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二模2025年4月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2025-04-16 · 12页 · 33.5 K

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2025年4月三地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2.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4.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不断推陈出新的网络热梗反映了青年群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情绪体验、情绪表达与情绪需要。热梗燃爆于网络,但其根源在于社会发展与青年心理变化的共同作用。随着中国社会整体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心理舒适度的追求变得突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分层升级的,当生理、安全等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将向着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发展。这也同样反映在网络热梗变迁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较大满足时,心理上的存在价值和体验意义等高层次需要开始备受关注,其强度逐渐上升并超过基本需求。早期的“宫廷玉液酒”“要啥自行车”等耳熟能详的热梗都同物质生活相关,相比之下,现今的网络热梗“想你的风吹到了……”“集美们”“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折射的是人们愈加突出的归属、认同、自我价值实现等心理情绪需要。网络热梗的变化显示情绪价值在人们的需求排序中不断提升。网络热梗的流行也展示了青年对社会竞争压力、负面情绪的释放。现代社会加速发展的副作用之一就是社会过度竞争的“内卷”,随之而来的是人的心理压力增加。当社会压力超过正常人能够承受的心理阈值,负面情绪体验将积聚为负面心理能量,而积极情绪体验就成为人们调节心理情绪、释放负面心理能量的必要方式。此时能够使情绪得到放松与纾解的话语表达就会受到青年群体的关注。随着社会文明进步,青年更倾向于追求自我,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现代社会文明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基本权利的公平与平等,人们应公平享有并行使个人基本权利,也包括适当输出个人情绪。如“上班恶心穿搭”等网络热梗词句的广泛传播,就体现了年轻人对自由不羁、平等自悦的热切渴望,他们不再委屈服从或刻意取悦于特定的个体、群体、阶层,而将关注的重点锁定在自己是否愉悦、欣慰、满意的积极心理体验上。正因如此,一旦充分关照青年群体情绪价值的话语表达出现,使青年感受到“被关注、被在意、被尊重”,得到积极的心理反馈后,自然会引发青年群体的推崇与追捧。(摘编自薛一飞《网络热梗背后的青年群体社会心态探析》)材料二:早在1996年就有研究者提及情绪价值,认为看似无用的价值可以给人们提供愉快、舒适、优越感、心安、优雅以及怀旧感等情绪,与“有用”的机能价值相比,这种“无用”的价值就是情绪价值。《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指出,2024年,除了追求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也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热点。在社交关系中,情绪价值成为当代青年结交朋友的重要取向,调查显示,有34.7%的青年在恋爱交友中更看重情绪价值。在工作就业方面,有研究者认为,“今天的青年更为看重个性追求和自我价值,兴趣爱好和个性化追求成为职业选择的重要标准”,以此获取自我实现的价值感、职业认同感与心理满足感。可见,情绪价值已经成为当代青年消费、社交、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追求,是理解青年价值取向的新向度。青年对情绪价值的渴望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如内卷、焦虑、孤独等现代性问题的不适与无助。