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历史说明:1.本试卷分试卷Ⅰ(选择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用2B铅笔涂黑考号对应的位置。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能答在第Ⅰ卷上,第Ⅱ卷的答案答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记》记载“(禹)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上山坐的滑竿)。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这反映了()A.交通建设推动城市规模扩大 B.夏朝造船航海技术领先世界C.交通工具提升行政治理效能 D.夏朝交通工具呈多元化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中国)。据题干“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上山坐的滑竿)。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及所学知识可知,大禹利用车、船、滑竿等多种交通工具进行治水和行政管理,这体现了夏朝交通工具呈多元化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规模发展情况,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夏朝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与本题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交通工具与行政治理效能间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2.《唐会要》有载“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尤为得当”。白居易诗句“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材料所提到的制度是()A均田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一条鞭法【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可知,唐朝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征税标准以资产为主,并且以货币形式来缴纳赋税,符合材料内容,C项正确;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租庸调制缴纳的是谷物、布匹等实物税,且没有分夏季和秋季两次征收,排除B项;一条鞭法属于明朝的赋税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3.《郑氏规范》规定:“子孙赌博无赖及一应违于礼法之事,家长度其不可容,会众罚拜以愧之……又不悛,则陈于官而放绝之,仍告于祠堂,于宗图上削其名,三年能改者,复之”。据此可知,《郑氏规范》()A.违背了封建伦理的秩序 B.体现了社会教化的目的C.具有与法律相同的效力 D.取代法律主导基层治理【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题干“子孙赌博无赖及一应违于礼法之事,家长度其不可容,会众罚拜以愧之……又不悛,则陈于官而放绝之,仍告于祠堂,于宗图上削其名,三年能改者,复之”可知,《郑氏规范》规定了子孙违反礼法行为的惩罚和改正规定,这体现了儒家伦理规范对社会教化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B项正确;从“违于礼法之事,家长度其不可容”可知,《郑氏规范》维护封建伦理秩序,排除A项;《郑氏规范》属于民间家训,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并未具有与法律相同的效力,排除C项;《郑氏规范》是明代郑氏家族的家训,不可能取代法律主导基层治理,排除D项。故选B项。4.明清时期关于晋商两则记述:其一,“巨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其二,推行东伙制(类似股份制),容易产生论资排辈的现象。据此可知,明清晋商()A.已经建立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B.助力中国古代长途贸易出现C.有效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经营管理仍受传统思想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巨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体现了晋商重视诚信、质朴等传统道德观念在商业经营中的作用。“推行东伙制(类似股份制),容易产生论资排辈的现象”,说明在经营管理模式上,晋商虽然有创新的类似股份制的形式,但又受到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存在论资排辈现象,D项正确;根据材料“推行东伙制(类似股份制),容易产生论资排辈的现象”,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强调以雇佣关系为基础,追求利润最大化,且注重打破传统等级观念,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而晋商的东伙制虽有类似股份制的形式,但存在论资排辈现象,这说明其本质上还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同时,材料中“巨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也未体现出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中雇佣关系等核心要素,排除A项;中国古代长途贸易早在明清之前就已经出现,明清晋商确实在长途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长途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但材料中并没有相关信息表明晋商助力了中国古代长途贸易的“出现”,排除B项;材料中仅提及了晋商的经营特点,如票号法精密、信用卓著以及东伙制存在论资排辈现象等,没有任何关于晋商与列强经济侵略之间关系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5.济南开埠后,近代企业相继涌现,“其勃兴之程度,实出常人意料之外”。济南电灯房、泺源造纸厂、振业火柴公司、成丰面粉厂、仁丰纱厂等先后创办。这一记载揭示的主题是近代中国()A.沿海城市的半殖民地化 B.开埠后口岸商业的发展C.改革开放程度有所提升 D.经济结构的根本性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题干“济南开埠后,近代企业相继涌现”“济南电灯房、泺源造纸厂、振业火柴公司、成丰面粉厂、仁丰纱厂等先后创办”可知,济南开埠开商后,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从而推动了济南商业的发展,B项正确;半殖民化主要指国家主权的部分丧失,材料未涉及半殖民化,排除A项;改革开放开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6.下图为发表于1912年《民权画报》漫画《新民国之怪现象之一》。图中展示“共和”、“平等”的字样,该漫画()A.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表明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C.反映了当时政治转型的艰难 D.