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参考答案

2023-11-25 · 4页 · 33.6 K

盐城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1.D2.C(根据材料三第二段“这种线条粗犷,大胆夸张的表现手法将西夏民族英武豪迈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可知,并不是材料三用大胆夸张的笔法描绘了“男性人像碑座石雕”,而是当时的建造者用大胆夸张的笔法描绘了“男性人像碑座石雕”。)3.C(从原文“曾经宏伟壮观、庄严肃穆的西夏王陵,如今所有陵墓,无不墙断阙残,瓦砾遍地,满目疮痍,一片荒芜与凄凉。明代诗人的《古冢谣》曰:‘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低犹如浮水沤。道逄古老向我告,云是昔年王与侯。’”可知,文段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当下西夏王陵的荒凉。C项,“野利部落去世后,没有文字记载,千年来谁又能认得西夏王陵,曾经称王称霸建立功业如今又在哪里呢?浩瀚沙漠中大风凛冽、尘沙满天阻断了远行的人”作者感慨斯人已去,曾经西夏的辉煌不复存在,西夏王陵无人问津。)4.①营造布局和结构多样,夯土建筑遗存多,有数量优势;②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佛教文化影响,有丰富文化内涵;③三大未解之谜,有神秘吸引力。(共4分。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5.示例:盐城,又称瓢城。位于江苏沿海中部,东临黄海。物产丰富,盛产盐等。最值得称道的是九龙口风景区,九条自然河道汇合于龙珠岛,形成九龙抢珠的复合水系,滩荡水面达十万亩,资源丰富,景色宜人。(评分依据:共6分。得名、位置、历史、起源、物产等每点1分,最多3分;重要景点的介绍3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C(解析:第4段中“……实际情况是我根本不知道这条路通向什么地方,而我又是如此地渴望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是的,那一刻,我只想从结伴采风的队伍里叛逃,从广西叛逃,从地球上叛逃。我觉得,这条路之所以从天边的峰丛之间伸到我的面前,就是为了来接引我的,而且它一直就存在于我的心底……”可知,作者内心十分明确自己的目的和想法,并不迷茫和忧伤。)7.B(解析:第4段中“一个人走在这条岔路上,我领受的山川信息和我在这些信息中呈现出来的状态,使我顿时觉得自己走到了地球的边上。我说‘岔路似乎是通向罗城’,这纯粹出自我的想象,实际情况是我根本不知道这条路通向什么地方,而我又是如此地渴望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可知,本段在表述上,作者从本人的感受出发,并不是普通人的日常体验。)8.①这里的竹子充满野性,富有生机。(2分)②有别于人工竹类,没有人为痕迹和功利价值。(2分)9.①巧用修辞,生动形象:拟人,如“荒草让出来的地方”“纳入到自己的色系和场域”,比喻,如“那白丝绸一样的烟雾”;②用词新颖,表现力强:如天际线是“饱满的”,草木是“强势的”;③多用长句,语意丰富:如用长句更好地表现出作者思绪的流转。(共6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B、D、F吾非[判断句的标志]瞽史[1.乐师与史官的并称。2.说书的瞎子。],焉知天道[1.犹天理,天意。2.指自然界变化规律。3.指显示征兆的天象。4.气候,天气。5.时光,时候。6.局势,形势。7.佛教所说六道之一。]?吾见晋君之容[相貌,仪表],殆[必、一定]必祸者也。我不是乐师、太史,怎么会观测天意?我只不过从晋君的仪容料定晋国必定会发生祸乱罢了。11.D(牧,指治理、管理。与《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中的“牧(养、修养。语出《周易谦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词义不同)12.D13.(1)会合诸侯是关系民众的大事,从这里可以观察到兴衰存亡的契机(或端倪)。[补充细则]①合、判断句、于是、句意各1分。②“合”还可译为“会聚”“聚合”等。(2)统治民众的人,他的威严是极大的。丧失威严以至于被杀,他的过错一定太多了。[补充细则]①君、至于、被动句、过各1分。14.放纵奸邪,不体恤百姓,不专心推行善政。(共3分。每点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B(“转移到眼前飘香的桂树”,此处解析有误。词中“想天寒、桂老已吹香,堪攀摘”是想象月中之景,并非实景。故选B。)16.同:都表达了对月夜美景的喜爱。异:①张词胸怀豪放中有旷达,表达了对自我高洁人格的自许,超越了世俗的荣辱得失;②刘词豪放中有孤寂,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感伤。(共6分。相同点2分,不同点.两首词各2分)公众号:高中试卷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弊在赂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示例: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屈原《离骚》)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共6分。每空1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18.