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1.B【解析】导语:文章探讨了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通过文本引述和古诗例证,阐述了文人们在面对现实社会的失意和对自然的向往时,通过舟船这一意象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归宿。舟体现了自由与隐逸,成为文人生存哲学的一种象征。文章通过对舟的意象丰富内涵的分析,揭示了中国文人独特的生命观和艺术境界,表达了对自然、自由和人生的深刻思索。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因为他们对现实生活不满,买舟寻求遁世隐逸”错,历代文人名士对舟船情有独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只是对现实生活不满而寻求遁世隐逸,还包括舟船本身独特品性承载着诸多情感、能寄托心灵等。C.“方式不同”错,都是通过寄情山水、依托扁舟来实现。D.“没有关系”错,文中说“月”“雨”这些意象与舟船深层是互相钩连着的,并非没有关系,它们组合起来能表达更深层次的意蕴。故选B。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A.“舟船摒弃了世俗与实用,走向了艺术与审美”错,原文说舟船“从世俗走向艺术,从实用走向审美”,并不是摒弃了世俗与实用,而是在承载情感、寄托理想等过程中实现了向艺术和审美的升华。故选A。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诗句描绘了乘舟垂钓、在万顷波中享受自由的情景,体现了文人通过舟居获得自由、隐逸的状态,符合“舟居情结”。B.诗句提到乘舟去追寻范蠡,在五湖烟水中忘却世俗机心,体现了借舟居来隐逸、退居的心态,符合“舟居情结”。C.诗句展现了乘扁舟自得逍遥、不在意人间是非的状态,体现了舟居所带来的自由、超脱的情怀,符合“舟居情结”。D.诗句主要刻画了采莲女遇到情郎时的娇羞场景,重点在人物的情感互动,与文人借助舟居实现隐逸、追求自由等“舟居情结”所蕴含的意义无关。故选D。4.①增强说服力,多处使用古诗文与举例,增强了观点论证的力度;②增强文学性,语言充满诗意,契合文章的主题“生命的诗意”;③增强感染力,说明中国文人身上有着突出的舟居情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效果的能力。①文章论述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相关观点时,引用古诗文如李白、李商隐等人的诗句以及列举范蠡、张志和等古人的事例,这些都是具体的实例支撑,用古人的经历、诗词表达来印证观点,让所阐述的关于文人舟居情结的种种表现、缘由等观点更具可信度,增强了整个论证的力度,使读者更容易信服文中所提出的看法。②本身文章主题围绕着文人与舟船所体现出的一种充满诗意的生命状态,大量引用古诗文,其优美、富有韵味的语言融入到论述中,让文章整体语言更具诗意美感,与主题所强调的“生命本体的诗意接近”相契合,营造出浓厚的文学氛围。③通过众多古诗文的引用以及古人例子的呈现,生动地展现了从古至今中国文人身上普遍存在的舟居情结,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这种情结在文人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深刻印记,容易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人与舟居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背后蕴含的深厚情感。5.①舟居情结代表了一种隐逸,一种退居。中国士人在人生政治失意或功成后,选择像苏轼一样“泛舟”把它作为疗养所和避难所。②舟居情结代表了文人的一种自由人格。舟具有不滞于物、从流飘荡的特性,于“纵一苇之所如”中,获得超越时空阻隔的自由的真实体验,生命与自然相融。③舟居情结代表一种宇宙意识和自然精神。文人将自我投入到“浩浩乎,飘飘乎”的宇宙和自然中,去分享永恒和宁静,实现自己的超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①在《赤壁赋》中,苏轼与友人泛舟赤壁之下,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处于政治失意之时,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描绘了他们驾着小船在广阔江面上随意飘荡的情景,就如同诸多中国士人在人生遇到挫折、政治失意或者功成名就后想要全身远祸时一样,把泛舟江上当作是一种身心的疗养、避难的方式,远离尘世纷扰,体现了通过舟居来实现隐逸、退居的心理诉求。