而情绪价值的实现并不是单方面的,很多时候需要借助于外物,其中潜藏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容易对青年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数字技术是青年获取情绪价值的主要途径,但数字技术营造的沉浸式情绪体验容易使人上瘾,导致情绪价值的异化。因而,提高青年的数字情感素养尤为重要。数字情感素养,是指在数字媒介环境中感知、理解和管理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情感的能力。作为数字媒介主体,青年要强化理解自身情绪的意识和管理自我情绪的意识,在通过数字技术寻求情绪价值的过程中,要控制和约束冲动行为,避免陷入过度依赖技术的情绪陷阱,让技术回归于服务人的最初目的,成为青年实现情绪释放、达到精神愉悦的重要助力。资本与技术的合谋,使青年容易沉溺于情绪价值的追寻,陷入消费主义、情感空虚、情感骗局等陷阱,危害青年的身心健康。应该看到,情绪价值能够给青年带来愉悦与松弛,得到即时放松与快乐的情绪体验。但向外寻求的这一系列情绪价值的满足,有时是盲目且短暂的,长此以往,青年自身也会对此产生审美疲劳与倦怠。所以,真正可持续的情绪价值满足需要青年向内的探寻和消化,通过沉静的、独立的甚至是艰苦的自我疗愈,才能完善并完成自身内在的成长和发展。这就要求青年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的力量,主动向内寻求情绪价值,实现情绪价值的自给自足。青年要勇于面对现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人是社会存在物,只有在实践锻炼中,才能不断强化自身的情绪内核,彰显人的本质力量,体会成长的快乐与幸福,真正实现对情绪价值的期待。(摘编自靳玉军、何攀文《情绪价值: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新向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对心理舒适度的追求变得突出,体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观点: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会向高层次需要发展。B.网络热梗“上班恶心穿搭”包含个人情绪的输出,它的广泛传播体现青年追求自我、追求公平享有个人基本权利的心理。C.资本与技术的合谋,使青年们沉溺于对情绪价值的追寻,从而引发了消费主义、情感空虚、情感骗局等现实挑战。D.青年们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获取情绪价值,但数字技术营造的沉浸式情绪体验容易使人上瘾,从而导致情绪价值的异化。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会过度竞争的“内卷”,导致人们心理压力增加,是促成网络热梗流行的主要原因。B.话语表达充分关照到青年群体的情绪价值,得到积极心理反馈,才会发展为网络热梗。C.当今青年的消费、社交和就业选择发生了新变化,情绪价值是理解这些变化的新向度。D.主动向内寻求优于向外寻求,真正可持续的情绪价值满足需要青年向内探寻和消化。3.下列选项不能论证材料二第二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搭子”是青年人因共同兴趣临时组建的团体,彼此不问姓名,不必深交,精准陪伴,共享信息。B.喜欢玩剧本杀的年轻人会花大量的金钱购买精致的剧本杀道具,只为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C.国家补贴政策实施后,人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高性价比的产品,因此大学生纷纷更换手机。D.为追求“一半生意、一半生活”的理想工作方式,90后肖彤辞掉工作,回家把四合院改造成了民宿。4.两则材料对“情绪价值”的相关论述侧重点不同,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4分)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如何理性对待青年群体对情绪价值的追求。(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清秋的微风辛茜①寒露过后,富春江畔依旧如夏日般葱郁,只是清凉了许多。今年的桂花开得迟,深秋的鹳山上,还能闻到浓荫深处飘来的阵阵甜香,久负盛名的春江第一楼也同往日一样,正气定神闲地与对面的山峦相望,任由身下宽阔的江水泠泠作响,流向远方。②这里是郁达夫出生的地方,也是他多次登临赏景赋诗、唤起万千思绪的地方。③拾级而上,从哈尔滨迁至富阳,把半生收藏带到富春江畔的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馆长谢华早已在春江第一楼内等候。