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南昌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2025-02-21 · 9页 · 36 K

江西南昌2025高三模拟测试(一模)语文试卷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一、阅读(72分)(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全球重型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振华重工,近期在公众号上晒出AI助手——ETO制造交付智能体。它的介入,使振华重工实现对图纸设计、物资采购、生产进度、船运计划等数百个并行交付项目的轻松“拿捏”。这一成功似在证明,在传统产业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让“老树”萌发“新枝”。“老树”一线的上海汽轮机厂,面临高额电费问题,每月高达90多万元,且产能每提升10%电费增加21%。为此,工厂搬来了绿色低碳和数字技术救兵:在厂房屋顶铺设光伏设施,为恒温车间配置储能系统,并引入能碳双控平台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工厂每年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6000吨,并节省电费逾600万元。分析上海2023年的经济总盘会发现,以智改数转、绿色低碳等新质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成为稳增长主力担当。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上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累计建成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3家、示范工厂19家。新质生产力带来的降本增效,使大量传统制造得以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并贡献高质量产值。问计新质,再造优势,上海在加速行动。比如,2023年9月,上海市经信委会同市规资局等部门,制定《关于打造“智造空间”的若干措施》,旨在解决容积率、土地混合应用、规划审批等裉节问题,推动2023年到2025年上海“长”出3000万平方米智造空间。又如,由链主企业带头,力推制造业上下游标识解析,即对制造业中每一个产品、零部件、设备等实体物体或工艺、算法等虚拟资产,赋予一张唯一且全国互认互通的数字身份证。这相当于让各生产要素从讲“方言”变为都说“普通话”。再如,推动大模型在工业主战场加速落地。沪上造船、汽车、航空、重型装备等领域,成为率先拥抱大模型的行动派。2024年9月,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远海运重工”“中远海运科技”,已正式签约上海羚数智能,而羚数智能正是振华重工ETO制造交付智能体的供应商。(摘编自李晔《硬核技术解痛点,老制造发“新枝”》)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那些经历繁荣而后走向衰落的老工业基地,就像被废弃而锈蚀的机器设备一样,被形象地称为“铁锈地带”。究其根本,主要是以能源和重工业为支柱的城市群落,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在资源枯竭、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自身无法主动及时适应变化。新一轮的城市职能分工,使得产品设计、原材料加工、配件制造、产品组装、产品销售的地域界限被打破,“铁锈地带”城市对旧有优势的过分依赖,最终成为了阻碍其自我发展的绊脚石。《时代》杂志写道:“20世纪中叶,如果有城市能象征美国充满活力的经济,那就是底特律。而如今,它显得灰暗又俗气:市中心的街道昏暗肮脏、弯弯曲曲;利维诺伊斯大街沿线的二手车车行的灯光不断闪烁、刺人眼球。但相比城市的样貌,底特律更关心成就……”1960年代鼎盛时期,底特律汽车业在美国居统治地位。然而,固步自封的三大汽车公司很快遇到了日本人的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又给了底特律苟延残喘的汽车业致命一击,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14万工人丢掉了饭碗。像匹兹堡、芝加哥、费城这样的城市,把为居民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放在突出位置,而底特律却独树一帜,把重点放在吸引和监管企业上。城市结构、产业布局,都是以汽车制造的需求为先导,其他产业和需求,包括生活、商业、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必须为这个终极目标让路。