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化学(新七省高考“14+4模式”)(全解全析)

2025-04-12 · 20页 · 2.1 M

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化学·全解全析(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Ca40Ti48Sr88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黑金”石墨烯为冬奥会赛场留住温暖,石墨烯属于化合物B.“长征七号”采用液氧、煤油等作为推进剂,液氧、煤油是纯净物C.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护色剂,可用于一些肉制品如腊肉、香肠等的生产D.用热的纯碱溶液可清洗衣物上的汽油污渍【答案】C【解析】A.石墨烯不是化合物,是单质,它全部由碳原子组成,A错误;B.液氧时纯净物,煤油是混合物,B错误;C.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护色剂,减缓食物腐败,可用于一些肉制品如腊肉、香肠等的生产,C正确;D.汽油不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也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则不能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衣物上的汽油污渍,D错误;本题选C。2.四种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植物油和水选用仪器① B.仪器②的名称是“具支试管”C.仪器③常用于中和滴定实验 D.可以加热的仪器有②③④【答案】B【解析】A.植物油和水不互溶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分液用梨形分液漏斗,球形分液漏斗一般用于添加试剂,A错误;B.仪器②的名称是“具支试管”,B正确;C.用于中和滴定实验的是普通锥形瓶不带支管,C错误;D.可以加热的仪器有②③,④是容量瓶,不能加热,D错误;故选B。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的空间填充模型:  B.HClO分子的VSEPR模型:直线形C.基态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D.1,3-丁二烯的键线式:  【答案】D【解析】A.为的球棍模型,A错误;B.HClO分子的中心原子为氧原子,有两个孤对电子,故VSEPR模型为V形,B错误;C.图示为基态Mn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基态Mn原子失去电子变成基态,需失去最外层4s轨道的电子,C错误;D.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2,键线式:  ,D正确;故选D。4.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2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之间的有1种B.酸性:C.与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均为形结构D.乙二胺的沸点比三甲胺高的原因是乙二胺存在分子间氢键,三甲胺存在分子内氢键【答案】B【解析】A.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族大于第ⅢA族,第ⅤA族大于ⅥA族,则第2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之间的有Be、C、O三种,故A错误;B.电负性F>Cl>H,则吸电子能力:,吸电子能力越强相应羧基的酸性越强,故B正确;C.中S为sp3杂化,中S为sp2杂化,杂化方式不同,故C错误;D.三甲胺分子中三个甲基,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故D错误;故选:B。5.Z是医药工业和香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和Y互为同系物B.X→Y属于取代反应,Y→Z属于氧化反应C.X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Y苯环上的三氯代物有2种D.Z中所有原子可共平面,Z与H2完全加成后分子中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答案】C【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X和Y不是同类物质,不可能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由结构简式可知,  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故B错误;C.由结构简式可知,X苯环上的邻、间、对二氯代物可以视作二氯苯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酚羟基取代所得结构,共有6种,Y苯环上的三氯代物与一氯代物的数目相同,共有2种,故C正确;D.由结构简式可知,Z与氢气全加成所得分子为结构对称的分子,分子中不存在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故选:C。6.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数目是B.标准状况下,与足量反应生成分子数为C.0.1mol中杂化的碳原子数为D.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答案】C【解析】A.能水解,故数目小于,故A错误;B.与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分子数小于,故B错误;C.苯乙烯中所有碳原子均为杂化,故C正确;D.分子的结构式为,1个CO2中有2个键,分子中含有键,故D错误。答案选C。7.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AB实验操作或装置目的证明乙炔可使酸性溶液褪色制取晶体选项CD实验操作或装置目的验证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实验室制少量氨气【答案】D【解析】A.电石和水反应生成的乙炔中混有硫化氢等,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溶液褪色不能证明生成乙炔,故A错误;B.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蒸发溶液不能制备晶体,故B错误;C.此实验有两个变量,分别是温度和催化剂,应控制单一变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D.实验室利用浓氨水和氧化钙反应制氨气,塞上橡皮塞后倾斜Y形管,使浓氨水流入左侧管中与氧化钙混合放出氨气,避免塞上橡皮塞前有氨气逸出,故D正确;本题选D。8.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含硼阴离子,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态硼原子的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3种B.电负性大小为:O>B>HC.该结构中硼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D.该结构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氧原子【答案】B【解析】A.基态硼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3种,A正确;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电负性大小为:O>H>B,B错误;C.根据图知,形成4个共价单键的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形成3个共价单键的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3,所以B原子杂化类型:前者为sp3、后者为sp2,C正确;D.根据结构可知,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氧原子,D正确;答案选B。