上到二楼,千余件珍贵的明清古籍熠熠生辉。想不到的是,图书中竟有1927——1930年创造社出版部、开明书店和北新书局三家初版的郁达夫全集,还有我似曾相识,终于有缘在此得见的郁达夫早期作品《闲书》《郁达夫文集》《小说论》《达夫短篇小说集》《达夫游记》。我想起了在出版社做编辑时,曾编过一套含有小说、散文、游记、日记的《郁达夫自选文集》,那时我常常凝视那银灰色封面上郁达夫青年时期的照片。④此时,我面前的景象是这样的幽静,黛色的山峦连绵不绝,碧青的水面温婉如玉,一艘纤弱的小船慢慢悠悠不知去向,虽说这一切在江南随处可见,随处可遇,却因为桂花的芳香,郁达夫曾经的仰望或俯视,成了他处难寻的山和水。⑤确定无疑的是,富春江是郁达夫心中最美的风景。当他在江畔散步、观景,在古老的香樟树下,品茗、聊天、呆坐,可曾想过自己一生的苦涩、精彩、悲壮,想过自己的诗文给后人留下的无端怅惘;又可曾料到会有一位有心人,在这古木葱茏之地,将《薄奠》《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拂去微尘,小心珍藏,供爱他的人、爱书的人细细欣赏。⑥在香樟树下留影后,临窗眺望富春江包裹起天地万物,岸边花草纷披的园子对面,是郁达夫的故居。这里是远离故土的郁达夫深藏的心灵栖息之地。进得堂内,迎面见到的他,面庞清瘦、神态儒雅。家中简单的装饰,洁净的桌椅、橱柜,不由让我再次被他忧郁感伤的精神气质感染,细细体会着这位敏感、多情、孤单又聪慧过人的江南才俊,体会着他迷雾中的沉思、文字中的勇气、救亡中的奔走,以及为国人之悲苦命运发出的惊人嗟叹与愤怒。⑦抗战时期,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担任了《民众》旬刊主编,著文宣传抗战,营救创造社的作家,暗中接济、全力保护大量流亡的文化界人士。无论浪漫、反抗、叛逆,还是感伤、绝望、无助,他的文字始终蕴藏着一腔炽烈的爱国之情,就像夏衍先生评价他的一句话: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⑧江水在流动。富春江一路向东,田野里麦浪金黄,静寂的古村落东梓关风景如画。郁达夫亲自题写的“东梓关”三字立在村中,一条绿莹莹的小河串起的白墙黑瓦、青色水塘,便是郁达夫笔下“江滨的水国”。就这样默默地走在青石铺就的小道上,已然能体会到他笔下微细的感触。⑨东梓关的大夫接骨医术高超,接断骨不用打石膏,只要在断骨处贴上秘制膏药,用几片树皮夹住断骨,绑上绷带固定,一周换一次膏药,让断骨慢慢生长,3个月之后就能恢复如初。河边一间素净的安雅堂引人瞩目,里面坐着的不知是不是徐竹园(郁达夫小说《东梓关》中的大夫)。我在门前看了又看,等了又等,终不见有人出来。远渡东瀛前的郁达夫坐船来到东梓关找许善元,不过他不是来看骨科的,他似乎患着会导致吐血的肺病。而许善元便成了《东梓关》中的徐竹园,忧郁的郁达夫却成了那个轻快的文朴。⑩经过水塘,有一条通向富春江的石板路,蓝色、粉色的小花在躺着荷叶的水边摇曳,错落有致的明清老屋倒映在水面。⑪午后,云淡风轻,明媚的江面在天光下舒展而辽阔。埠头已不是从前候船、运输的繁忙之地,江面也全无水上关隘的痕迹。伸出去的一段浮桥上,一位钓鱼人笑容满面,30斤重的一条大鱼足以让他喜不自胜。⑫站在富春江边,对面重重叠叠的山轮廓清晰,寂寞的林木与山水紧密相连。恍惚中,我似乎见到了身着灰色长衫的郁达夫在埠头左右为难、独立微吟的身影。有谁能料到,他此后的果断与坚定。他为民族之尊严独立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不幸在异国惨遭日寇杀戮,至今未寻到尸骨。嗟叹中,我留意到,这条江,就像场口镇东梓关的故事一样,一刻也不停地与富春江畔的人紧密相连。⑬漫步江畔,江边小路虽已不是黄泥小路,倒还有些几十年前的旧模样,同样没有多少行人经过。浓浓的树荫下,抬头仰望时,一棵饱经700余年沧桑的老香樟枝繁叶茂、馥郁醇香。再往前,一艘渔舟顺水漂流,秋天的景致恬淡宁静、淳朴自然,恰似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亦如神情自若、坦然真切的现代文人郁达夫抒情浪漫、忧郁感伤,却无矫揉造作之态的文字与心性。⑭黄昏临近,残红渐渐消散。傍晚的迷雾借着夕阳最后的余晖,将富春江畔的远景勾画得愈加紧凑。又过了一会儿,月光如水、江色似银,对岸山峰的剪影若隐若现。富春江犹如初生的婴儿,在光与影的交错中,呼吸着来自山岭中的清香,闭上双眼,进入了梦乡。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描写富春江畔景观,运用多感官描写,营造宁静悠远的氛围,为写郁达夫作铺垫。B.文中详细描写东梓关及郁达夫小说人物,说明作家创作与其成长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C.第⑫段两次使用“紧密相连”,前者强调自然山水间的关系,后者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