这一策略最终导致了城市用地结构、产业布局的双重不合理。作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城市,从1990年至今,城市人口已减少近300万人,这座城从世界瞩目的“汽车城”,变为了如今闻名全球的“鬼城”。德国鲁尔工业区是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的重工业区,二战后随着煤炭资源的日趋枯竭,很多煤矿和钢铁厂纷纷倒闭。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进行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和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整治,其转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订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方案,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并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善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兴建和扩建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整治土地,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阶段,重点通过提供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援助,逐步在当地发展新兴产业,以掌握结构调整的主动权。第三阶段,德国联邦和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鲁尔区内不同地区的区域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工业区成为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地区,持续散发着经济和文化活力。“铁锈地带”不该是工业发展的宿命,合理稳健的产业结构才是应对内外部危机的良方。工业区的环境整治一方面是为了宜居,另一方面增强城市韧性;产业重塑是为了提振经济,同时创造新职业,增加就业机会。研究表明,所有成功背后都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否实现了“人”的转型。如果整治举措仅仅专注于短期的经济利益,没有长远的规划,没有环境提升意愿,居民看不到摆脱现状的任何希望,能走的都走了,留下来的只能日渐沉沦,谁来复兴城市呢?(摘编自李刚《发达国家“铁锈地带”的转型治理实践》)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振华重工通过智改数转实现了数百个项目的轻松处理,说明引入AI技术能让传统产业获得新生。B.上海汽轮机厂采取的系列措施,既减少了环境污染,也大幅度降低了电费支出,做到了降本增效。C.新质手段通过帮助大量传统制造成功提质,成为经济稳增长主力担当,为上海贡献了高质量产值。D.羚数智能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多家企业成功签约,是工业主战场推动大模型落地的生动实践。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济全球化前,一些发达的工业中心凭借能源优势,实现了涵盖原材料加工至产品销售全产业链的垄断。B.坚持优先满足汽车制造需求,而不是营造优美人居环境的建设策略,使美国底特津失去了城市发展活力。C.要在“铁锈地带”转型中实现“人”的转型,就是要以待遇吸引人才,构建专业队伍体系,提供智力支撑。D.老工业基地依靠资源优势和重工业支柱产业取得过辉煌成绩,但无法应对的内外部危机使它们必然衰落。.3.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一中“让‘老树’萌发‘新枝’”举措的一项是(3分)A.金发集团在青浦征地120亩,建设汽车材料项目,凭借产业空间优势引入数智化,突破产值上限。B.兰宝科技构建6条全自动柔性线,凭借硬核技术压缩换线时长,改进数据采集,提升工厂良品率。C.海天味业对酱油酿造用“AI冷冻机组系统”参数动态寻优、自动闭环控制,电单耗量降超20%。D.济源钢铁落实国家去产能政策,全面关停钢铁主业,33天安全关停650万吨产能,分流2万职工。4.德国鲁尔工业区成功实现了从“铁锈地带”到宜业宜居城市的转型,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请依据原文加以概括。(4分)5.以上两则材料引述的诸多例证,对我国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和复兴有怎样的启迪?