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5-01-19 · 9页 · 398.9 K

绝密★启用前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二)地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冲日是指地球运行轨道外的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两侧,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的状态。2024年12月8日木星冲日,是观测木星的最好时机。完成下面小题。1.木星()A.属于巨行星 B.主要由固体构成 C.自东向西公转 D.属于远日行星2.木星冲日时是观测木星的最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此时()①木星自身发出的光线最强②木星公转速度最慢③木星的亮面朝向地球④木星距离地球较近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1.A2.D【解析】【1题详解】木星在太阳系中体积和重量都大,属于巨行星,故A正确,木星是气态巨行星,自西向东绕日公转,不属于远日行星,故BCD错,本题选A。【2题详解】木星冲日时离地球也是最近的,亮度应该更大;且木星被太阳照亮的一面会完全朝向地球,说明其朝向地球的亮面比例最大,③④正确;木星是行星,本身不会发光,木星公转速度不是最慢的,最慢是海王星,①②错误。故选D。【点睛】木星冲日-即太阳、地球和木星排成一条直线。每过1年又34天,木星、地球、太阳在一条直线 上,天文学上称为“木星冲日”,傍晚时木星在东南地平线上,届时,木星将达到最亮,亮度仅次于金星,整夜可见。冲日前后一个月是观测木星的最佳时机,如果天气晴好,待到夜晚木星升到中天时,可以使用一架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围绕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木星云带,木星大红斑,都可尽情欣赏一番。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耀斑活动,耀斑的峰值强度为X1.6级,达到大耀斑等级。下图为某气象台拍摄到的此次耀斑发生时的画面。完成下面小题。3.观测耀斑最适宜采用的望远镜是()A.常用光学望远镜 B.太阳色球望远镜 C.太阳光球望远镜 D.太阳日冕望远镜4.此次强耀斑爆发对我国的影响是()A.海南岛夜晚能看到极光现象 B.黑龙江5月份气温较往年偏高C.火山喷发和地震发生概率大为提高 D.短波通信和导航定位可能受到干扰【答案】3.B4.D【解析】【3题详解】耀斑出现在色球层,观测耀斑最适宜采用的望远镜是太阳色球望远镜,B正确。常用光学望远镜、太阳光球望远镜、太阳日冕望远镜都不是专门针对色球层观测的,不是最佳观测工具,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极光现象在高纬度夜间可以看见,海南岛是低纬度,看不见极光,A错误。此次强耀斑爆发对地球气候、火山喷发和地震发生影响不大,BC错误。强耀斑爆发对地球磁场干扰较大,短波通信和导航定位可能受到干扰,D正确。故选D。【点睛】太阳耀斑是在太阳色球层上局部地区突然出现、并迅速增大的亮斑,也叫“色球爆发”。耀斑是太阳上最强烈、最复杂、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活动现象。耀斑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产生多样的辐射。耀斑与黑子伴随发生,常随黑子群的增多而增多,其周期约为11年。   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南美洲发现了一个1.61亿年前的蝌蚪化石,这是迄今已知的最古 老的蝌蚪,可为蛙和蟾的演化带来新见解。图1为该蝌蚪化石生态复原图,图2为某学生绘制的地质年代简图。完成下面小题。5.该蝌蚪生活的地质年代为()A.寒武纪 B.二叠纪 C.侏罗纪 D.第四纪6.该蝌蚪生活的地质年代()A.鸟类开始出现 B.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C.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D.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基本形成【答案】5.C6.A【解析】【5题详解】由题意可知,该蝌蚪化石距今1.61亿年前,由地质年代简图可知该蝌蚪化石位于中生代,寒武纪位于早古生代,A错误;二叠纪位于晚古生代,B错误;侏罗纪位于中生代,C正确;第四纪位于新生代,D错误。故选C。【6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蝌蚪化石位于中生代。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基本形成,CD错误;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B错误;中生代鸟类开始出现,A正确。故选A。【点睛】侏罗纪是一个地质年代,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各类恐龙济济一堂,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迷惑龙、梁龙、腕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2024年9月18日,22000米高空热气球载人实验飞行任务(国家科学试验项目)在北京启动。此次飞行采用非密闭舱室,飞行乘组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极限经受了极大考验。完成下面小题。7.此次飞行中飞行乘组经受的考验主要有() A.超高温、强辐射 B.低压、低氧 C.失重、超强风暴 D.强电磁干扰、雷暴天气8.若将飞行高度调整为12千米,飞行路线调整为由赤道上空向北极上空,则飞行乘组在高空飞行中最可能感觉到()A.一直处于平稳飞行状态 B.一直处于颠簸飞行状态C.先上下颠簸后平稳飞行 D.先平稳飞行后上下颠簸【答案】7.B8.C【解析】【7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的高度约12千米,随高度的增高气温降低,空气越来越稀薄,出现低压低氧,故A错,B正确,飞行高度只有22000米(处于平流层)没有脱离地球,受重力影响,不会出现失重,平流层上没有强磁场和强风暴及雷暴天气,故CD错,本题选B。【8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的厚度存在明显的纬度差异,由赤道向两极递。飞机保持12千米的高度从赤道上空飞往北极上空,是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而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比较平稳,故行员途中的感受是先上下颠簸,后平稳飞行,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强电磁干扰是指在电子设备和电子通讯系统中,由强电磁场产生的问题。强电磁场可能来自天线、雷达、电力变压器、高电压线、放电等。冰湖是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地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天山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干旱,受大西洋水汽影响较为明显,冰湖、冰川分布较为集中。下表示意1990—2010年天山冰湖数量与面积变化。完成下面小题。年份冰湖数量冰湖面积/km21990年136182.7152000年153588.8312010年166796.5049.大西洋水汽到达天山地表所经历的水循环环节依次为()A.蒸发、地表径流 B.水汽输送、降水 C.