②舟“纵一苇之所如”的这种不滞于物、顺着水流随意飘荡的特性,让文人在江上能获得像“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般超越时空阻隔的自由体验,仿佛能摆脱世俗的束缚,将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使生命与自然相融合,展现出文人追求自由的人格特点,契合他们内心对自由的向往,是舟居情结在追求自由层面的体现。③文中的“浩浩乎”“飘飘乎”营造出一种宏大开阔、空灵虚幻的宇宙和自然环境,文人置身于小舟之上,投身到这样的宇宙和自然中,去感受那无尽的永恒与宁静,借此实现自己外在和内在真正意义上的超越,体现了文人将自我与宏大的宇宙自然相连接,追求一种超越个体、体悟宇宙自然奥秘的精神境界,这也是舟居情结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宇宙意识和自然精神的体现。6.A【解析】A项,“却足以使读者窥探到他内心的焦躁”错误。车夫的一动不动,让读者感到他内心的苦闷压抑。7.C【解析】C项,“契诃夫小说塑造了不少漫画式人物,如约纳与别里科夫只”“于夸张变形中批判冷漠畸形的社会现实”分析错误。本文中的约纳不是漫画式人物,同时也没有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而是用写实的手法来塑造这一人物。故选C。8.①丰富人物形象。小说多处描写马的处境、状态,衬托了约纳如牛马般的社会地位和悲苦艰难的现实处境。②深化主题。没有人愿意听约纳的诉说,马却静静地听着,“向主人手上呵气”,“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暴露社会的黑暗。9.①客观的叙述:作者采用第三人称对约纳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活动进行如实的交代,去展现约纳有苦无处诉的遭遇,并没有进行评价,从而使人物形象、文章主题等更多的内容,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判断,创作手法客观;②精简的细节:“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着眼睛”。通过“闭”这一细节描写,将乘客的不耐烦跃然纸上,把对他人的漠视表现得淋漓尽致;首段连用几个“伛”通过这一细节,表现约纳的悲苦心境。等等③热烈的抒情:文章在写约纳目送三个青年后,作者以反问发端,直接站出来代替约纳直抒胸臆,直接热烈,深化了对人情冷漠的旧制度的批判的主题。10.BGJ【解析】句意:库里没有储备武器,即使是正义之师也不能征讨不义的军队;内城和外城修得不完备,就不能自卫。“库”作主语,“无”作谓语,“备兵”作宾语,故应在B处断开;“城郭”作主语,“不备完”作谓语,结构完整,应在其后断开,故应在G处断开;“城郭不备完”为原因,“不可以自守”为结果,因果两句之间应分开,即应在J处断开。11、C【解析】A.正确。文中加点的“固”意为巩固,稳固;“日益骄固”中的固意为固执,顽固。B.正确。C.错误。“卒”,突然、突发情况;/完成,完结。D.正确。“亡羊补牢”中的“亡”意为丢失,“家败人亡”中的“亡”意为死亡。12.A【解析】A.“君王应心怀愧疚并引导百姓积极自救”错。由原文中“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今岁凶,民饥,道馑,此疚重于队其子,其可无察邪”可知,君王应考察反省治理的问题。13.(1)道路不加修治,马不喂粟米,婢妾不穿丝织的衣服,这表明用度不足到极点了。(涂”通“途”,道路;“芸”,除草,引申为修治;“衣帛”,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丝织的衣服;“告”,表明。)(2)腹中饥饿却没有吃的,身上寒冷却没有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保住她的孩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腹饥”,腹中饥饿;“肤寒”,身上寒冷;“虽”,即使;“安……哉”,怎么…呢。)14.①君王注重节约用度,减轻百姓负担;②重视财富的积累和府库的充实,预防灾害发生;③让百姓遵从农时,致力于农业生产。【解析】(1)根据材料一“故凶饥存乎国,君朝之衣不革制,彻骖騑,涂不芸,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可知,遇到灾年君主要缩减用度,节约开支;根据“食不足则反之用”“其用之节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可知,遇到灾年君主要反省用度情况。