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2025届高三二模历史答案

2025-01-14 · 4页 · 361.6 K

柳州市2025高三二模历史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材料“在兴隆沟遗址植物浮选工作中,发现较少的碳化植物种子,其中榛子、核桃等坚果类种子居多,粟和黍的发现数量很少;而在稍晚的哈民忙哈遗址中,发现有粟、黍、藜、大籽蒿等碳化植物种子80多万粒”可知,哈民忙哈遗址中发现大量可以种植的粟、黍等农作物种子增加,这说明红山文化晚期的原始农业在逐渐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在进步,C项正确。在哈民忙哈遗址中发现了粟、黍等碳化植物种子,说明当时已经进入了原始农业时期,而不是采集渔猎阶段,采集渔猎阶段在旧石器时代,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出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信息,排除B项。哈民忙哈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碳化农作物种子,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原始农业,而不是强调原始农业生产起步较晚,排除D项。2.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宣帝和东汉明帝的做法都促进了儒学的传播,有助于宣传国家治理思想,因此选择A项。汉武帝时已经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因此排除B项。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两汉之际,道教兴起于东汉末,西汉宣帝从时间来讲不可能受佛教道教思想影响,因此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儒学研究方法,且也不是皇帝的目的所在,排除D项。3.B【详解】由材料内容可知,《弥勒经变》既描绘了农业生产的现实场景,也表达了对粮食丰收、健康长寿的美好追求,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理想追求,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现实场景,但反映不出中唐时期的经济繁荣兴盛,且中唐时期处在安史之乱后,经济较盛唐时已显得凋敝,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佛教的影响,但看不出三教并行,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无法判断耕种的农民是自耕农还是佃农,且选项也未能全部概括材料信息,因此排除D项。4.D【详解】材料信息“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说明宋代小农在农闲之余或担货贩卖或外出做短工,这种小农、小商、小工的复合化,即“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复合式单元”,有利于增强小农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因此D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农村租佃关系是否得到发展,排除A项。农村的雇佣关系不是在宋代才开始出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农民种植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占比的变化,因此排除C项。概念辨析: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结构、经济结构等基本概念需要梳理清楚。5.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史家将史书与医药联系起来,表达了其希望通过撰写史书给国家提供起死回生的药剂,体现了以史经世的理想和精神,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史学研究借鉴了医学方法、中医学助推史学研究等,排除A项、C项、D项。6.B【详解】从材料苏州商务总会章程指出西方商人由于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而周知各国形势,视野广阔,能够保护本国的利益。由此可知苏州商务总会认识到教育发展可以助力实业救国,选B项。A项商业发展决定国家前途,表述绝对,排除。中国传统教育对商业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且结合材料时间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可知当时苏州商务总会强调的不是传统教育,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国家政策,排除D项。7.B【详解】材料时间是1912至1914年,这一时期一战还未爆发,列强还未放松对中国的侵略,因此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在甲午战败后已经逐渐兴起,C项时间不对,排除C项。清末新政时间是在1901-1911年,与材料中私人资本企业的涌现没有关联,排除D项。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条件,因此B项正确。8.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著名报刊用大量篇幅报道和评论欧战,这有助于当时社会深化对西方文明的反思,因此选B项。材料时间是1914年至1919年,1914年时中国都还没有{#{QQABQYIAggAgAhBAABgCEwGSCgGQkhCAAQgGgFAMoAAAyBFABCA=}#}参加一战,因此材料中的现象不可能源于中国成为一战的战胜国,排除A项。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排除C项。“北洋政府收回了国家主权”,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9.A【详解】由材料“抗战时期的宣传漫画——《破坏敌人的交通命脉》”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宣传画的主题“破坏敌人的交通命脉”显然为当时的军民提供了抗敌的策略引导,因此选A项。该漫画的内容和风格显然不是一种民间风俗画,排除B项。C项夸大了该宣传漫画的作用,因此排除C项。破坏敌人的交通有利于抗战,但把它说成是关键,这有点夸大其词,排除D项。10.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52年后,该农村改变了之前靠吃国家救济和贫穷的历史,粮食产量提高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很多。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农民个体经济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因此材料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所取得的显著成就,B项正确;国家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在城市进行,而材料是反映农村的粮食生产等情况,排除A项;土地革命的时间是在1927-1937年间,排除C项;在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材料时间是1955年,因此排除D项。11.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古罗马通过战争、外交控制、“遗嘱继承”等多种方式进行领土扩张,D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古罗马的这些做法是在希腊化之后,不能说是加速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排除A项;材料中通过“遗嘱继承”的目的在于“合法”地扩张领土,并非为罗马政权寻求统治合法性,且选项不能整体概括材料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公民权的信息,排除C项。