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025-02-19 · 10页 · 797.5 K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广东省三校二月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年级地理试题参加学校:诺德安达学校、金石实验中学、英广实验学校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请2B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1.重庆市奉节县的旱夔(kui)门堪比长江三峡的夔门,两块巨大的绝壁高约600余米,相对而立,中间留有一道笔直狭窄的山口,犹如石门敞开(如图),因山谷里平时干旱,雨天才出现小细流,旱夔门由此得名。旱夔门地处石灰岩山区,山谷底部有暗河流动,河流源头的碧绿深潭里,每隔10余年会喷出10多米高的水柱,响声如雷,当地人称为“炮泉”。 “炮泉”是( )A.人工设计的独特景观 B.深潭落石飞溅形成 C.暴雨突降发生的景观 D.间歇性的地下涌泉下面左图为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右图为南美洲部分国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左图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A.生物水 B.冰川融水 C.雾气 D.雨水3.关于右上图中四地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沿海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B.②地自然景观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C.③地深受西风影响,全年温和湿润 D.④地受沿岸洋流影响增温增湿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措施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实现相对“零排放”。如图示意部分国家(地区)碳排放量变化情况(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4.与欧盟、美国、日本相比,中国碳排放进程的特点是(  )A.目前已实现碳达峰 B.未来碳减排任务较小 C.人均排放量较少 D.峰值比美国多约1000百万吨5.中国实现碳中和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②关停火力发电厂 ③限制私家车使用 ④优化产业结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图1、2是某相邻海域的两处海岸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27~28题。 6.图1地貌属于( )A.海蚀平台 B.海蚀崖 C.海蚀柱 D.离岸堤7.关于图2海岸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风力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B.河流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C.波浪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D.冰川作用下的泥沙堆积读下列气候资料,回答题。月份l23456789101112气温20.123.027.630.230.730.329.229.129.128.224.920.8降水1130356014228841134928814326178.该气候资料所属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9.该地月均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而不是在7月的原因是(  )。 ①地处低纬度,5月太阳高度角已经很大 ②5月降水量还不太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还不太强 ③受西南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强烈 ④受地形的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该地在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少的原因是(  )。 ①吹西南风 ②吹东北风 ③受大陆气团的控制 ④受赤道气团的控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图中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分别是: A.寒流、西南流向东北 B.暖流、西南流向东北 C.寒流、东北流向西南 D.暖流、东北流向西南12.研究表明,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其原因是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13.下列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相宜的是()A.长江截流——夏季 B.黄河调水冲沙——冬季 C.珠江口补淡压咸——冬季 D.海河紧急泄洪——春季阿克苏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西部,以山地降水及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该流域多年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为47.3mm,而蒸发量达2100mm。如图示意1961~2001年阿克苏河径流量距平和阿克苏市年平均气温变化。据此完成各小题。 14.图中信息显示,阿克苏河径流量距平( )A.60年代变化幅度最大 B.1974年前后为偏丰 C.80年代变化幅度最小 D.1994年以后为偏枯15.与1965~1967年阿克苏河径流量距平变化最密切相关的是( )A.降水量 B.蒸发量 C.全球气候变暖 D.植被破坏16.1997~2001年,阿克苏市年平均气温变化对阿克苏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是( )A.河床不断变窄 B.汛期提前 C.含沙量加大 D.径流量持续增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三江并流地区地理环境独特,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在此平行南流,形成世界上罕见的“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生物逐渐进化出非常特殊的适应性,成为动物、植物学研究的热点地区,号称“世界级物种基因库”。 材料二:丽江雪桃产自该区的云南丽江,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每年3月开花,10月果子成熟,而其他地区的桃子从开花到成熟大多为3~4个月。丽江雪桃果型硕大、色彩鲜艳、口感甜脆、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 材料三:如图为三江并流及云南丽江周边区域。