故可概括为:君王要注重节约用度,减轻百姓负担;(2)根据材料二“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与材料一“有富贵而不为备也。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可概括为:君王要重视财富的积累和府库的充实,预防灾害发生;(3)根据材料一“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可看出遵从农时的重要性;根据材料二“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可看出要让百姓从事农业生产。故可概括为:君王要让百姓遵从农时,致力于农业生产。参考译文:材料一:五谷,是百姓依赖它生活的东西,是君王用来作为给养的东西。所以百姓没有了这个依赖,那么君王也就没有给养,百姓没有粮食,就没法供君王役使。五谷丰收,那么各种美味就能入于君王之口,五谷歉收,那么君王就无法全部吃到。所以国家遇到饥荒,君王临朝的衣服不改制新的,去掉车驾两旁的马匹,道路不加修治,马不喂粟米,婢妾不穿丝织的衣服,来表明用度不足到极点了。现有背着孩子到井边去打水的人,(不小心)把孩子掉到井里,孩子的母亲一定会跟随到井中把孩子救出来。如今遇到凶岁,百姓挨饿,路上有饿死的人,这种痛苦比孩子掉到井里更为严重,难道可以不考察为政吗?劳作的人少,受供养的人多,就不可能有丰收的年头。财用不足就要反省(是否遵从了)农时,粮食不够就要反省用度的情况。所以先民按农时生产财富,在巩固农本(根本)的基础上使用财富,那么财用就富足。即使是古代的圣王,哪能使五谷年年丰收而不遭旱涝之灾呢!但他没有挨饿受冻的百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努力按农时耕种而对自己的用度又很节俭。所以《夏书》说:“大禹时遭七年水灾。”《殷书》说:“商汤时遭遇五年旱灾。”这时他们遭受的灾害十分严重,但百姓没有受冻挨饿,这是为什么呢?是他们生产的财富多,他们的用度节俭。所以,仓里没有储备粮食,就不能面对灾荒;库里没有储备武器,即使是正义之师也不能征讨不义的军队;内城和外城修得不完备,就不能自卫;思想上没有戒备的考虑,就不能应付突然的事变。夏桀没有防备商汤的准备,所以被放逐;般纣没有防备周武王的准备,所以被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他们都灭亡于小国诸侯,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有富贵却不(为灾难)做准备。所以,准备是国家的重要工作:粮食,是国家的宝贝;武器,是国家的爪牙,城郭,是用来防卫自己的。这三样是国家必须具备的东西。而且粮食是圣人珍爱的东西。所以《周书》说:“国家没有(储备)三年的粮食,国家就不是他的国家了;家里没有(储备)三年的粮食,孩子也就不是他的孩子了。”这就说的是国家的准备。材料二:现在全国统一,土地之大,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之时,又没有连年的水旱灾害,但积蓄却不如汤、禹之时,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在于土地还有潜力,百姓还有余力,能长谷物的土地还没全部开垦,山林湖沼的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游手好闲之徒还没全都回乡务农。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受冻的人对衣服,不要求轻暖;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香甜可口;饥寒到了身上,就顾不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15、C。【解析】C.“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错误,“闲花开尽香仍在”,尽管春已深花落尽,但其香气仍在,美好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中的“厌”应理解为“餍”,“满足”之意。且诗人又说“此味暂时犹觉胜”,可见即使是开尽的闲花与未清的浊酒也别有一番风味,并非“美中不足”的“惆怅”。16.①苏轼的感慨表明他厌弃官场,并对乡间生活心动,有归隐之心。②苏辙在诗中描写的乡间人情和谐、风景清幽、生活自在等美好情景,与苏轼感慨的“人间多岐路”形成对比,以坚定苏轼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信念
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2025-01-14
·
14页
·
25.1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