①战战兢兢/颤颤巍巍/摇摇晃晃/磕磕绊绊(根据前文“老头越走越慢,担心受怕”以及横线后面“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可知,横线处应该填表现老头走路晃晃悠悠,走路不稳的词语。所以此处可填“战战兢兢/颤颤巍巍/摇摇晃晃/磕磕绊绊”)②混混沌沌/浑浑沌沌(根据前文“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可知,横线处应该填表现环境浑浊的词语。所以此处可填“混混沌沌/浑浑沌沌”)19.A(解析:A项,就:连词,即使。B项,就:介词,从。C项,表示坚决、肯定的语气。D项,表示事实如此。)20.①原文“哽哽的”生动地写出小狗耐不住严寒、被冻得发不出声音的样子;②原文“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使严冬寒冷带给小狗的疼痛更加生动可感;③原文用三个短句,简洁明快。(共6分。每点2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21.(1)黑猩猩的腰椎不能自由活动(2)就会前倾(3)所以也就产生了问题(所以也就更加脆弱)22.①删除“东西”;⑥“但是”“却”保留一个;⑦删除“更加”。四、写作(60分)23.审题指导这是一道话题体材料作文,讨论的话题是“沉浸式”。命题形式和命题思想与2023年新课标I卷作文题一脉相承。在审题上,需要我们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1.解析材料材料围绕关键词“沉浸式”展开,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谈网络热词“沉浸式”走入现实生活的诸多表现,列举的对象是莘莘学子、劳动大众、科技人员,省略号表示可以类推,提醒学生进一步生发联想;第二层次是对“沉浸”和“沉浸式体验”两个词语(短语)的界定,将“沉浸”归属于“能力”和“境界”,将“沉浸式体验”归属于“高专注投入”和“高价值愉悦”,仔细推敲,会发现,第二层次的前后两个分句构成对应关系,能够滤掉外在干扰的高专注投入是一种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能获得为积极的事业不知疲倦的高价值愉悦更是一种境界。这一层次是对“沉浸式”内涵的归属性解释,引导考生思考提倡“沉浸式”的意义和价值所在。2.分析写作要求“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要求在对材料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个性,调动联想思维,在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等方式中选择一种或数种,表达自己对“沉浸式”的理解;大胆说出“我认为”,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看法。选准角度——读懂命题意图,准确选择写作切入点确定立意——能用一句话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明确文体——表达方式能够体现文体特征,偏重表达“联想”的可以选择记叙文或散文,偏重表达“思考”的,可以选择议论文。自拟标题——要有标题,还要切题、有文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拿自己做过的作文和看过的文章生搬硬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出于保密与公平考虑不少于800字——控制在800-850字之间构思方向1.具象印证就是通过叙述具体生动、情节曲折的故事,来印证材料观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从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事物的认知,进而完成写作任务。应对这道作文题可从“何种主体”“以怎样的方式”沉浸于“何种环境中”,“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或影响”这几个问题入手,塑造人物形象,讲述故事情节,反映现实生活。2.正向解构就是将审题时提出的诸多疑问按一定的顺序合理编排,形成一定的逻辑结构,行文时先摆明观点,然后对材料进行结构分解,有层次地分析论证,进而完成写作任务。应对这道作文题,可根据材料内容提出系列问题:什么是“沉浸式”?它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如何?“沉浸式”的属性是什么?提倡“沉浸式”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如果不用“沉浸式”将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和后果?如此等等,在构思写作时将这些问题的答案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篇符合题意的800字文章。3.逆向驳论就是从材料内容的反向立意,采用驳论的方式,达到证明材料观点正确合理的目的。材料中有“排除外在干扰的高专注投入、为积极事业不知疲倦的高价值愉悦”等具有正能量的内涵,指明了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从它的反方向看,当下现实中普遍存在分心、不专注、浅尝辄止、消极怠工、漂浮、游离等无法完全地专注于某种工作,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等现象,以这类现象为靶子,树立虚拟论敌——否定“沉浸式”的正向作用,然后进行辩驳,展示论证的力量。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