C项;传播西方政治思想只是黄遵宪的做法之一,材料主旨是其想要通过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开启民智,进行地方自治,排除D现。故选B项。10.下图是1906年《时事画报》登载的题为《何不讲求卫生》的舞狮图,图中按语为:“迎神舞狮之所,祓除不祥,此乡愚为,为有识者所哂。西人谓时疫由于地方不洁、华人不讲究卫生所致,殆近理哉。”该画的创作寓意是()A唤醒国人救亡图存意识 B.提高群众公共卫生水平C.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D.破除迷信提倡文明新风【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906年中国。舞狮图中按语大意是:中国人有迎神舞狮来祛除疫病的传统,这是封建迷信,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西方人认为疫病产生是由于环境污秽和中国人不卫生,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可见该画的创作寓意是破除迷信,提倡讲卫生、讲科学的文明新风,D项正确;画报内容意在提倡讲究卫生、讲科学,与“唤醒救亡图存意识”关系不大,排除A项;画报内容除了提倡讲卫生以外,还主张破除迷信、科学防疫,“提高群众公共卫生水平”不能完整概括其创作寓意,排除B项;画报主张摒弃迎神舞狮来祛除疫病的迷信做法,而非弘扬舞狮等传统民俗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11.1915年1月,科学社在上海创办《科学》杂志,采用白话文并率先在中国吁求“科学”与“民主”;抗战开始后,其关注点集中于“科学与战争”“科学与国防”等方面;抗战胜利后,“科学与世界和平”“建国与科学”等成为其讨论主题。《科学》杂志关注点的变化()A.反映了中国时局基本走向 B.凸显了近代中国科技崛起C.与经世致用思想一脉相承 D.折射出民众政治觉悟的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依据材料可知,这是指受抗战影响,《科学》杂志的关注点集中于科学与战争领域,可知时局基本走向影响《科学》杂志关注点的变化,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近代中国科技的崛起,排除B项;材料没有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