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地理(天津卷)(考试版A3)

2025-04-12 · 4页 · 3.7 M

2025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天津卷)地理·全解全析(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文创产品是一种将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新型创意产品。目前,天津正持续加大对文创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文旅服务行业注入丰富文化内涵。图为四幅天津文创产品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能够体现“凝固历史艺术,领略万国风华”主题的文创产品是(   )A.年画娃娃钥匙扣 B.五大道建筑便签C.天津之眼明信片 D.博物馆藏品雪糕2.近年来,文创产业发展迅速的前提条件是(   )A.消费市场需求的扩大与转变 B.从业者日益娴熟精湛的手艺C.营销方式与渠道的逐渐多样 D.交通与信息通信的日趋便捷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下图为某地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甲处(   )A.因流水堆积成山 B.因地壳抬升成山C.因流水下蚀成谷 D.因地壳陷落成谷4.该地区最后一次地壳抬升可能出现在(   )A.晚白垩纪 B.晚侏罗纪C.早侏罗纪 D.中三叠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水位周期性地在145m和175m间波动,形成水库消落带。调查发现,随着水库运行,消落带土壤趋于贫瘠。下图示意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生物量、种类占比和累积淹水时长随高程变化,完成下面小题。5.与145~155米高程相比,消落带155~175米高程的植被(   )A.根茎耐淹性更强 B.一年生草本生物量更多C.群落物种更单一 D.多年生草本优势更明显6.消落带土壤趋于贫瘠,主要是因为库区水位的涨落会(   )A.降低有机质分解速度 B.加快成土母质形成 C.加快土层养分的流失 D.降低土壤的含水量2024年一月最后1天(1月31日)冷空气抵达天津。在冷空气影响下,气温下降4-5℃。到周四(2月1日),天津市区最高气温跌至零下,以后的10天里雨雪频繁。在此期间,华北地区中部经历了明显的雨雪过程,图示为2月1日此次降水过程中不同观测时间降水相态的变化精况(图中虚线表示300米等高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影响本次降水过程中5时降水相态的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②植被覆盖③地形地势④海陆位置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8.引起本次降水的天气系统及其移动方向是(   )A.暖锋向东南 B.暖锋向西北 C.冷锋向东南 D.冷锋向西北9.此次雨雪天气(   )A.导致天津空气污染加剧 B.易造成天津城区内涝C.不利于冬小麦过冬 D.增加晚高峰交通压力碳汇是指通过一系列生态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炕等,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农田生态系统既是碳排放源,又是重要的碳汇系统,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为农田碳循环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农田碳循环系统中(   )A.农作物通过呼吸作用实现了碳汇功能 B.农作物成为动物饲料,减轻了碳排放C.土壤中根系越发达,固碳的效果越差 D.实施秸秆还田,使土壤中有机碳增加11.提高农田碳汇的措施有(   )①大力增施化肥  ②增加生物质能源的使用  ③使用地膜覆盖  ④轮作、休耕等保护性耕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中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受多重因素影响,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老龄化呈现出明显差异。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港澳台除外)全省及乡村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长寿化 B.少子化 C.城镇化 D.晚婚化13.关于各省老龄化程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川渝地区程度高因为经济发达 B.西部地区老龄化省间差异最大C.吉林省比浙江省城乡差异更大 D.只新疆一省未进入乡村老龄化秘鲁马丘比丘古城(13°9'S,72°32'W)建有拴日石和太阳神庙。春分日正午时,拴日石的石柱无日影。古印加人通过观测石柱正午影长和朝向的变化确定季节。每年石柱正午影子最长的一天,太阳光才能从朝向东北的梯形小窗投射到太阳神庙内的花岗岩巨石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拴日石的倾角约为(   )A.13° B.66° C.77° D.90°15.太阳光从梯形小窗投射到花岗岩巨石上的现象出现在(   )A.6月22日6时前后 B.6月22日10时前后C.12月22日10时前后 D.12月22日14时前后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根据我国生态区的分类标准,京津冀地区可划分为草原生态区、森林生态区和农田生态区(下图)(20分)(1)指出图中甲、乙生态区的名称,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2)阐述乙生态区对京津冀地区提供的服务功能。(从资源供给、环境调节、文化服务三方面分析)(6分)材料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3)从生产要素、城市职能、产业发展三个角度,简述京津冀协同发展应采取的措施。(6分)材料二  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作为其核心区域的天津滨海新区迅猛发展。其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4)从其功能定位方面,简述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原因。(4分)17.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7分)2024年伊始,随着“南方小土豆”的涌入,“尔滨”冰雪旅游爆火,成为文旅新“顶流”,冰雪大世界、雪博会、极地馆等景点一票难求。元旦期间,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5万人次。哈尔滨政府提出“以冰雪旅游经济带动产业经济发展”的提案。右图为哈尔滨干道系统图。(1)说明哈尔滨发展冰雪文旅产业的优势条件。(4分)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铁全线贯通,北京至哈尔滨的旅程由12小时缩短为不到5小时。京哈高铁沈哈段是中国首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高速铁路。近年来,哈尔滨在原有路网基础上大力加强道路建设,计划2026年底完成五环施工。(2)据材料推测造成京哈高铁工程难度大的最重要原因。(2分)(3)说明哈尔滨路网建设和改造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6分)黑龙江省曾因资源丰富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摇篮,但随着时代变迁,其人口和经济出现变化。下图示意黑龙江省各市人口和GDP变化。(4)据图说明黑龙江省近年来人口数量变化特征,并从经济角度分析黑龙江人口出现此种变化的原因。(5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埃塞俄比亚中部裂谷地区位于该国南部,当地人口增长较快,预计到2035年人口数量将从目前的3百多万增加至400~480万。目前,中部裂谷地区农业多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粮食种植业为主,灌溉设施普及率较低,粮食经常歉收,当地农户呼吁政府发展灌溉设施。下图示意中部裂谷的位置及中部裂谷地区的气候条件。(1)分析埃塞俄比亚中部裂谷地区农户希望政府建设灌溉设施的原因。(6分)(2)说明该地区农户扩大灌溉规模对当地生态环境形成的潜在威胁。(6分)(3)从调整结构角度,为中部裂谷农户降低对灌溉的依赖提出合理建议。(6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