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形成“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奇特景观的地质原因 (2)分析三江并流地区成为“世界级物种基因库”的原因。 (3)分析丽江雪桃果型大、色彩鲜艳、口感好、营养丰富的自然生长条件。 (4)专家建议在丽江地区扩大丽江雪桃的种植规模,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18.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8分) 材料一、下图某国是一个世界矿产出口大国,2011年中国成为该国第一大出口国,两国贸易日益频繁。下图为该国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该国是世界上花卉出国国之一,2010年曾举办国际花卉展。该国气候条件多样,物种丰富,仅兰花就有近3500种。近年来,该国政府采取多种扶植措施,鼓励花卉生产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鲜花出口。其中,康乃馨、玫瑰等鲜花已打入美国、、加拿大、荷兰、意大利、法国等北美和欧洲市场。 (1)该国人口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造成甲地人口密度小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说明乙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当地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评价该国花卉产业发展的条件。(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国矿产从附近山区运到海港主要以______运输方式为主,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5)分析该国修建多条东水西调工程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3月起,突如其来的疫情又一次席卷全国,为保障全国春播扎实有序推进,各地政府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确保“一天不耽误、一户不落下、一亩不撂荒”。截至5月26日,全国春播粮食过九成,进度同比略快。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22年全国春播期预测图。 材料二:表为2021年辽宁、江苏两省粮食生产相关信息。行政区总面积(万平方千米)播种面积(千公顷)总产量(万吨)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辽宁省14.593543.62538.77164.0江苏省10.725427.53746.16902.0(1)图中甲、乙两地春播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说明乙地在同纬度地区中进入春播较早的原因。 (2)与辽宁省相比,说明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3)从保护耕地质量角度,简述辽宁省粮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答案】D【解析】解:地下暗河水源累积,当水压较大时喷涌而出,因当地气候较为干旱,每隔较长时间才会喷发,D正确; 该地“炮泉”景观为自然形成,并非人为设计,A错误; “炮泉”景观为向上喷发,与深潭落石飞溅无关,B错误; 据材料“每隔10余年会喷出10多米高的水柱”可知与暴雨突降无关,C错误; 故选:D。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旱夔门高耸笔直,早期因内力抬升隆起,地处石灰岩山区,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流水溶蚀作用明显,形成溶洞。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内容是陆地水体类型的相关内容,需要结合当地地貌的形成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2~3.【答案】C、D【解析】【小题1】从题干中的信息“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看,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雾气。主要是该区域位于低纬度地区,蒸发较旺盛,再加之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水汽凝结,多雾。 【小题2】①地沿海处于离岸风区,盛行上升流,将充足的饵料带到表层,形成世界著名渔场,A错。②地位于安第斯山区,自然景观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热状况的变化为基础,B错。③地位于大陆内部,没有深受西风影响,全年干燥,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错。④地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西部,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D对。 考点:该题考查南美洲部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4~5.【答案】C、D【解析】1. 读图可知,与欧盟、美国、日本相比,中国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最大值,故A错误; 要实现相对“零排放”的任务比较艰巨,B错误; 与欧盟、美国、日本相比,中国人口最多,人均碳排放量较少,C正确; 读图可知,中国碳排放的峰值比美国多约5000百万吨,D错误。 故选:C。2. 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①正确。 关停火力发电厂做法太极端,不利于经济发展,故②错误。 限制私家车使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但可以提倡公交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率,故③错误。 优化产业结构,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④正确。 故选:D。6~7.【答案】B、C【解析】1. 【分析】海浪冲击海岸,压缩岩石裂隙中的水和空气,海浪离开岩壁的瞬间,裂隙中水和空气又急剧硫胀,导致岩石粉碎,岩壁剥落。蚀落的岩屑在波浪卷带下,又撞击岩壁,磨蚀岸坡。海岸在海浪作用下不断地被侵蚀,发育着各种海蚀地貌。尤其具有较大波高和波陡的暴风浪,对海岸的破坏作用更为显著。被海浪侵蚀的碎屑物质由沿岸流携带,输入波能较弱的岸段堆积,又塑造多种堆积地貌。 本题难度较小,以某地海岸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解答】解:根据所学可知,图1地貌属于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崖,故B正确。 海蚀平台主要特点是平台,海蚀柱的主要特点是呈柱状,都与图示不符,故AC错误。 激浪流携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水边线以前就堆积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