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康德2026届高高一期末考试(全)历史答案

2025-01-19 · 3页 · 247.7 K

2024年秋高一(上)期末联合检测试卷历史参考答案1~5BDACD6~10DCBCB11~15AADCA解析:1.B。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稻谷等堆积表明了农耕的存在。同时野生植物果实和野生动物骨骼的发现,说明当时人们也从事渔猎和采集活动。从材料信息中无法判断河姆渡文化是否处于父系氏族阶段,也无法支持最早驯化种植水稻结论。热带动物遗骸可能是某种形式的物质交流,也可能是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结果。2.D。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以判断,褒封是对先代贵族的册封,是对原有政治势力的承认。实封才是根据血缘政治的原则,将宗族子弟册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卫西周的统治。3.A。汉代画像砖《文翁讲学图》与《汉书》关于文翁兴学的记载相互印证,说明汉武帝时期推崇儒学,在郡国设立官学,崇文重教。文翁兴学是办官学而非私学,官学兴办不能说明成都成为文化的中心。4.C。北魏统治者改汉姓,拓跋氏改为元氏,理由是魏之先祖出于黄帝,与汉族同源共祖,这反映了北魏的统治者具有华夏认同的理念。这一记述没有体现鲜卑族的特权地位,也不是出于缓和社会矛盾的考虑。鲜卑族改汉姓是受到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但是无法反映统治者重视学习儒家文化。5.D。宋初统治者因为城市道路受到民舍侵占,下令清除恢复原样,后来政府征收“侵街钱”,实际对于此种现象予以承认,反映出宋代城市发展的变化。商业活动突破传统坊市限制,出现街市,商户占道经营“侵街”现象日益普遍。统治者的政策也随之调整,承认其合法性。此变化与皇权强化无关,也不能反映民众赋税负担沉重。6.D。元初江淮行省管辖范围较大,后分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和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等,旨在强化地方有效控制,D项正确。行省调整与君主独裁并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宋元之际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调整并非为此,排除B项。削弱宰相行政职权,与行省调整目的无关,排除C项。7.C。明朝中期出现内阁首辅权力较大情况,严嵩专政、张居正受倚重都是皇权赋予的,表明专制皇权加强,C项正确。首辅权力受皇帝制约,并非失控,排除A项。材料重心未体现阁臣间权力制约,排除B项。内阁问题是中央内部权力分配,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D项。8.B。洪亮吉指出从五十年前到当时的变化,如米、布价格变化,农商人数增加但产出未增等,显示人口与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说明社会发展存在危机,B项正确。材料不仅涉及商业繁荣,还有农业问题,不能单从商贾人数增加就判断商品经济繁荣,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高产作物推广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吏治腐败信息,排除D项。9.C。魏源主张在广东沿海设造船厂、火器局,聘请美、法人员传授技术让中国工匠学习,通过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增强中国实力,C项正确。此主张无法解决中国根本问题,如封建制度等,未找准国家发展出路,排除A项。这主要是军事技术学习,对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刺激有限,排除B项。洋务运动反映了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排除D项。高一(上)期末联合检测试卷(历史)第5页共7页10.B。北洋政府时期虽政治动荡、派系斗争频繁,但国会一直存在,国家元首名义上“民选”,表明民主政治形式得以艰难维持,B项正确。当时社会混乱、政局动荡,未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项。政局动荡表明当时制度变革与实践存在局限,排除C项。多部宪法未保障稳定,宪法成为政治斗争工具,不是完善健全的体现,排除D项。11.A。进步知识分子到工人中宣传“劳动创造世界”等观点,组织工人开展劳工运动,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劳动创造价值以及工人阶级力量的部分学说在现实中的初步实践,A项正确。仅通过知识分子的宣传,不能直接得出劳工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排除B项。C项,舆论宣传是劳工运动的一种方式,但不能说主要方式就是舆论宣传。12.A。从材料可知,国民党效仿苏俄建党,其基本宗旨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从技术层面来学习苏俄,俄国共产党最大优势是善于组织,这是国民党缺少的。据此,国民党意在以俄为师改组自身组织,故选择A项。B项,国民党的革命目标和理念与苏俄仍有本质区别,该项不准确。1924年,国民党尚未实现全国的统治,其重点是改组自身组织方式,故D项错误。13.D。D项正确。陕甘宁边区政府允许私塾先生继续从事教书工作,强调教育为工农大众服务,同时允许工厂主、地主和富农子弟入学并升入初中。这一政策的执行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成为首要任务。14.C。漫画意在说明,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发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社会运动,为镇反运动提供有利时机。通过镇反运动清除各种可能会便利国民党等敌对分子复辟的旧社会基础,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故选择C项。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所以B项错误。15.A。A项正确。深圳国企进行产权改革,包括组建股份制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以及推动企业上市等举措,反映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16.(21分)(1)内容:追求疆域大一统,有边疆具体范围的认识;强化边疆区域郡县化管理;采取“因俗而治”灵活治理机制;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推动边疆与内地一体化。(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2)表现:设置行省管辖,行政管理体制与内地趋同;推广完善户籍制度,加强人口管理;按内地方式征收赋税;推动儒学教育,兴办学校。(共7分,答出3点6分、4点7分)(3)意义:利于缓解边疆危机,维护国家主权;利于加强中央对新疆的管辖,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每点2分,共8分)17.(22分)(1)特点:兼有教育和学术研究职能;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倡学术的自由开放。(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2)理解:蔡元培在北大的教育改革,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发展;北大培养了大批优秀青年学子,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人才基础;五四运动爆发对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有重要转折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每点2分,共6分)高一(上)期末联合检测试卷(历史)第6页共7页(3)背景:新中国建立,工业化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学习借鉴苏联的高等教育经验;旧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共5分,答出1点2分、2点4分、3点5分)历史意义: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改善高等教育不均衡的局面,促进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培养众多专业技术人才,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发展。(共5分,答出1点2分、2点4分、3点5分)18.(12分)试题分析:材料呈现了中国共产党自1928年至1980年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大事年表,涵盖了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初期各个重要历史阶段的土地政策变化。包括没收地主土地、减租减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包产到户等重要政策举措。仔细阅读材料,分析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可以从土地政策的演变原因、影响、与时代背景的关系等方面确定论题。例如:“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适应时代需求”“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调整推动社会进步”“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调整”等等。评分参考标准分值层次一层次二层次三评分要素9-12分5-8分1-4分对材料观点有准确提取,对材料观点提取,能进行能进行合理评价且明确表对材料观点提取不够明(1)论题合理评价,基本符合正确达,符合正确的历史态度确,能够进行评价,的历史态度和价值观和价值观对材料观点的评价分析合对材料的观点的评价分析对材料的理解不够合理准理准确,所列举的史实与基本合理,所列举的史实确,所列举的史实与观点(2)阐释观点分析评价结合紧密、与观点分析评价结合较为分析评价结合不够紧密、合理紧密、合理合理能表述成文,思路清晰,能表述成文,思路较清晰,思路不够清晰,逻辑不够(3)表述逻辑严密逻辑较严密严密高一(上)期末联合检测试卷(历史)第7页共7页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