12.C【详解】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法国国王召开三级会议与教皇对抗,需要征收新税或需要各等级代表的支持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才召开三级会议,说明当时三级会议有利于加强王权统治,C项正确。14世纪的法国还未形成资产阶级,排除A项。1517年宗教改革在德意志兴起,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三级会议有利于强化王权,冲击了封君封臣制度,排除D项。13.C【详解】由材料中“我们已经取得了自由”“法国人企图从我们手中夺去我们的自由”等信息可知,卢维杜尔鼓吹“自由”以反抗法国对海地人民的奴役,说明卢维杜尔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说明启蒙思想的影响范围比较广泛,C项正确。19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尚未正式形成,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了海地,体现不出整个殖民地民主意识的觉醒,且材料中更多体现的是民族意识,而不是民主意识,因此排除B项;材料与门罗主义无关,且时间也不能对应,排除D项。概念解析:1823年美国总统J.门罗提出的美国对拉丁美洲的基本政策。1823年12月2日,门罗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称门罗主义或门罗宣言。主要内容有:1.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的国家当作将来的殖民对象。2.美国不干涉欧洲任何国家的现存殖民地和保护国,但对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并得到美国承认的美洲国家,任何欧洲列强进行干涉,美国只能认为是对合众国不友好态度的表现。3.美国和“神圣同盟”各国的政治制度是不同的,原因是它们各有不同的政府,欧洲列强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任何地区的企图,将危害美国的和平与安全。门罗主义在防止欧洲列强对美洲的侵略,维护拉丁美洲已独立国家的地位方面客观上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一段时间内,英、法曾多次对拉美国家进行侵略和殖民占领,美国却未表示抗议。相反,美国也不断侵犯拉美国家的主权,破坏其领土完整。14.A【详解】由材料“要确保食物的供应和物美价廉”、“颁布了菜场管理、禁止罚款和克扣工资、优抚军属烈属、保障粮食供应、互助救济等诸多的法令、决定、布告”可知巴黎公社的做法关注民生,保障人民权利,具有人民性特征,A项正确。B项“保证了”表述过于绝{#{QQABQYIAggAgAhBAABgCEwGSCgGQkhCAAQgGgFAMoAAAyBFABCA=}#}对,排除。巴黎公社这些措施的目标并不是废除财产私有制度,排除C项。巴黎公社运动时期并没有建立起工农联盟,更谈不上巩固,排除D项。15.D【详解】据材料可知,美国和西欧国家对苏联的政策迥异,是由于到20世纪80年代时,苏联的综合实力大为削弱,而西欧国家的国力增强,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因此综合国力的消长使国际局势复杂化,D项正确;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诞生,不契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材料讲述美国和西欧国家对苏联的政策迥异,没有讲述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呈现出均势状态,排除B项。80年代时,苏联国力走向衰落,在冷战对峙中处于相对守势,排除C项。16.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会议在中断后恢复召开,且在表决中遭到美国、以色列等国的阻挠,说明全球治理遇到阻力,过程比较曲折,但最终以143票的绝对多数通过决议,说明取得了一定发展,C项正确。决议遭到美国等9国反对,因此不能说得到各国支持,排除A项。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还不能说世界多极格局初步形成,排除B项。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是非约束性的,只能对会员国提出建议,不具有强制性,排除D项。17.(1)表现:授时颁历是历代君主的要务,历代政权不断颁布并完善历法;历代留下丰富的天象观测记录;古代历法是人们确定春节等重要节日的依据。(4分)(2)发展的特点:历史悠久且持续传承;服务于农业生产;与政治紧密联系;吸收外来文化成果。(6分)(3)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际观测法(或实验实践法)。(2分)评价:文献研究法:有利于借鉴吸收前代和外国优秀成果,促进天文历法研究的进步和完善;实际观测法(或实验实践法):有利于获取天文、历法的真实材料和准确信息,促进著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4分)18.(1)特点:与世界电力起步发展基本同步;由外国人开启电力事业;集中在中心城市,地域分布不平衡;处于幼芽状态。(6分)(2)原因: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的推动;政府的支持。(6分)19.(12分)示例:观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国家走向兴盛的关键。阐述: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1782年,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蒸汽机”,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蒸汽机在工厂里开始使用,成为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推动了英国国力的快速发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统一后的德意志通过立法、税收等政策,加大科研投入,促进了德国科技的极大发展,使得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了领先地位,崛起成为世界强国。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而美国为了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不断打压他国的高新科技发展,并在多个科技领域非法地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阻挡中国等国家的科技研发步伐,反而激发了更强的科技创新潜力。综上所述,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才能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各国也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20.(1)史料价值:第一张货币:该流通券上标注的“民国十六年印”指的是1927年,正处于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期间,该货币作为黄冈县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实物证据,有助于研究{#{QQABQYIAggAgAhBAABgCEwGSCgGQkhCAAQgGgFAMoAAAyBFABCA=}#}国民革命时期农民协会在当时革命和社会中的作用。(3分)第二张货币: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年)发行的纸币,这张纸币有助于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经济货币政策和边区社会状况。(3分)(2)意义:该货币的发行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银行此时发行货币有助于统一全国货币市场,取代旧政权遗留下来的混乱货币体系;有助于稳定商品交换,保障人民生活;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有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6分){#{QQABQYIAggAgAhBAABgCEwGSCgGQkhCAAQgGgFAMoAAAyBFABC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