请依据原文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绵绵的秋雨史铁生一连几天的秋雨总算想歇口气了。小路上铺满了落叶,被风吹起,像一层层五彩斑斓的波浪。潮湿的空气中带着发苦的霉味,太阳终于出来,却又无精打采地沉到古殿飞檐的后面去了;把一片沉静的黄光投向那片老柏树林。那是她吗?我的心一阵紧跳: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独自坐在一棵老柏树下,微驼的脊背靠在粗糙的树干上,就像是那老柏树的一部分。她好像正望着什么。我向她走去。我想这一定是她了。临来时,朋友对我说:“如果你在家里找不到她,就到她家近旁的那个小公园去找。离儿童运动场不远,有一片老柏树林……”我向她走去。我的腿在发抖。但愿这还不是她,但愿我没能找到她,但愿……如果我在最后那一刻没有胆怯,如果我和大勇同时冲上那座楼顶,如果……唉,往事毕竟难于忘却,何况我正是为了往事而来。昨天,淅淅沥沥的秋雨中,我又来到了这座古城。“我总该看看她”,一路上我不断地说服着自己,虽然我也感到了透顶的滑稽。算来大勇已经死去十四年了。十四年前我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也是迷迷蒙蒙地下着细碎的秋雨。古殿檐头的枯草在秋风中飘摇。这是一座荒废了的古苑。昔日的雕栏玉砌散落在草丛中,被风雨剥蚀得像一块块墓碑。秋蝉乘这个生命最后的时光全力地叫着,使这古苑更显得寂寞、空旷。我向她走去。她一动不动地坐在老柏树下,不知正张望着什么。夕阳把她的白发染得金黄。她到底望着什么呢?神情那么专注、安详。她双腿盘在一起,裸露的脚腕像是老柏树的根。我向她走去,去欺骗那个善良的老人。她已经失去一个活生生的儿子了,还要再让她失去心中那个英雄的幻影吗?我摸摸口袋里的六十元钱,厚厚的一叠,都是五元一张的——来自十二个不同的地方。每一张是一颗心,每颗心都是善良的,每颗善良的心都在欺骗她。十多年了,每月我们从不同的省、市把钱寄到朋友这里由她给大勇的母亲送来,说那是“烈属抚恤金”。我们只有这一个办法能使她相信,她的儿子是为革命牺牲的。我们不忍用诚实来伤害这个孤单的老母亲的心。我走到了她身旁,这肯定是她。从那张瘦削而苍老的脸上,我又看见了大勇的影子:宽阔的额头,总像在微笑的孩子气的嘴。大勇长得太像他的母亲了。她没有注意到我。一缕夕阳的残光照到她脸上,她把爬满青筋的手举到额前,遮住阳光,依然那么专注地望着。我顺着她的视线望去。那儿有一个儿童运动场:一群孩子正尽情地游戏,笑着、叫着、追逐着……转椅飞转,像一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秋千高荡,像一只只彩色的气球放上了秋空……像是一幕幻景,像是上帝丢落的一片春光。她发现了我。“您也喜欢孩子?”她对我说。“我也是。”她又转过脸去,朝儿童运动场上望着,说:“操心、受累、担多少惊怕,可花多少钱你买不来个情愿不是?”原来是为这个!“离儿童运动场不远有一片老柏树林。”“你忘了,她给人家看了一辈子小孩儿,供大勇上的大学。”当时我还不明白朋友这话的意思。我看见了一架高高的云梯,看见了寒光闪闪的长矛………“您快看,快看哪!”我看见了绿色的柳条帽,看见了红色的臂章………“您快看,快看哪!”……那已破旧的婴儿车里站着一个咿呀学语的男孩子,车边坐着一个怀着希望的母亲……婴儿车里站着别人的孩子:男孩子、女孩子、女孩子、男孩子……老保姆颤巍巍的手,颤巍巍的童谣……童年的大勇趴在母亲的背上;少年的大勇在阔野上奔跑;青年的大勇在灯下拉着计算尺……母亲老了,老了!头发白了,背驼了,看一眼膀阔腰圆的儿子,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如果我在最后那一刻没有胆怯,如果我和大勇从东西两侧同时攻上楼顶,就会分散对方的兵力,就不致于四支长矛一齐都对准了他的胸膛……然而我害怕了,忽然停止了攀登,站在云梯上,觉得心里一阵发凉……我听见一声惨叫,大勇摔下去了。那沉重的声音……他躺在担架上,轻蔑地望着我……下着雨,那也是秋天。“您是大勇的母亲吧?”我问。我想赶紧把钱交给她,赶紧离开。那缕红光正在变淡,变成了暗紫色,变成了淡蓝色,慢慢地消失了。儿童运动场那边也安静了下来。秋千垂着头,转椅歪着身子,孩子们三三两两地穿过树林回家去了,五颜六色的衣服隐没在静静的树林那边。大勇的母亲不再说话,背驼得更深,头垂到了膝盖上,只有那双浑浊得发灰的眼睛依然一眨不眨地望着远处,望着孩子们消失的地方。昏暗的暮色笼罩了老柏树林,笼罩了这座废弃了的古苑。大勇的母亲扶着老柏树站了起来,用衣袖擦着眼睛。然后,她从婴儿车里拿出笤帚,开始慢慢地扫那落满在地上的柏子。“要这干什么用?”我问。她听见了。“这是药材,挺值钱呢。”“怎么,您缺钱用?”“不,不缺。我有‘烈属抚恤金’”她直起腰喘了口气,“不是为卖钱,这东西国家需要。我那儿子是烈士,我不能……”她还在那儿扫着柏子。我感到一阵不可名状的忧伤。我就要走了,我还要回来!云又在天上聚集着,聚集着。雨星星的。这绵绵的秋雨!(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我”途中看见落叶满地却五彩斑斓,太阳当空而无精打采,看似矛盾的景物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