9.氨氧化法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途径,其中氨氧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降低氧化的活化能B.该过程的总反应式为:C.第一电离能:O>N>HD.可用氨还原法处理硝酸工业的尾气【答案】C【分析】由图可知,反应物为NH3和氧气,生成物为水与NO,Pt/CaTiO3为反应的催化剂,据此回答。【解析】A.Pt/CaTiO3为反应的催化剂,降低NH3氧化的活化能,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式为:,B正确;C.第一电离能:N>O>H,N的2p能级半满,能量低,比相邻元素第一电离能大,C错误;D.氨还原法处理硝酸工业的尾气NO,方程式为,D正确;故选C。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溶液中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固体[]与乙醇反应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物质B向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红一定是将氧化为C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加热未产生砖红色沉淀蔗糖没有发生水解D向溴水中加入植物油,振荡后静置,水层颜色变浅,油层呈无色与植物油发生了反应【答案】D【解析】A.硫酸四氨合铜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远小于水,故析出深蓝色固体,A错误;B.氯气和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溶液变红色,也可能为次氯酸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B错误;C.氢氧化铜碱性条件下才能氧化醛基,需先将溶液调成碱性,C错误;D.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得溴水褪色,D正确;故选D。11.双极膜可用于电解葡萄糖()溶液同时制备山梨醇()和葡萄糖酸()。电解原理示意图如下(忽略副反应)。已知:在电场作用下,双极膜可将水解离,在两侧分别得到和。注:R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右侧的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阴极的电极反应:C.一段时间后,阳极室的增大D.每生成山梨醇,理论上同时可生成葡萄糖酸【答案】C【分析】左边电极葡萄糖被还原为山梨醇,为阴极,右边电极溴离子失电子被氧化为溴,为阳极。【解析】A.右边电极溴离子失电子被氧化为溴,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故A正确;B.左边电极为阴极,葡萄糖中的醛基被还原,电极反应式:,故B正确;C.阳极室中还发生H2O+Br2+RCHO=RCOOH+2H++2Br-,电解一段时间后,pH减小,故C错误;D.制备山梨醇的反应为,制备葡萄糖酸的总反应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每生成山梨醇,理论上同时可生成葡萄糖酸,故D正确;故选C。12.以和为原料,在1300~1500℃下煅烧,可制得优良的光学材料及人造宝石,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胞参数为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的反应方程式为B.该晶胞的俯视图为C.与最近且等距离的O有6个D.晶体的密度为【答案】B【解析】A.以和为原料,在1300~1500℃下煅烧,可制得,化学方程式:,A正确;B.该晶胞的俯视图在四个顶点看到的为Sr,四条棱上看到O,四面形中心看到的是原子半径更大的O,B错误;C.与最近且等距离的O位于6个面的面心,即与最近且等距离的O有6个,C正确;D.根据均摊法:Sr个数为,O个数为,Ti个数为1,1个晶胞中含有1个SrTiO3,晶体密度:,D正确;答案选B。13.制甲醇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已知:Ⅰ.与在活化后的催化剂表面生成甲醇的反应是放热的可逆反应Ⅱ.该过程的副反应:CO2(g)+H2(g)CO(g)+H2O(g)ΔH>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甲醇的方程式为:B.反应中经历了In−C、In−O键的形成和断裂C.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甲醇在平衡时的选择性D.加压可以提高的平衡转化率【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反应为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中经历了In−C、In−O键的形成和断裂,故B正确;C.由题给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副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主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副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在平衡时的选择性降低,故C错误;D.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副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不变,则加压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故D正确;故选C。14.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纵坐标为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N表示pH与的关系B.图中a点对应溶液中:C.NaHA溶液中:D.溶液pH从5.6到9.6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解析】A.,,因为纵坐标为或,分别取a、b点,则此时对应曲线上有和,可以算出对应曲线的电离平衡常数为和,因为,所以,,所以曲线M,N分别表示pH与和pH与的关系。根据分析可知曲线M表示pH与的关系,A项错误;B.图中a点对应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且此时,所以有:,a点pH=5.6,则,所以,B项错误;C.的水解常数,的电离常数,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NaHA溶液中:,C项正确;D.初始溶质为,呈酸性,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完全反应时生成,水解呈碱性,促进水的电离,所以由到完全生成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则溶液pH从5.6到9.6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D项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14分)2024年两年代表提出推动全社会关注磷石膏综合利用,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排出的工业废渣(含和少量等),轻质碳酸钙可用作橡胶的填料,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轻质碳酸钙和铝铵矾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图中所示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用止水夹关闭左侧导管,。(2)“转化”步骤中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SO42-的空间构型为。(3)“除杂”时通入NH3的目的是。(4)通过下列方法测定产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