水汽输送、下渗 D.下渗、地下径流10.推测1990—2010年天山冰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B.气温降低,降水减少C.冻土融化,地下径流增多 D.植被增多,下渗增加【答案】9B10.A【解析】【9题详解】大西洋水汽通过西风将水汽输送至天山,经地形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到达地表,因此大西洋水汽到达天山地表所经历的水循环环节依次为水汽输送、降水,A错误,B正确;下渗和地下径流是水汽到达地表之后的环节,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结合表格数据可知,1990-2010年天山冰湖面积增大,说明冰湖水量增多。冰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冰湖的补给水量增多,面积增大,A正确;降水减少会使冰湖水量减少,面积减小,B错误;地下径流增多不会导致地表的湖泊水量增多,C错误;下渗增加,进入湖泊的水量会减少,D错误。故选A。【点睛】河流补给:(1)雨水补给:它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补给河流,个别地区也发生在冬季,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往往造成河川经流年内分配不均。(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的特点,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3)冰雪融水补给:主要指在流域内的高山地区,永久积雪或冰川融水补给。这类补给多发生在干、半干旱地区和部分较湿润的山区。冰雪融水补给最显著的特点是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这类补给的河流水量的年变化幅度比雨水补给的河流小。(4)湖泊沼泽补给:山地地区的湖泊,常成为河流源头;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能汇集湖区许多来水,增加河流流量,较大湖泊对河流水量起调节作用。沼泽水补给,对河流水量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的水量也较小。(5)地下水补给:它是河流水量可靠、经常的来源。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变化更为平缓,径流的年内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在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发育着一片特殊的地貌,其面积超过2500平方千米,海拔在4200米至5800米之间,微地貌类型主要表现为孤峰、峰丛、峰林、石瀑、岩溶漏斗等,分布较为集中。完成下面小题。11.与峰林相比,峰丛的突出特点是()A.岩石成分不同 B.常在地下发育 C.基座完全相连 D.山峰呈锥状12.与阿尔金山地区相比,我国云贵地区该类型地貌()A.受风力堆积影响强 B.形态相对单一 C.受流水溶蚀作用弱 D.发育程度高、规模大 【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解】峰林和峰丛都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地貌,岩石成分相同,常在地上发育,山峰呈锥状,ABD不符题意;峰丛基座完全相连,而峰林基座分开,C符合题意。故选C。【12题详解】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我国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受流水溶蚀作用影响强,受风力堆积影响小,AC错误;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态多样,B错误;云贵地区是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高、规模大,D正确。故选D。【点睛】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地下、喀斯特地貌,地表喀斯特地貌有:溶沟、石芽、石林、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石钟乳、石幔、石帘、石笋、石柱。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是:地表地形崎岖;土层薄,土壤贫瘠;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地下暗河发育。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广泛,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川、渝、湘、晋、甘、藏等省区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同一幅图对不同情境下的多个问题进行探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若该图示意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则图中吹东北风的地点为()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14.若该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则站在下列两地点中的人不能相互看到的是()A.①地与②地 B.②地与③地 C.②地与④地 D.③地与④地【答案】13.C14.A【解析】13题详解】等压线图中南半球近地面(海平面)风向的判断方法为: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上向左偏转一个锐角,即可得知风向。因此可得出①吹东南风,② 吹偏西风,③吹东北风,④吹偏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若该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①地与②地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相互看到,A符合题意;②地与③地之间为地势更低的洼地,可以相互看到,B不符题意;②地与④地之间为山谷,可以相互看到,C不符题意;③地与④地之间没有高地阻隔,可以相互看到,D不符题意。故选A。【点睛】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某植物学家乘船途经赤道附近的爪哇岛时,看到一棵树的树干上生长出很多美丽的花朵(如图)。完成下面小题。15.该地的气候特征是()A.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 B.终年高温,降雨丰沛C.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D.夏季温和短促,冬季寒冷漫长16.该植物学家在爪哇岛还可能看到当地植被()A.垂直结构简单 B.树叶为针状 C.秋冬季落叶明显 D.附生植物丰富【答案】15.B16.D【解析】【15题详解】图中树干上生长出很多美丽的花朵,为茎花现象,是热带雨林植被的特征。热带雨林植被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降水丰沛,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该植物学家在爪哇岛看到的当地植被为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垂直结构复杂,附生植物丰富,树叶为阔叶,四季常绿,D正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