保障了人民普遍的政治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漫画展示“共和”“平等”字样,却被称为“怪现象”,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从封建君主专制向民主共和制度转型,但漫画暗示实际情况与“共和”“平等”的理想状态存在差距,说明新制度建立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C项正确;根据材料,漫画虽展示“共和”“平等”字样,但结合标题“新民国之怪现象之一”以及1912年的时代背景,当时中华民国刚成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和深入人心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仅从漫画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排除A项;漫画中没有任何关于群众对政治改革态度、参与情况等相关内容的体现,没有信息表明群众是否支持或参与政治改革,也无法从漫画中得出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的结论,排除B项;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虽然在形式上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但在实际中,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由于封建残余的存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并没有真正获得普遍的政治权利,排除D项。故选C项。7.下图为1929-1933年期间我国年平均关税的演变,对其中1929-1933年期间关税变化解读最合理的是()A.帝国主义加强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改定新约运动实现部分关税自主权C.民国临时政府的关税体系逐步完善 D.关税的提高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9-193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定新约运动,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争取关税自主权。从图中能看到1929-1933年期间年平均进口税率在提高,这表明通过改定新约运动,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部分关税自主权,B项正确;从图中可知,1929-1933年年平均进口税率呈上升趋势,这会使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成本增加,不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排除A项;1929-1933年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并非民国临时政府时期,排除C项;在当时的背景之下,提高关税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外国商品的涌入,对民族工业起到保护作用,而不是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8.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增长。截至“城镇化”战略确立的1998年,乡镇企业的增加值已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7.9%。整个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就业达1.25亿人,占当年全国城乡非农就业总数的35.7%。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已经建立 B.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转型C.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推动城镇化发展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劳动力转移【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题干“截至‘城镇化’战略确立的1998年,乡镇企业的增加值已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7.9%。整个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就业达1.25亿人,占当年全国城乡非农就业总数的35.7%”,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农村开办乡镇企业,不但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非农人数不断增加,使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转型,B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对内改革,未体现对外开放,排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于21世纪初,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乡镇企业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9.公元前两千年,巴比伦的商人和银行家之间就在使用票据和支票……罗马知道开设往来账户,账本上有借方和贷方。伊斯兰国家的商人……从十世纪起已知道使用所有信贷工具。中国早在九世纪起就使用庄票。这可以用来说明()A.信贷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汇票成为主流的支付手段C.主要文明区域已出现信贷 D.传统的货币制度已经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中分别列举了公元前两千年的巴比伦、罗马、伊斯兰国家以及中国在不同时期都有使用信贷工具或类似信贷的方式,如巴比伦使用票据和支票、罗马开设往来账户、伊斯兰国家使用所有信贷工具、中国使用庄票等,这说明当时的主要文明区域已经出现了信贷,C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不同地区信贷工具的使用情况,没有提及信贷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排除A项;题干只是说不同地区有使用票据等信贷工具,但并没有表明汇票成为主流支付手段,排除B项;传统货币制度并未瓦解,各国仍在使用金属货币,排除D项。故选C项。10.1610年,詹姆士一世政府颁布《反对恶棍、流浪汉和恶丐等法令》。法令要求每一郡都得建立改造坊,“对恶棍、流浪汉和恶丐以及其他懒惰与破坏秩序的人……都得提供工作以改造”。该法令()A.有利于英国社会稳定 B.激化了劳资间的矛盾C.导致了贫富差距扩大 D.完善了君主立宪政体【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0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詹姆士一世政府颁布法令,要求每一郡都得建立改造坊,对懒惰与破坏秩序的人进行劳动改造,这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有利于英国社会稳定,A项正确;给懒惰与破坏秩序的人提供工作以改造,不属于劳资间的矛盾,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该法令有利于英国社会稳定,不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排除C项;此时英国还未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排除D项。故选A项。11.窗税(WindowTax)是1696年威廉三世在位期间,英国政府开征的税项。1845年马修·享伯顿指出:“窗户税是对光、通风和健康要钱”。在公共健康运动的背景下,窗税不再被视为普通的税收,而是对健康的税收。最终于1851年废除。窗税的变化说明()A.英国建筑风格发生变化 B.人们公共健康
河南省开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5-03-28
·
14页
·
132.6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